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窺視香港教育的真相,三觀崩了

整點電影

你有128個好友已關注

說到香港,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高樓大廈、名品潮牌、摩登女郎和陳冠希。

但在這些繁華背後,香港普通人的生活令人不忍直視。

如鳥籠般的居住環境,扒叔很早就跟大家聊過。

也有人把這些密密麻麻,惡劣局促的生活環境稱之為“棺材房”。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足夠令人絕望。

而這樣的“籠民”在香港幾乎有20萬。

他們白天辛苦勞作,晚上歸籠棲息,就這樣生活了幾十年。,甚至有些麻木。

這是在社會底層的普通人,他們生活條件差。

但是社會中層的人,他們雖然解決了生活條件,可是每天都是無盡的激烈競爭。

就是最近一檔TVB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徹底揭露了在香港教育的瘋狂程度。

影片一開頭,就有一段話過於現實。

在香港你想要活的瀟灑,要麽不要買房子,要麽不要生孩子。

因為在香港,想讓孩子上小學,從子宮裡就要開始準備,孩子六個月開始上培訓班,學習面試技巧。

比如27歲的Irene就說,原本自己也想讓孩子快樂長大,但是當孩子1歲半去上幼兒園時,才發現,兒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幼兒園面試時,有個女孩表現欲旺盛。一問才知道,她六個月時就已經上了培訓班,而他的兒子六個月還在家裡地上傻玩兒呢。

所以Irene,又懷上一個女孩,就為了這一次孩子能最快的學會競爭心態,信心十足地說,這一次要讓妹妹贏在子宮裡。

光是聽上去就累了,況且孩子同意了嗎?

但是香港的社會趨勢就是這樣。

媽媽們彼此比較,好學校的入學率也很低。

只有被學校錄取的孩子,媽媽們才能組團叫“人生勝利組”。

所以在他們那個地區,有一個金句“贏在射精前”。

這句話也不是意氣用事,因為已知懷孕九個多月,想要孩子出生在一月,被好學校錄取,就得算好射的時間。

用大部分孩子媽媽的話來說,想要讓孩子上好大學,那就得上個好高中,那就得上個好初中,那就得上個好小學,那就得上個好幼兒園,那就得上個好育嬰所... ...

這之前最關鍵的就是算好排期。

不管是子宮還是精子,都在為孩子未來能上好大學,而時刻準備著。

這個過程,也不是完全順利。

孩子痛苦,小小年紀就開始了被操控的人生。

媽媽花錢。

出生之前就要買一百樣東西,幼兒園的教輔書好的也要六萬多一套

爸爸心懷質疑。

沒有經歷過“精英教育”的人,不也有成功的嗎?

“贏在起跑線”到底是不是真的,或者只是商家的行銷策略,現在大家只不過是都被洗腦了...

所以,就有人深入香港教育的課堂,看看精英教育下的孩子到底是怎麽生活的。

幼兒園時期

就要上英文幼兒園,為了一天上滿6個小時,上午下午要去不同的幼兒園上課。

從幼兒園出來,還要上興趣班。

為了能讓孩子拿獎杯,直接聘請國家級優秀教練來教游泳的家長也大有人在。

甚至連上什麽興趣班都存在鄙視鏈。

上學校高級補習班的看不起學彈琴、游泳的。

學特別樂器揚琴、古箏的,看不起學小提琴、鋼琴的,因為覺得太普通。

小學二年級的生活,同樣分秒必爭。

首先,在學校只能講英文或者國語,這是最基本的。連學校的清潔工都必須會說英文才行。

英語課上的單詞,大人搞不定。

並且課上作業是,把一塊電路板接通。按理說是初中二年級的物理水準,在小學二年級,他們就已經學會了。

聲樂課的難度也超乎一個三十歲成年所能達到的水準。

午休時間都不能放過。

有各種小智力遊戲,幫助孩子們挑戰智商。

汽車編程,數字遊戲,成年人表示“真不簡單”

一切智力遊戲做完之後,還要去騎會兒單車勞逸結合。

很難想到這是小學二年級的課程量。

就連孩子們解壓的方式都異常成熟。

“聽歌或者祈禱”

果然成熟的孩子連呼吸都是深沉的。

而且光是贏在起跑線也是不夠的。

既然贏在了起跑線,那就得一直不停的奔跑,不然就會被其他人趕超,不進則退。

說起來覺得非常殘酷,家長的急功近利,導致孩子們根本沒有一個正常的童年。

從出生六個月開始,就要學會競爭意識。未來的人生更是在家長的規劃下,一步步走向所謂的成功。

但這就是真正的成功,人生贏家嗎?

就像一位高級秘書媽媽說的:是社會大流把大家逼成這樣的。

當所有人都在這麽做的時候,你不做就已經失敗了。

家長的攀比,加上學校的瘋狂宣傳,好像稍一疏忽就被其他孩子遠超,連好好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甚至連哪一天射都要提前算好。

這樣確實優秀,但毫無人情味的生活,真的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嗎?

這裡這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