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術人物 | 譚平:中國當代藝術不再固化於風格、流派

面對當代藝術的生發,我選擇做一個邊緣地帶的守望者,遠近皆由自控。

——譚平

【編者按】藝術家譚平35年的創作歷程,不僅僅是個人的,同時又可以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群體正在發生、演變的參照。自70年代的寫實繪畫始,轉向抽象藝術的探索,進而從抽象逐漸走向觀念的空間關係,不僅和展覽空間有關,同時也指向心理空間,以及作品與觀眾之間的多重雜糅的關係,也恰恰投射著中國社會轉型中,日益混雜、多元的碎片化現實。

“現在藝術家每個階段都可能呈現完全不同的變化。因此,現在風格面貌越多,藝術家也就更有生命力,不再固化風格。”譚平從個人的創作體驗有感而言。

“一個藝術家一直不太成功,其實也挺好的,遠離市場的左右,藝術的獨立性就變的比較強。”在譚平看來每位藝術家在某個階段獲得成功後,都希望能夠有所突破,風格固化的原因常常會有市場的因素。

“無論是西方的當代藝術還是設計藝術,都和自身的文化傳統,以及現實的生存環境等問題相互結合。我們就是生存在非常混雜的社會現實中,所以創作出的作品也是如此。” 1989年到1994年譚平去德國學習的那段時間對自己的文化身份格外的關注,使作品更具文化身份的屬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東西方藝術相互間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譚平看來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受書法和禪宗的影響,如同中國當代藝術深受西方當代藝術的影響。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轉化為觀眾自己的文化。

我試圖讓自己的作品永遠處於未完成的狀態,與我能夠一直保持密切的關聯。

——譚平

2014年開始,譚平的創作刻意融合空間、時間、行動和在場等要素,“場域繪畫”成為其重要的創作形式。他將畫室未完成的“作品”有計劃地置入特定的展示空間,藝術家在現場佐以身體律動,將畫面中的色塊和線條向畫外的白牆蔓延,畫面與白牆之間有縫合,有滲透,有對空間尺度的考量,也有預謀的失控。消解畫面邊緣逐步成為譚平創作的核心。

由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巫鴻擔任策展人,余德耀美術館將於2019年6月15日推出藝術家譚平的回顧展“雙重奏”,展覽將呈現的40余件繪畫、版畫、場域繪畫及視頻,是對其35年創作生涯基於當下的一次回溯和梳理。作品追溯藝術家的成長、生活和思考歷程,經由個體生命的經驗和視角觀察其個人藝術的演變。

譚平與雅昌藝術網談及此次回顧展時說:“回顧展並不是線性時間的回顧,而是整體看作品背後一致的關係。”“雙重奏”不以時間性的單向邏輯呈現,而是以藝術家特有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切近對語言和現實的理解。

如策展人巫鴻在前言中所闡述的:“一刀刻出的40米簡潔白線,紛紜圖像交織成的時空疊層:這是本展第一展廳呈現給觀眾的兩個突兀意象,也是策展核心理念的視覺概括。既對立又互補,這兩個意象凝聚了譚平30余年的藝術探索一一個充滿線條和色彩.形象和旋律、行動和思考、‘頓悟’ 和‘漸悟’的互動與深化的歷程。而在這一歷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則是油畫和版畫之間連綿不斷的‘雙重奏’。”

“雙重奏”:一種觀察方法

“從至少兩個角度去看一件事,就能很快分析清楚。藝術創作也一樣,盡量能融到關係當中,作品僅僅作為連接點的角色。作品能否讓大家感受到好,要看藝術家創作過程中是否想過不同的觀眾如何看。所以我那些與空間發生關係的作品,會考慮觀眾進來後怎麽看,站在哪個角度看,遠看怎麽樣,近看怎麽樣。考慮整個展覽的作品和觀者的關係,才會去布展。”這種觀察方法對於譚平而言也是“雙重奏”。

在譚平的作品中圖像變得越來越少,畫面也越來越具有未完成感,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品與空間的關係。“繪畫的完成感已經被解體了,一塊黑,或者是幾根線。但是這些永遠是開放的。只有掛在那個空間裡和另外的作品產生了關係,才算完成。也就是作品與空間產生關係的時候才能完成。如果還不夠,我就在牆上再畫一畫。”

在他看來這種開放性和未完成性,使作品變得特別有活力,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作品在工作室,它就是未完成的。只有進入一個空間,布完展,再重新掛上牆,才變成新的作品,在原來展的時候完全不一樣。”同樣一件作品在工作室內與在不同的展廳裡是完全不同的。這些在工作室裡出來的作品像零件一樣,被譚平在新的空間裡與其他作品重新並置、組合產生新的關係。

雙重性格:一種工作方法

每個觀念的形成都是個人化的,在藝術家解決問題的行動中逐漸形成的。也就是“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

“最終作品還是和人的特性有關係。我算是雙重性格的人,所謂雙重既有繪畫和版畫的語言上;還有創作中既有感性,又要有理性。”譚平作品的感性包括下一筆的狀態,色彩變化,把生活中的種種情緒體驗,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理性部分有特別程序化的工作方法,一些像“彳亍”系列的觀念性作品。但現在工作的方法和情緒的變化也都慢慢交織在一起,越來越不想分離開。

2016年元旦,譚平在燕郊的畫室畫了一張抽象作品,當時覺得挺好。2018年又拿出看的時候,感覺好像是不太夠,又開始畫,最初體現覆蓋的概念,能感受到不同時間段的心理狀態,還是很強烈的,形成了《覆蓋》系列。“現在不再強調“覆蓋”的概念了,就是感覺由於有了兩種東西合在一起作品比原來的張力要強得多。”兩個不同時間段產生的心理情緒,留在了同一件作品上。對譚平而言是產生了一個新的心理空間的對照,是另一種心理的“雙重奏”。

空間與時間之於我,前者是創作的外在場域,後者則是內在能量的載體。

——譚平

此次展覽整體呈現的兩條線索也是“雙重奏”。一條線是抽象繪畫;另一條是版畫。對於譚平這兩種語言方式,同樣重要,不分主次,展覽的主題之所以是“雙重奏”,有兩條線共同交替行進的因素,展覽的呈現也是繪畫和版畫交替出現。

第一個空間,整個建築空間是55米長,9米多寬,是一個長廊式的展廳。一面牆以不同時期的繪畫為主,對面的作品“+40m"是2012年譚平在中國美術館舉辦“1劃”(ALine) 展覽時為圓廳40延米空間特別創作的作品。面對圓廳這樣一個具有經典與權威象徵的空間,選擇頑童般破壞式的“一劃”,既是藝術觀念的呈現,也是極具挑戰的行動。作品採用了單純而原始的木刻版畫形式刻製,一把圓口木刻刀,歷時6小時,全神貫注,一氣呵成。刻刀與木板接觸的瞬間如同劃開彈性的皮膚,徐徐行刀,不斷前行,刀我合一,在沉入生命的“時刻”留下無數令人欣喜的節點與瞬間。

7年後的今天,“+40m"在長達55米通道般的空間再次完整呈現,必將有一場不同於圓形空間的觀展體驗。觀者必須從筆直的通道空間a端,跟隨譚平的身心。律動與作品同行徑直走向作品深處與遙遠的b端重合,體驗特定時空中生命的在場。

“曾在中國美術館圓廳展出的‘一劃’,這根線與圓的任何一點是可以保持同等的距離。但是這次的空間是一個長通道,永遠都是從一頭看向另外一頭,觀看的方式,概念的理解和中國美術館的圓廳展示完全不同。現在‘一劃’已經作為一個檔案來展示了,都是展其中的10米,但用不同的空間重新表現。”譚平又賦予這件作品一次新的生命。為此專門做了個藝術項目,強化刻的過程,強調同步的效果。

在我的主觀意志中,畫面的被“覆蓋”是一個自我清理的過程。藉由色彩對線條的繁複“覆蓋”,促使我逐漸遠離對生命微觀狀態的關注,轉而面對宏觀世界的持續生成與不斷變化。——譚平

第二個空間是樓下的現場繪畫。作品在工作室完成一部分,進入空間布展之後再繼續畫到牆上,和這個空間產生非常緊密的關係,與整體空間成為一件作品。

在譚平看來“隻強調覆蓋和‘畫’這個行動的過程。感覺繪畫更沒有目的性,這個比較有意思。”

之前在蘇黎士Helmhaus美術館,香港獅語畫廊,以及丹麥霍森斯現代美術館,譚平也都這樣創作過。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的“東方抽象與西方具象”譚平與卡斯特利對話展-上海站,同樣的現場繪畫,譚平與瑞士藝術家卡斯特利把展覽空間畫完之後又覆蓋掉。

之後覆蓋本身就成為了一個觀念。現在“覆蓋”和“畫什麽”都已經不再重要,概念變得模糊了。曾經有意義的,現在對譚平僅僅是一個過程。

邊緣的消解是譚平創作的核心命題之一。從2014年開始,譚平的創作開始越來越關注空間、時間、行動和在場,“場域繪畫” 成為藝術家重要的創作形式,從他曾在上海實施“白牆計劃”之後,又於香港、蘇黎世及丹麥等地的藝術機構展出“場域繪畫”。藝術家將畫室未完成的“作品”,有計劃地置入特定的展示空間,繼而在特指的“現場”,將兩面中的色塊和線條向畫外的白牆蔓延,畫面與白牆之間有縫合,也有滲透;有對空間尺度的考量,也有預謀的失控。一切皆為了開放而存在。

第三個展廳是2014年關於素描的影像《彳亍》的記錄視頻。

《彳亍》影像是2014-2015年間藝術家創作素描作品《彳亍》的記錄。該系列炭筆素描是譚平利用工作間隙或瑣碎時間完成的。他規定自己完成每張索描的時間不超過兩分鐘。這些作品如同時間碎片,記錄藝術家內心諸多微妙變化的瞬間。“沒有預設指向,任其自由生長,直至畫筆遊走至一個脆弱的瞬間與我相遇。在崩裂的塗繪聲中,線條,猝不及防的抵達,與我的內心坦誠相見。一種令人振奮的內在體驗。”譚平質疑瞬間的真實性,更信賴對時間片段的持續疊加所能成就的一種具有豐富質感的現實。而這種現實又具有某種不確定性,他相信這種不確定性,恰恰可以激發藝術家無限的生機與創造力。

此次展覽中繪畫性的比重已經很少了。繪畫、版畫之外,不僅有裝置,更多的是影像。在通道的空間有很多影像,這些影像中有獨立的作品,也有一些是之前項目重新剪輯的影像,有較多動態的因素。

譚平希望以影像的方式傳達自己的觀念,與以互動為目的的多媒體影像作品又有差異性。

“我是誰”&“我與世界的關係”

我在藝術研究院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繁雜的事務透支了我大量時間與精力,在日經月久的磨礪中,漸漸體悟到“道即日常”,於是心平氣和地去做一個“業餘畫家”。

——譚平

譚平一直在學院從事教育與管理工作,很多藝術家深受他的觀念及工作方法的影響,並受益匪淺。

在譚平看來藝術創作最終是通過種種的媒介,認識自己,探尋“我是誰”,之後才是“我與世界的關係”。這兩件事明白了,無論使用哪種媒介從事藝術創作,方向就基本對了,不會陷入過度的“技術化”。

“德國的學院教育以藝術家個人為中心,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去學習,基本上是建構這樣的一個結構。包括你選課,選什麽東西都要和你研究的東西有關,一直是圍繞這樣的一件事。在入校簡章裡的第一句話是‘你進入學校,你已經是一個藝術家,我們只為你提供更長遠發展的基礎。’”譚平在柏林藝術大學學習期間,學校並不規定必須讀某個課程,認為共同課對很多人來講是沒有意義的,他圍繞自己的創作方向,選修了博伊斯、賈科梅蒂的多門課程。

德國的大學之間也是聯合選課,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課程學習條件,讓每個人真正能夠圍繞自己的問題、建構起來自己的知識結構。譚平接觸到的很多外國學生,“藝術創作的後勁特足,研究越來有越深度,自己的藝術建構也越來越完整。這就和他們學院教育的研究方法有關係。”

在譚平看來目前國內的學院教育還比較簡單化,總體看無論任何模式都一定是要和學生的自身發展有關係才行。

結語

在中國社會不斷激蕩變化的背景下,藝術創作也在不斷產生新的可能性,變化是常態。

從抽象藝術在中國何為,如何判斷中國抽象藝術價值的角度,譚平講道:“對於藝術家來講能否非常敏感的去感受今天社會的變化,他的作品是不是真正的表達了變化?從抽象藝術來看,是否能夠表達中國此時此刻的狀態,就像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我們現在的藝術作品也同樣,無論是有形還是沒有形象,都從是否能夠把這個的時代氣息表達出來作為判斷的重要依據。”

“Duet 雙重奏”譚平回顧展相關信息:

展覽時間:2019-06-15 - 2019-09-22

展覽機構: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 – 21:00 (20: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展覽地址:中國上海徐匯區龍騰大道豐谷路35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