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總流口水?試試這兩款粥飲

您家的小寶寶有沒有總是流口水?

最近丁丁媽媽跟我說,她家一歲的丁丁總是流口水,衣服前襟常被浸濕,小嘴周邊都起了米粒樣的紅疹。

她問我這是不是病?該如何調理?

小兒流口水又稱小兒流涎,多發於斷奶前後、一歲左右的嬰兒。在中醫理論中,引起流口水的原因有兩個,應該對症治療。

一、脾胃積熱

頸部的廉泉穴是人體津液的路線。如果寶寶的脾胃中素來蘊含濕熱,致使廉泉不能製約,口水就會流出不止,還伴有舌頭髮紅、舌苔黃厚、口角赤爛、小便赤短、大便乾燥等癥狀。

治療方法是清熱、燥濕、瀉脾。可以服用清熱瀉脾散(黃連、山梔、黃芩、石膏、生地、茯苓、燈芯草),也可以熬製多味水果粥,祛除體內的火氣。

多味水果粥

【材料】

真米如初免淘洗大米100克,梨、西瓜、蘋果各100克,冰糖5克。

【做法】

1.大米浸泡半小時。

2.梨、蘋果、西瓜取肉切塊。

3.鍋置火上,放入大米,加適量清水熬粥。

4.放入所有水果煮至米粒開花,加冰糖熬煮融後調勻即可。

【功效】

梨有助消化、利尿通便的作用;西瓜有開胃口、助消化、去心火的作用;蘋果有健脾養胃、潤肺止咳、養心益氣的作用。所以這道粥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清熱祛火。

二、脾虛腎虛

寶寶脾胃虛寒,腎不能藏精納津,就會導致口水收不住,流出不止。這種原因流出的口水是稀的,另外還有小便清長、臉色發白、舌苔薄白、指紋淡紅等癥狀。

這樣的寶寶應適當多吃一些補脾益氣、開胃消食及補腎的食物,如大米、薏米、蓮藕、粟子、山藥、枸杞、紅棗、胡蘿蔔等;少吃性味寒涼、易傷脾胃的食物,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茭白、萵筍、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等。還可以飲用韭菜枸杞粥。

韭菜枸杞粥

【材料】

真米如初免淘洗大米100克,韭菜、枸杞子各15克,鹽2克,味精1克。

【做法】

1.大米浸泡半小時。

2.韭菜洗凈,切斷;枸杞子洗凈。

3.鍋置火上,放入大米,加適量清水熬製粥成。

4.放入韭菜、枸杞子,改用小火熬製粥成,加入鹽、味精入味即可。

【功效】

枸杞子具有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作用;韭菜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作用。所以用它們熬成粥,能夠溫脾暖腎。


溫馨提示

寶寶流口水的護理

1.及時擦拭

寶寶一旦有口水流出,應馬上用清潔的小毛巾擦掉。由於寶寶的皮膚比較嫩,擦的時候要小心,最好是「沾」。選擇的小毛巾也應是質地柔軟、吸水性強的棉布手帕。

2.勤洗勤塗

經常用溫水洗口水流到的地方,塗上潤膚霜或油脂類的東西,保護寶寶稚嫩的皮膚。

3.勤換勤曬

寶寶一流口水,會把衣服、枕頭、被褥等弄濕。所以寶寶的衣服要經常換,防止細菌滋長。枕頭、被褥等也要勤洗勤曬,在太陽下晾曬殺菌。

4.給寶寶戴圍嘴

如果想減少洗衣服的次數,不妨給寶寶戴上柔軟的、吸水性強的棉製圍嘴,防止口水把衣服弄髒。

5.不要常捏寶寶臉頰

在寶寶流口水的階段,不要總是捏寶寶胖乎乎的臉頰,那樣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流口水的情況。

6.鍛煉寶寶的吞咽能力

添加輔食時,要有意識地加強寶寶吮吸等各方面的能力。寶寶長牙以後,要想方設法提高他的咀嚼能力,比如給他吃磨牙棒、雞蛋餅等固體食物。

7.及時觀察就診

一般來講,隨著生長髮育和及時乾預,寶寶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消失。如果寶寶到了2歲左右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請及時就診。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