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免疫治療打破胰腺癌治療的瓶頸

如果問腫瘤醫生和腫瘤患者最怕什麼癌,胰腺癌應該會高票當選。

因為惡性程度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患者預後不佳、生存率低(五年生存率還不到5%),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

為何五年生存率較低?

雖然胰腺癌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但是五年生存率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專家認為主要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

1、胰腺癌如此兇險,與胰腺所處位置不無關係。胰腺位於腹膜後,藏在腹腔深處,前方有胃,周圍有腸,位置非常隱匿。平時生活中一些簡單的體檢,根本就不可能發現胰腺部位有癌變的現象,胰腺癌早期患者必須專門去醫院做專門的胰腺癌篩查檢查,才有可能會發現胰腺癌的蛛絲馬跡。有數據顯示,8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另外,胰腺癌細胞容易侵犯到周圍的動脈、淋巴和神經,如果侵犯到血管,癌細胞就比較容易轉移。一旦發生轉移,治癒率就會較低。

2、惡性腫瘤的治療主要體現在血管性治療上,通過外科、介入、化療、靶向治療及綜合治療等方法才能總體提高惡性腫瘤的生存率。雖然胰腺癌的手術切除率提高了,但是針對胰腺癌敏感的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較少,有效的治療方法比較局限,這也是導致胰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高的一個原因。

什麼治療方式更有效?

胰腺癌是預後很差的惡性侵襲性疾病,在胰腺癌早期,如果沒有出現血管損害,沒有發生周圍轉移,比較好的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切除為主。儘管手術方式在不斷改善,但術後患者生存情況並沒有顯著提高。大多數胰腺外科中心,手術死亡率<5%,但是,術後併發症發生率>30%。

但由於早期胰腺癌無特異癥狀,確診時大部分患者已是晚期,手術切除率低於20%,大多數患者在2年內複發。由於胰腺癌早期診斷率小於5%,易出現早期浸潤和轉移,因此,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水準,規範化輔助治療才是提高預後的關鍵。

以抗代謝藥物吉西他濱(GEM)為基礎的化療是目前晚期胰腺癌的一線標準治療。GEM聯合其他細胞毒性藥物如順鉑、奧沙利鉑、表柔比星、依立替康、卡培他濱、多西紫杉醇等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聯合化療能夠提高應答率,但不能改善患者生存期。

而靶向治療藥物如厄洛替尼(Tarceva)、依維莫司(Afinitor)、舒尼替尼(Sutent)等雖然相比傳統化療表現出較低的副作用,卻因耐葯、基因突變等問題一直療效不佳。所以,如何尋求更好的治療手段成為了胰腺癌患者迫切關注的焦點。

好在免疫治療的出現為胰腺癌患者送來了一場「及時雨」,腫瘤免疫治療通過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產生對腫瘤免疫應答效果。近年來,PD-1/PD-L1單抗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重要藥物,用於治療實體腫瘤取得重大進展。繼PD-1/PD-L1之後,多個進口免疫治療藥物與我國自主研發免疫治療藥物均開展臨床試驗,其中,依維卡作為免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抗癌藥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在抗腫瘤治療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依維卡是由依生生物科研人員自主研發的新型生物免疫療法,具有廣譜的抗腫瘤活性,可促進Th-1型免疫應答,誘導樹突細胞(DC),B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NK)的活化和增殖,調節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由M2型向M1型極化以及下調調節性T細胞等功能,實現在打破免疫抑製狀態的同時,提升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另外可與多種抗腫瘤藥物聯合使用,並且無需基因檢測使用便捷。據悉,依維卡已在柬埔寨獲批,獲得美國FDA批準的肝癌治療、胰腺癌治療領域的孤兒葯資質。

聯合治療有望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

借鑒其他腫瘤免疫治療的經驗,免疫治療聯合放化療、靶向治療等其他治療方法,有望提高單葯治療的效果。胰腺癌的間質成分特別豐富,阻礙了免疫治療藥物對免疫逃逸現象的識別,動物試驗已經表明,可以通過靶向藥物等治療,破壞胰腺癌的間質成分,再結合免疫治療,有可能提高免疫治療的效果。

隨著進入臨床試驗的免疫治療藥物的不斷增多,評估臨床試驗中免疫狀態的變化以及選擇合理的聯合治療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個體化、多靶點的精準治療聯合免疫治療是未來胰腺癌免疫治療的主要方向,有望為胰腺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