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楚國有吳起,魏國有李悝,為什麽只有秦國的變法成功?

經過戰國兩百多年的兼並戰爭,秦國後來居上,最終滅六國,統一了天下。秦國為什麽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因素有許多,但是商鞅變法是至關重要的一條。商鞅提出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等策略,經過變法後,秦國經濟快速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到了戰國後期,秦國成為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

其實,戰國時期不僅僅秦國有商鞅變法,其他諸侯國也有變法,有的時間比秦國更早。魏國有李悝的變法,楚國有吳起的變法,趙國有公仲連的變法,跟商鞅變法同時期的也有韓國的申不害變法。李悝和吳起的能力並不比商鞅差,秦孝公也並不比魏文侯英明多少,可是為什麽只有秦國的變法獲得了成功?

一是因為秦國當時最窮、最弱,甚至到了再不變法就亡國的地步。也就是說,秦國的變法是被迫而為,否則就活不下去。其他國家不同,不論是魏國的李悝變法,還是楚國的吳起變法,或是韓國的申不害變法,都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而是想要變得更強。秦國只有變法一條路可走,因此敢豁出去,變法做得非常徹底。

可是其他國家雖然想變強,但也會顧慮本國貴族的利益,所以變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委屈有全。另外,變法也離不開君主的決心,秦孝公曾經公開說過這麽一句話,《史記》有記載,“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彊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如此決心,其他國家的君主敢這樣做嗎?其實,秦孝公也不想如此,但是沒辦法啊。

還有一點就是文化因素,文化對國家的影響很奇怪,有時候太少了不行,太多了也麻煩。比如楚國,西周時期被中原諸國稱為“蠻夷”,但是它卻能開拓進取,人口不斷變多,疆域不斷變大。到了春秋戰國,楚國吸收了中原文化,楚人從貴族到平民,都嚮往自由、浪漫的生活,結果國力凋零,軍隊戰鬥力衰退。

當時有這麽一個說法,“儒家生於魯、墨家生於宋、道家生於楚”,而秦國則是一片空白,這便給法家有機可乘。不論是商鞅變法,還是李悝變法,或吳起變法,都是用法治國。一個國家很難融合兩種文化,因此李悝和吳起的變法就有許多委屈。而秦國沒有文化底蘊,民風質樸彪悍,法家有徹底發揮的空間,沒有太多外在的干擾。

甚至,也因為秦國沒有文化底蘊,本土人才很少也成為一大優勢,它可以招攬天下英才。比如商鞅、張儀、魏冉、范雎、呂不韋、李斯等秦國丞相都不是秦國人。經過商鞅變法後,秦國變成一座軍營,上下政令一致,紀律嚴明,只要秦王一聲令下,便毫不猶豫地撲向敵人。這樣的秦國,焉能不成功?

參考文獻:《史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