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氣太重沒力氣,老中醫開1方,連喝7天,沖走濕氣不油膩

有的人體內濕氣非常重,但是自己有不知道怎麼去發現和判斷,所以一直以來也就順其自然,長此以往,還是很容易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比如引起關節炎、濕疹等疾病,所以對於這樣的情況來說,我們應該早點先預防比較好。

濕氣判斷4大依據:

1.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感覺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就可以初步判定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2.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3. 濕氣重的人臉部會出油、頭髮也很油,這就說明可能是濕氣重的原因了,臉部出油有很多人就感覺自己是油性皮膚,其實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身體裡的濕氣比較嚴重所導致的。

4. 如果起床後刷牙時,總感到嗓子裡邊總是有東西似的,有種絲絲拉拉的感覺,並且吐不出來,難麽這個癥狀也說明體內有濕氣。

一個小偏方,治療濕氣有絕招

材料: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

步驟: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約200毫升,加入豆腐,調味品同煮沸,用適量水澱粉勾芡、攪勻即成。

功用:清熱解毒,用於濕疹、皮膚瘙癢及濕疹的恢復。

此方可解毒,用於治療因濕氣引發的病症,祛除濕疹的毒性,可幫助傷口恢復,但是對於濕氣,祛除作用微小。想要徹底祛濕,還需含有多種祛濕成分的中草藥較為有用,下面這個方子出自《黃帝內經》,祛濕效果較好,接受度較強:

土參雲苓茶

採用雲苓、荷葉、薏苡仁、橘皮、山楂、人蔘等製成的土參雲苓茶出自《黃帝內經》,茯苓,又稱雲苓,其本身就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尤其是針對於肥胖人群和體內濕氣比較重的人群,可以很好的祛濕、保護脾胃,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等癥狀,具有顯著治療作用。

橘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治療由脾虛濕盛引起的脘腹脹滿,而薏米在祛濕除濕上應用更為廣泛,它可直接作用於脾,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當一個人脾虛時,水分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就造成濕氣,因此健脾可以除濕,加上山楂、人蔘、荷葉等健脾補氣的材料相輔,對祛濕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可有效祛除濕根。

濕氣3禁止:

1.禁止多飲酒:常常喝啤酒會令我們肝和脾虛弱,從而導致濕氣更加的容易進入我們的身體

2. 禁止多食甜食:甜食會加快身體的過氧反應,加重濕氣

3. 保持乾燥,身體或頭髮,及時擦乾,濕潮環境最易引發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