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解決好4個問題,不用請教練,你也能為自己做一個像樣的健身計劃

遇到一位嚴肅的健身朋友,他給出一份自己做的健身計劃。今天我們就做一個實例研究,看看自己做健身計劃要注意些什麼。


案情梳理

(1)基本情況:40歲,男性,身高170cm、體重76kg,計算得BMI(身體品質參數)為26.3,屬於超重狀態,而且接近超重上限27.9。

(2)健身經歷:新手起步,已堅持1個月。

(3)健身目標:減脂,順便增肌。

(4)健身計劃:

周一。訓練內容(A方案):胸,腿,臂(二頭和三頭)

周三。訓練內容(B方案):肩,背,臂(二頭和三頭)

周五。訓練內容:A方案

周日。訓練內容:B方案

(5)附訓練內容動作安排(小編加註每個動作相應的訓練部位,由於動作叫法不同,可能標註會有偏差):

A方案具體如下(括弧同為小編加註):胸,腿,臂

動作1:蝴蝶擴胸(胸肌)

動作2:器械腿屈伸(肌四)

動作3:器械胸推(胸肌)

動作4:器械腿外擴(依坐姿角度可分別練到臀中肌或臀大肌)

動作5:繩索夾胸(胸肌)

動作6:重鎚下壓(不清楚具體動作,略過)

動作7:杠鈴硬拉(直腿硬拉練習髖肌、臀肌和大腿肌;屈腿硬拉練習髖周圍肌群、腰肌、斜方肌,也可以練到臀肌和股四)

動作8:杠鈴斜板彎舉(斜托臂彎舉,肱二)

動作9:杠鈴正手彎舉(臂彎舉,主要鍛煉肱肌、肱二、三角肌前束)

動作10:啞鈴胸推(假設平臥,主要鍛煉胸大肌、三角肌前束)

動作11:啞鈴飛鳥(仰臥飛鳥練習胸大肌上部)

B方案具體如下(括弧同為小編加註):肩,背,臂

動作1:坐姿器械上舉(假設為杠鈴坐姿頸後推舉,主要鍛煉肩部三角肌以及斜方肌上部、肱三、前鋸肌。若為頸前推舉,主要鍛煉三角肌前中束、胸大肌上部、斜方肌上部、肱三、前鋸肌。)

動作2:重鎚下壓(不清楚具體動作,略過)

動作3:高位下拉(假設為頸前下拉,主要鍛煉背闊肌中部)

動作4:器械劃船(訓練機坐姿劃船,主要鍛煉背闊肌、大圓肌、三角肌後束等)

動作5:杠鈴硬拉(同A方案中同一動作)

動作6:杠鈴斜板彎舉(同A方案中同一動作)

動作7:杠鈴正手彎舉(同A方案中同一動作)

動作8:坐姿啞鈴上舉(假設為雙臂垂直向上推舉,主要鍛煉三角肌及斜方肌上部、前鋸肌、肱三)

動作9:杠鈴劃船(背闊肌、大圓肌、三角肌後束等)

先點個贊,肯定一下!作為一個普通的健身愛好者,能為自己的訓練寫一個包含如此多內容的健身計劃,實屬不易。而且每套動作內容與目標肌群還是匹配的。此外,40歲人到中年,能有這樣的激情投入到健身中來,那也是萬裡挑一了,不簡單。接下來,看看這個計劃有哪些問題,如何來調整?


問題1:準備減脂還是增肌?目標和訓練內容匹配錯位

從案情來看,目標是減脂。這位朋友身高170cm、體重76kg,計算得BMI(身體品質參數)為26.3,屬於超重狀態,而且接近超重上限27.9。所以,將減脂作為這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方向是正確的。減脂的最好運動方式就是「長時間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但這個計劃通篇都是力量訓練的內容,用於增肌還行。但按這個計劃練,想要減脂沒什麼可能性,而且增肌需要確保熱量盈餘,和減脂南轅北轍了。儘管力量訓練提升骨骼肌含量後,對於提升基礎代謝有幫助,也有利於減脂,但那屬於長期科學健身後的福利,對於新手(特別是體脂率高、超重或肥胖者)不適用。


對策:基本體脂率偏高、超重的現實,現階段堅持減脂為健身的第一目標,大幅削減力量訓練的內容,改為以有氧運動為主。


問題2:目標夠明確嗎?

「減脂」或「增肌」只能算是某個階段的健身大方向,但不是一個可以執行的具體健身目標。假設你是一個中學生,大方向是做一個成績好的學生,但什麼是「成績好」,沒辦法執行。必須是諸如本學期期末總成績進入班級前10名,或三門主科本次期中考平均超過85分,這樣才能執行。健身目標的製訂也是一樣的,應具體到「在多長的時間段裡將某項(或某幾項身體指標)達到什麼程度」,比如:在三個月內將體脂率降低6%,同時腰圍減少6cm以上,或者在三個月內將骨骼肌含量提升3至4公斤,同時臂圍增長到37cm。


貼士:剛開始由於經驗不足,設定的目標可能無法完成或者很容易就達到,因此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要經常測量相關指標,然後結合當前的訓練和身體情況進行訓練方案的調整。


問題3:每次訓練內容過於龐雜,失去焦點!

首先是訓練部位過多。無論是A方案,還是B方案,每次至少三個訓練部位,太多了。結果很可能就是哪塊肌肉都沒練好。

其次,動作太多(這當然也和想練的部位過多有關),A方案一次要練11個動作,B方案一次要練9個動作。以每個動作練5組計算,每次訓練總組數達到了45至55組。如果每組動作都能高品質完成,運動量則完全超出大多數新手的能力範圍,不切實際。

第三,每周的訓練循環周期有問題。最明顯就是臂部訓練每次都有,如此一周臂部訓練就達到了四次,你確定肱二、肱三這些臂部肌肉恢復得過來嗎?由於大多數動作都需要使用到雙臂,所以即便不是專門練臂部肌肉,它們也會多多少少會被帶到協同發力。


對策:一次隻訓練一個大肌群,帶一個小肌群。大肌群訓練為主,每次3至4個動作。大肌群訓練結束後,練一個小肌群,1或2個動作。腹部肌群可以作為附帶,每次都練。每次訓練,分別隻練習胸、背、臀腿中的一個肌群,一周循環一次。肩臂部也可以單獨安排一次訓練。


問題4:飲食方案很重要,別少了!

「三分練、七分吃」,都聽說過吧!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不要在健身計劃中少了飲食方案。

如果是減脂,新手剛開始減肥的三個月能做到以下三點,大致也就夠用了:少吃油膩油炸食物,禁止零食,晚上9點後不進食。配合執行減脂健身計劃,基本上能確保熱量的消耗超過熱量的攝入。這最初的兩三個月是新手福利期,要珍惜,別指望永遠能減得這麼順利!

如果是增肌,則對飲食安排的要求較高,尤其要關注蛋白質和碳水的攝入問題,包括攝入的量和攝入的時間、吃些什麼。這些都要在飲食方案中加以考慮。


對策:在健身計劃中加入飲食方案的內容,不一定具體到每餐吃什麼,但至少應寫上幾條主要的可執行的原則或內容。

經過上面的討論,諸位看官基本上可以知道這個健身計劃的問題,以及如何調整了吧?實際上,製訂健身計劃是非常專業的一項工作,更深入地討論還涉及到每個人的病史、當前各項生理指標、訓練動作的順序、不同季節的階段性內容調整、熱量的控制、平台期的突破等,這些都有待我們深入之後慢慢研究。

掃碼加好友領紅包,添加時註明」健身領紅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