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譚平創作方法論:在持續與反覆過程中延伸出生命

▲藝術家譚平

回國後20多年的工作中,譚平常常稱自己處於一個“業餘畫家”的狀態。這是他所身兼的職位決定的,繁忙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使他只能抽出有限的業餘時間畫畫,有時甚至連睡覺都是奢侈。接受我們採訪的當天,譚平剛剛從另外一個工作現場趕過來,採訪前我們看作品的十多分鐘裡,他短暫地在沙發上休息了一會兒。據說,頭一天晚上,他凌晨2點多才睡。這樣的工作方式反倒使繪畫成為一種有效的調節劑,使他不再執著去追求繪畫所要達到的結果,而享受創作過程帶來的愉悅。

譚平的“抽象繪畫”是通過一次次業餘時間“覆蓋畫面”的行為完成的,在每一次用顏料覆蓋畫面的時間裡,他可以完全忘掉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這一行為中,當靈感閃現,在短暫的十多分鐘創作的時間裡,激情全部傾注於畫面上。對譚平而言,繪畫更多的是一種內心的體驗:在依據多年來積累的藝術自身規律的同時,又依照本能欲望的驅使,使創造力得到爆發。這使他的藝術創作一直保持著一種未完成和重新開始的持續狀態。

▲2018年9月1日,月台中國《譚平1993:兩個模數的開始》展覽現場

在長達40多年的藝術創作中,譚平的藝術創作始終在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碰撞,西方與東方藝術的交織,以及抽象的情感與形式中找尋生命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屬於個人的平衡點,這形成了譚平的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創作方法。

感性與理性的碰撞 源於計劃之外的“偶然”

從小喜歡繪畫的譚平,對於何時喜歡亂塗亂畫已經沒有了記憶,畫畫兒於他而言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從十多歲開始拿起畫筆跟著老師學習素描、到處寫生,到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真正開始系統地學習繪畫,到後來去到德國留學,回國擔任美院設計系院長,教學的艱巨任務使他被迫成為一個“業餘畫家”。經歷過嚴格與扎實的學院訓練,在藝術路線上百轉千回,幾十年過去了,那種出於本能而畫的衝動卻一直都沒有變,這也許是譚平與生俱來的優秀的藝術感覺。使他不必強調在題材上的深刻化,只是觀看他的作品本身,就足以帶給人足夠的藝術享受。

▲譚平1987年創作的以“鳥”為素材的銅版畫 36 x 29 cm 1987

往往這種享受是由計劃之外的偶然帶來的。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譚平留校任教,那時他主要的興趣是版畫語言的形式探索。1987-1988年間,他連續創作了一系列“魚”、“鳥”題材的銅版畫作品,在一次嘗試以“鳥”作為銅版畫題材,探索“極少”可能性的創作中,他經歷了一次“偶然”,他把形象做好後,就腐蝕銅版。銅版腐蝕有嚴格的時間限制,他卻把銅版放進酸水後就乾別的事去了,幾個小時後才想起這回事,再到腐蝕的現場,直見鹽酸上面冒著黃煙,像燒開的水,他趕緊套上皮手套,把版拿出來,銅版早已腐蝕壞了。但是壞銅版的效果很使他驚奇,原來的畫面還留著,腐蝕壞的地方卻像古董和石片,抽象的痕跡和具象的部分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說不出的滄桑,異常好看。從那一刻起,他覺得畫什麽並不重要,腐蝕的痕跡和邊沿的形狀反而是重要的,它們佔有的太空更多。這一步,幫助譚平從具象跨到了抽象。

▲《礦工》系列 銅版畫 30.5 x 41 cm 1984

這是譚平早期創作的一個代表,作品已經拋棄了對題材本身的關注,而開始注重藝術形式的探索。

也是從這時開始,建立了之後譚平創作方法的雛形:在技術上設定“創作的規則/方法”,卻不去預設每次創作的結果,他嘗試在有限的掌控中去創造出無限的可能,使“形式有自己的生命。”

這與其版畫系出身有著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說,版畫的創作邏輯是在創作之前預設結果,製完版再印刷,直到實現之前預想好的那個結果,再在最後達到複製的目的。在譚平的創作中,既很好地借鑒了版畫創作的這一過程,但又打破了對結果本身的追求。

▲《時間》 裝置 40 x 1000 cm (22 件) 1993

這是譚平德國研究生時期的畢業作品,從這件作品開始,譚平的創作開始走向太空,並加入時間的概念。譚平採用極少主義的風格,並將東方“禪”的思想加入到作品創作的思考中。這是其創作的轉折點,也是開始思考屬於“自我”的藝術。

留學德國 東西方藝術的交織中尋找“自我”

1989年,譚平獲得聯邦德國文化交流獎學金(DAAD),赴德國學習,在德國就讀於柏林藝術大學自由繪畫系,攻讀碩士學位。他在藝術上的發展與德國學習的經驗有非常密切的聯繫,雖然出國前後的藝術仍能看到某種連續性,但這之後其藝術更上了一個台階。

這是其藝術創作上的轉折點,對他而言,這段時間的學習並非幫助他在繪畫語言或技法上得到了具體的提高,而是真正開始思考藝術究竟是什麽?如果在此之前的學院學習經歷,其藝術創作還能看到博物館、美術史大師的痕跡,這時他真正開始建立起屬於個人創作的特點:作品變得觀念了,但依舊沒有脫離對形式的探索。

譚平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好學生”,去德國之前,來自傳統的、中國的藝術教育對他的創作帶來了很深的影響。去了德國之後,這個“好學生”的標簽更明顯:老師如何指導,他便如何畫。什麽是“好畫”的結果,都是從畫冊以及原作的觀看上得到的經驗,卻缺乏在過程中的屬於“自我”的思考。

去到德國,譚平在國內已經打下了足夠好的基礎,但他的老師卻不這麽認為。當時的素描課有三個學分,第一個學分譚平按照自己原來的畫法畫,老師看了一眼沒說什麽,只是在結業時簽了字,算是完成了作業;第二個學分是畫動態,譚平學了一些羅丹的人物速寫,老師說感覺是在畫德加?還是給簽了字;第三個學分是“表達”,也就是畫人體,模特兒10分鐘換一個動作,這是譚平的強項,但老師看了譚平的畫,說你這是雷諾阿,你看看別的同學。譚平發現它們畫的都是自己的東西:或是扭曲的體塊,或是運動的線條,都不是具體的人體,模特兒只是提供了“表達”的意念。

▲《時間》 40x1000cm 裝置 1993年

這使譚平開始思索究竟什麽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是對某位大師風格的模仿,而是擁有自己的創造性。一直以來,譚平的創作都是出於一種自覺,或者下意識的描繪,不知不覺中,看過的形象便憑著感覺進入到其作品中,作品雖然出自譚平之手,卻不是源於譚平,而是屬於他人的“二手經驗”。

譚平所在的系叫自由繪畫,老師經常問他們的一個問題:你要表達什麽?你的問題是什麽?你要用什麽方式去表達。在此之前,譚平的創作方式是首先選擇創作的媒介,再思考應該表達的問題。他開始理解,要表達一個圓的東西,不是非要用油畫畫出來,拍一張照片就可以了。

剛剛回國的譚平,面對和自己曾經一樣過於注重技術性,卻不知道藝術的生命在哪兒的學生,譚平嘗試在教學上創新。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什麽是創作的“生命性”,他做了自己的一件行為影像《呼吸》,作品拍攝的是一個肚皮,隨著呼吸不斷地擴張、收縮的過程。這樣一呼一吸過程遵循著一種規律,而這種規律恐怕是所有規律中最自然的,它既受控於人,又不受控於人,在持續性的反覆運動過程中,獲得了生命。

這樣一件“教學用”的作品,在不經意間指向了譚平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運動的、行為的、持續的,從而獲得生命的過程。

▲《覆蓋》 影像 靜幀 2013

抽象的情感與形式平衡 在過程中延伸出生命

在譚平迄今為止最具代表性的“抽象”繪畫中,是其創作方法在繪畫過程中的內化,我們看到了“行為式”的方式,在一遍一遍覆蓋畫面的過程中,譚平始終保持著一種規律的運動過程,像呼吸一樣,一直持續有度,從中延伸出生命。

譚平從德國回來兩年後,被調去組建中央美術學院設計系,不僅要從事教學,還要從事管理的工作。這使得譚平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除了工作,日常的事務幾乎佔據了他全部的私人時間,完全是一種超負荷的工作狀態。他的角色,也從一個專業畫家轉變成一個教育管理者。在那段痛苦的適應這個角色的過程中,譚平開始學會心平氣和地做一個“業餘畫家”。一方面這決定了他只能在一個短暫的時間裡完成畫面,另一方面繪畫本身亦給他帶來前所未有的愉悅,使他找回曾經的那份初心。

▲《素描》 木炭條 譚平 79x109cm 2014

在這件作品中,譚平在規定的每兩分鐘完成一幅素描,但畫面的結果卻沒有提前預設,完成後作品的呈現也是不確定的。

當一幅畫開始之初,他從不設定任何具體“任務”,也不要求自己畫一張好畫,隻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比如素描必須在兩分鐘之內、 繪畫在十分鐘之內完成。此時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限定的時間內將繪畫過程中生發的心理狀態盡可能貼切地呈現出來。畫作結果若不滿意,下次重新再來。因此,每一次“覆蓋”畫面的過程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與享受。

這種“業餘的狀態”使他開始不那麽注重繪畫的結果,而更能沉浸於繪畫的快樂中,多年的技法積累在此時既成為他創作的輔助,又成為他對抗的對象,創作永遠處在反覆尋找語言形式與情感表達的平衡過程中······

▲《無題》 套色木刻 82 x 114cm 2005

譚平抽象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線”、“圓”,在視覺效果上顯示出秩序與嚴謹,於觀看者而言,這些畫面似乎都是抽象的,但在譚平創作過程中,這些卻是非常真實且具體的情感。譚平畫面中的“圓”便是來自2005年其父親患癌症的經歷,這些圓圈的“原型”是對癌細胞形式上的轉換。

設計系的任教也帶給譚平創作另一個新的思考:在建築設計領域裡有一個“模數”的概念,這是為了實現建築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製造方法的建築構配件、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換性,統一選定的協調建築尺度的增值部門。譚平發現這個概念與蒙德裡安抽象作品中的塊面是類似的道理。通過不過塊面大小的分隔,顏色的搭配,在畫面中產出一個秩序。

▲《無題》套色木刻 78.5x120cm 2012年

譚平的創作亦是如此。其作品在視覺效果上顯示出秩序與嚴謹,但整個過程並不完全是理性的。這決定了其作品並不是看上去的一個圈,一條線,一塊平面的黑,或是一塊白。於觀看者而言,這些畫面似乎都是抽象的,但在譚平創作過程中,這些卻是非常真實且具體的情感:“稍微柔軟一點,硬朗一點,突然間擴散、迸發,或是冷靜的、疏離的感覺......這些都是有生命、能呼吸的’細胞’。”

▲《平衡》 布面油畫 ,40x70cm,1993

結語

從早期扎實的學院功底,個人優秀的藝術感覺與藝術教育中學習到的理性技法彼此之間的碰撞;到德國留學,進入東西藝術彼此交織的語境中開始反思個人創作的方法;到完成對抽象更“自我”化的獨特體驗,實現個人情感與形式語言上的平衡,譚平的藝術創作在過程中延伸出了對於“生命”本身的感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