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債高峰年來臨 房企搶佔融資“視窗期”

中房報記者 苗野丨北京報導

2019年開年剛至,急著“抱薪救火”的一眾房企已經迫不及待地為新一年的融資做準備了。

一方面,他們的融資目光依然瞄準海外發債。如正榮集團、禹洲地產、新城控股、中駿、中國奧園等近日紛紛宣布發行美元票據,票面利率普遍接近甚至超過10%。

1月16日,正榮集團發布公告稱,將發行1.5億美元2020年到期年息10.5%的優先票據。同一天,禹洲地產也稱計劃發行於2022年到期金額為5億美元,利率為8.625%的優先票據。

此前一天,中駿、新城控股、中國奧園分別發布發行美元票據公告。中駿擬發行5億美元2021年到期優先票據,年利率為8.75%。

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在國內A股市場發債融資仍是實力房企的最佳選擇。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019年1月份以來,世茂股份、融創中國、金科股份、電建地產等多家房企陸續公布融資計劃,合計已經超過30起,總規模超過800億/元,房企融資規模繼續上漲。

這是今年以來最早啟動融資準備的一批房企,它們或許是趕上了好時機。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的檔案公布後,房企發債融資難度趨於緩和。有房企人士認為,一直以來收緊的融資視窗可能要開一些口子了。

業內人士認為,從剛進新年就申請額度的情況來看,進入規模擴張關鍵年的大部分房企,其融資端口的需求還在持續加大,而對土地儲備和市場擴張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在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房地產行業資金面也會得到邊際改善,但並未出現明顯的松動信號。

即便2019年最佳的融資視窗期還未到來,但對於房企而言,資金的饑渴已經容不得他們等待更好時機,提前布局融資管道搶佔資源,一觸即發。

━━━━

開年密集融資利率再度攀升

《華為的冬天》一文面世至今已18年,雖然華為正在經歷其歷史上最為嚴峻的時刻,但還沒有迎來真正的冬天;萬科也在去年高喊“活下去”,但年度6300億元的銷售回款,說明萬科並沒有真正地活不下去。

回望2018年,在強監管、去杠杆的政策大環境下,國內樓市開始降溫並在總體上歸於靜淡,眼下市場調整期還未過去,房企對資金的需求依舊不減。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85家典型房企融資總額11920億元,同比下降11.09%。進入到2019年,房企便在開年的半個月內拋出了近千億元的融資計劃。

“發債融資是普遍的行業現象,美元票據相對容易些,現在房企並不盲目追求規模競爭,已經變成比拚融資能力了,這直接決定房企生死,通過各種管道能融到錢才是關鍵,現金流維穩是首位。從各地釋放的信號來看,今年大環境應該會寬鬆些。”某上述發債房企區域總表示。

1月13日,世茂股份披露2019年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規模不超20億元,最終票面利率為4.65%。11日,融創中國公告稱擬發行本金總額為6億美元的票據。金地集團1月8日發布公告稱,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新增發行債務融資工具,總規模不超過200億元。

針對2019年開年開發商密集融資行為,有聲音認為,眼下樓市銷售逐漸放緩,回款難,而房企前期投資過度,資金需求旺盛,所以增加融資的訴求明顯上升。從國家層面來看,大概率上依然會維持對於房地產行業資金的嚴監管。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巨集偉表示,當前房企融資最主要途徑仍是銀行“開發貸”,其他融資管道基本上全收窄了。除“開發貸”外,房企還可以發境外債,長租公寓或持有物業的房企可以做一些資產證券化,房企供應鏈金融ABS,但發行的規模都比較小。

雖然近預售屋企融資出現回暖,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房企融資成本仍處在高位,且絕大多數企業的融資成本還在上升,並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維持高位。

近日,當代置業公告稱,公司發行一筆2020年到期的1.5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高達15.5%,這只是房企融資成本高企的一個縮影。

從房企發行美元債票面利率來看,2018年年初的龍頭房企境外融資利率大多在6%左右,此後這一成本在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飆升,10月份時票面利率紛紛突破10%,此後仍繼續上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2018年11月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年11月,房企平均境外債融資成本為11.47%,較前10月境外發債平均成本6.45%增長了5.02個百分點。

穆迪報告亦指出,預計在融資需求的支撐下,中國房地產業未來12個月開發商平均融資成本將繼續上升。

“在還款壓力下,房企流動性較弱,有著較高再融資需求的房企數量不斷增加,這將進一步加劇融資難度,融資成本或再度提高。”有房企人士指出。

━━━━

融資視窗並非對所有企業開放

顯然,2019年又是一個融資需求旺盛的年頭,但2019年的房地產環境仍然樂觀不起來。

根據惠譽發布的中國房地產行業2019年信用展望,中國房地產行業2019年展望為負面,銷售量會出現溫和下降,房價方面,存在剛性需求的一二線城市房價基本保持穩定,但三四線城市可能出成屋價下降的現象。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惠譽認為,大型開發商,尤其是排名前20位的開發商在不能提高杠杆、保持流動性充足的前提下,銷售和土地儲備補充仍將保持適度增長。但如果房企杠杆率較高,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杠杆,僅補充與銷售量相當規模的土地。

而對於小型房企,惠譽認為,這類公司可能面臨流動性吃緊、資本耗盡的情況,小房企們將現有項目賣給大房企或者降價是大概率事件。

2019年,面對已經迎來的還債高峰,房企不得不高成本“借新還舊”,自尋出路擺脫資金困局。除在銷售端推出各種讓利活動加速回款外,有報導稱泰禾集團、佳兆業等房企去年甚至推薦員工購買理財產品。

一方面急於拿地,一方面卻不得不面對囊中羞澀的窘境。隨著金融形勢轉暖,2019年房企融資環境是否得到改善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2018年10月以來,中央接連發聲提振民營經濟信心。央行順勢在10月7日頒布了新一輪降準新政,在此調結構、減緩經濟下行壓力的金融政策中,房地產融資形勢有所放緩。2018年11月開始,房企發債及獲批速度有所提升,這被業內視為金融形勢“轉暖”信號。2018年12月,發改委明確表態,為資產超過1500億元、營收超過300億元的房企,給予債券發行即報即審等便利。

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降準,釋放了近8000億元流動資金,疊加1月14~16日3天逆回購操作,合計“放水”超1.5兆元,這讓房企看到了融資環境松緩的“曙光”。

但來自中央層面對於“房住不炒”三令五申定調之後,也讓更多人看清楚此輪房地產調控中,中央對於抑製房地產投資投機和擠壓樓市泡沫的決心。

某股份製銀行地產信貸部主管表示,過去央行“放水”之後,房地產調控政策就馬上放鬆了,過去貨幣寬鬆之後,中央也對房地產市場不再進行表態,因為“放水”就是要穩增長。但2019年因城施策,調控目標就是穩房價,所以房地產很難沾到貨幣適度寬鬆的光。

更多的業內人士不再盲目樂觀,他們更傾向於,融資視窗期並非對所有房企都放開,房企間分化會日益明顯,龍頭房企尚有“禦寒”能力,繼續在土地市場積極拿地;而不少中小房企則面臨著“生死考驗”。

(此文刊於中國房地產報1月21日03版 責任編輯 許倩)

流程編輯:劉凱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