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商鞅為什麽離開魏國投奔秦國?

先秦時期,秦國並不是傳統強國,相比楚、齊等國,直到周平王東遷才立國,如果論資排輩的話,秦國只是晚輩。

春秋三百多年,最強盛是秦穆公時期,卻不被中原諸國認可,被視為西方蠻夷。

戰國二百多年,雖然最後統一了六國,但是崛起時已經是戰國中期,真正強大也不過百年時間。

那麽,秦國為什麽能統一六國呢?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原因有許多,但是商鞅的作用至關重要。

秦孝公三年,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施行變法,這是他的第一次變法,主要有三大作用。

一是鼓勵農耕,發展生產力,這是增強國力;二是建立軍功製,提升軍人地位,這是戰爭方略;三是提倡嚴刑峻法,杜絕犯罪,這是維持社會穩定。

秦孝公十二年,秦國遷都鹹陽,商鞅開始第二次變法,作用是對第一次變法的補充。

第一次變法讓秦國走向富強,第二次變法讓秦國走向中央集權,經過這兩次變法,秦國稱霸的道路無比平坦。

商鞅是衛國國君後裔,雖然身份高貴,但衛國一直是三流小國,所以地位並不太高。

戰國中前期,魏國實力強大,獨霸諸侯數十年,衛國作為鄰居不得不依附魏國。

商鞅年輕時喜歡法術之學,在魏相公叔痤門下任中庶子,在大多數人看來,如果商鞅不離開魏國,統一六國的不會是秦國而是魏國。

既然如此,商鞅為什麽會離開魏國呢?有兩人起了關鍵作用,一人是魏相公叔痤,一人是魏惠王。

公叔痤在田文死後擔任魏國相國,執政二十多年,雖然沒有李悝、田文等人的成就,但是也國泰民安。

公叔痤雖然善於發現人才,卻有一大性格缺陷,那就是嫉妒。公叔痤知道吳起對魏國的重要性,但是出於保全相位的需要,他把吳起排擠到楚國。

商鞅的經歷和吳起類似,年輕時便很有才華,可是公叔痤沒有舉薦他,因為擔心會取代他的相位,直到病重時才推薦給魏惠王。

《史記》記載,鞅少好刑名之學,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賢,未及進。

魏惠王時期,雖然魏國的實力不如魏文侯時期的輝煌,但是在龐涓帶領魏軍縱橫天下的加持下,魏惠王依然沉浸在稱霸天下的願景中。

當時的天下英才,大多數還是期盼加入強大的魏國,眼光被養刁的魏惠王,自然瞧不起才三十多歲的商鞅,哪怕是魏相公叔座臨終的囑托。

可笑的是,也正因為看不起商鞅,所以魏惠王沒有殺他。

《史記》記載,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因為公叔痤和魏惠王的原因,商鞅不被重用,只得悄悄離開魏國。離開了魏國,商鞅為什麽不選擇去關東五國呢?

魏文侯時期,三晉為了應付諸強,結成戰略同盟,魏國向西擴張。

到了魏惠王時期,魏國重心東移,主要表現在都城從安邑遷到大梁,此時三晉聯盟分裂,魏國有吞並韓、趙之心。

在這種大環境下,商鞅很難投奔趙國和韓國,而且當時趙國正逢內亂,韓國申不害的變法正準備推行,沒有讓商鞅施展才華的平台。

齊國有鄒忌變法,在國都臨淄稷門外修建稷下學宮,廣招天下賢士議政講學,顯然也沒有商鞅的位置。

楚國雖然是傳統強國,看上去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惜剛剛經歷吳起的禍亂,楚國舊貴族勢力對“變法”極為反感,因此商鞅也不會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至於東北角的燕國,雖然位列戰國七雄,卻毫無存在感,實力不強,幾乎不參與中原事務,不是商鞅的好選擇。

而東南方向的越國,更是蠻夷中的蠻夷,在楚國的威壓下連生存都難,而且內亂頻頻,也是不商鞅的選擇。

那麽,商鞅為什麽選擇投奔秦國呢?除了關東五國有各式各樣的劣勢外,秦國有商鞅無法拒絕的優勢。

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國經歷了幾代君位動蕩,導致國力大為削弱。秦孝公即位後,想讓秦國富強起來,於是向天下頒布了《求賢令》,“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如此誠意十足的求賢納才,歷史上少有,賞官賞爵賞錢,君王不會吝嗇,可是說到裂土,再大方的君王都會謹慎又謹慎。面對秦孝公給出的如此條件,商鞅哪有不願意的。

(參考文獻:《史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