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甲亢病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甲亢雖然不像糖尿病那樣是一個終身性疾病,但也屬於比較頑固的疾病,具有病程長、易複發的特點。如果細節考慮不周,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導致愈後複發。大多數情況下,甲亢患者都是採取居家治療、定期隨診,那麼,日常生活中,患者的吃、養、治、查、孕等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低碘飲食

在飲食方面,甲亢患者應少吃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鮮等),炒菜最好用「無碘鹽」。少吃辣椒、蔥、薑、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忌酒,盡量不喝濃茶及咖啡,慎用含碘藥物(如乙胺碘呋酮等)。

由於甲亢患者機體處於高代謝狀態,因此,最好給予高能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每日能量供給不低於3000千卡,以補償機體代謝亢進的消耗。宜適當控制高纖維素食物,尤其是腹瀉時。

2.適度運動

甲亢患者代謝高、消耗大,因此,患者不宜做太激烈的運動,尤其是合併房顫、心衰的患者,更要注意臥床休息。但是,普通甲亢患者可以選擇運動量小、消耗體力少的運動,例如散步、打太極、做瑜伽,特別是做瑜伽,可以很好地調節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緩解患者的病情。

3.保持情緒穩定

生活規律,不要熬夜,防止過勞或壓力過大,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保持情緒穩定及睡眠良好,這些方面對甲亢患者非常重要,很多患者之所以病情老是反反覆復,與以上誘因有很大關係。

4.注意護眼

伴有突眼、眼瞼閉合不全的甲亢患者,要格外注意保護眼睛。外出時最好佩戴墨鏡,防止強光、風沙及外傷對眼睛造成傷害;經常點眼藥,防止角膜乾燥、預防感染;睡覺時應墊高頭部,以減輕眼部腫脹。

5.正確選擇和使用抗甲狀腺藥物

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最常採用的甲亢治療手段。除了對藥物過敏、甲狀腺特別大、壓迫癥狀明顯以及高功能腺瘤引起的甲亢之外,其它大都可以選擇藥物治療。甲亢的整個病程可分為「控制期、減量期、維持期」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抗甲狀腺藥物(ATD)的用量都不一樣,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及時、靈活調整,切不可長期一成不變地用藥。

6.謹防抗甲狀腺藥物的副作用

「白細胞減少、肝功異常、過敏性皮炎」是抗甲狀腺藥物最常見的三大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大多發生在治療初期(尤其是頭一個月),因此,初次治療的患者,前一個月用藥時至少每周查一次血常規,每1~2周查一次肝功,以了解有無白細胞減少及肝功損害。如果在抗甲亢藥物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發熱、嗓子痛,一定要去查個血常規,如果白細胞低於2×10^9/L而中性粒細胞值<0.5×10^9/L,則提示存在嚴重「粒細胞缺乏」,應立即住院治療。

7.記住要定期複查「甲功」

甲亢患者在治療期間每月應複查一次甲功,根據檢查結果,結合臨床表現來調整用藥劑量。有些患者用藥期間不注意複查,藥量調整不及時,導致「藥物性甲減」或甲亢遲遲得不到控制。

注意:化驗甲功不需要空腹。

8.不要擅自停葯或縮短療程

甲亢患者應按醫囑正規用藥,不要漏服或隨意停葯。抗甲狀腺藥物的療程通常需要一年半甚至更長,任何不規範的治療都會導致病情遷延或治癒後複發,所以,堅持系統正規治療非常重要。

9.嚴格掌握停葯指正

甲亢患者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幾點,方可考慮停葯:(1)療程達到1.5~2年。(2)用最小維持量(甲巰咪唑2.5mg/d或丙硫氧嘧啶25mg/d)維持甲功正常達半年以上。(3)促甲狀腺激素受體(TRab)抗體轉陰。

10.懷孕要掌握好時機

未控制的甲亢使妊娠婦女流產、早產、死胎、胎盤早剝等的發生率增加,或導致胎兒生長髮育不良,因此,在甲亢未治癒前不要急於懷孕,最好在甲亢治癒後再考慮懷孕。如果患者在甲亢治療期間意外懷孕,且病情較輕、用藥量不大,可以暫時停葯,同時密切監測甲功(這樣做原因有二:一是孕期患者可以耐受輕度甲亢,二是可以避免藥物對胎兒的潛在不利影響),但若孕婦病情需要繼續使用抗甲狀腺藥物(ATD),應首選丙基硫氧嘧啶(PTU),用最小的有效劑量使FT4維持在正常的上限水準,以防止發生胎兒甲減。

如果患者採用手術治療甲亢,術後3個月病情無複發,即可考慮懷孕;患者若是採用放射性131碘治療,在治療半年或1年後,甲亢痊癒方可考慮懷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