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畢業後年薪40萬的專業成熱門!125個崗位搶100個求職者

導讀:從全球來看,中國空缺的AI職位最多,《AI指數2018年度報告》指出,中國有超過1萬個相關職位虛位以待。從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看,2018年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不斷上升,第三季度比率為1.25,也就是125個崗位在“搶”100個求職者。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陶力、孫世驥 上海報導

編 輯丨李清宇

“一般來說,本科時如果選擇的是數學、統計之類的專業,競爭還好不會特別激烈,相對也冷門。如果是選擇計算機、軟體、電子類的專業,不管在哪個學校都是熱門的,分數比其他專業都要高20分以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二學生劉曉雅(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今年跟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畢業的師兄師姐們找的工作比較理想,起薪在18萬元年薪,最高的能達到40萬元。

7月3日,2019年高校本科招生填報志願正式結束。從全國各地傳達出的信息來看,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已經成為了新生們最熱門的追捧對象。今年3月,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人工智能”本科新專業資格,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知名院校。

人才缺口等待補齊

在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多家企業來看,人才缺口仍然較大。2019年年初,LinkedIn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報告》顯示,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需求,在過去3年間增長了8倍。

從全球來看,中國空缺的AI職位最多,《AI指數2018年度報告》指出,中國有超過1萬個相關職位虛位以待。從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看,2018年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不斷上升,第三季度比率為1.25,也就是125個崗位在“搶”100個求職者。

“AI的通用性已經具備了影響時代的條件,我們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維度的,包括了深度學習、算法、視覺、語言等各個層面,還有系統開發、軟硬體開發,都在不斷迭代和發展。”商湯科技人力資源執行總監張春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透露,AI應用不是單純的某一個行業,而是AI+行業,用來解決更加實際的問題。

更加直觀地說,AI行業需要的人才是複合型的。最近兩年,商湯科技從全球的校園招聘中,收到約十萬份簡歷,2019年的校園招聘大約會提供250-300萬個崗位。“整個行業的人才都非常短缺,且培養人才都有一個周期,門檻很高,加上行業又處於一個爆發期。”張春娟進一步透露。

據統計,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為17.6億美元,預計2023年這一規模將達到119億美元。到2030年,中國有望在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方面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準,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資本紅利還在源源不斷湧入。創投派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人工智能領域的融資額在全球達到176.6億元,遠遠超過了其他行業。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區、市)發布了26項人工智能專項政策

AI學習從學校抓起

優質考生的選擇,一定程度上是專業冷熱的晴雨表。

“今年報考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還是很熱門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整個社會的需求變熱。”智能人機互動研究中心主任史元春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

去年6月28日,清華大學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比它更早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早在2017年9月就成立了“人工智能技術學院”,同年11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此後跟進的還有複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目前,複旦大學與谷歌宣布成立複旦大學-谷歌科技創新實驗室,阿里巴巴分別與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聯合研究院等高校合作,成立了實驗室、研究基地。騰訊則針對大學發起的犀牛鳥計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計算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成立聯合實驗室,並通過課程內容、實驗實訓、職前培訓、認證考試體系等活動拓展人才培養體系。

去年雙十一前夕,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學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出了一款AI新物種“Alibaba Wood”。這款產品通過AI技術,在1分鐘內就可以製作200個商品展示短視頻。此外,它還首次使用了音樂情感分析技術,能自動根據商品匹配合適的音樂。這款應用直接讓商家的視頻製作成本降低了90%。

在這一過程中,浙江大學發揮了其在短視頻知識圖譜、情感計算和音樂分析技術方面的儲備,共同推進了視聽語言和機器語言的融合,可以說,為企業與高校的合作提供了樣本。

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孫凌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計算機類的專業,總體就業情況都很好。雖然人工智能類的就業崗位也不錯,但是招人工智能崗位的還是大公司。“渠道不見得很多,但是崗位和薪酬很有優勢。”

在他看來,加強產學聯動,能夠促進學生對企業的實際需求加大了解,對於人工智能從理論到落地實踐的概念也比較清晰。“特別是比較適應應對企業的真實問題、真實數據。”

高薪背後的勞動強度

如今,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在下重金搶奪AI人才。不只是BAT,創業公司也會為相應人才開出高薪。

在孫凌雲看來,目前來說,人工智能專業還是需要很強的算法和編程能力。行業中大部分問題,還是屬於痛點很明顯、技術短板很明確的狀態;對於創意和靈感的要求不是很高。設計類背景的同學本身有創意優勢,對於他們而言,需要懂得怎麽和技術打交道。

尤其是深度學習的過程中,相當依賴數據和算力,這兩項資源在各大高校,仍然是稀缺的存在。上海交通大學一名應屆碩士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畢業的學生中,做算法、語音、視覺的可以拿到40-50萬元的年薪,博士生則在60-80萬元每年。

這對於剛剛邁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不菲的待遇。更何況創業公司往往還會在高薪之外,給出期權以鎖定人才,但是也並非人人都能勝任。“好奇心是我們在尋找人才時特別看重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都要同時具備,畢竟AI對社會的改變是多層次的。”張春娟認為,AI的發展離不開跨界學習和執行力,既敢於試錯也要有韌勁。一些應屆生沒有太多的包袱,反而能夠做出一些全新的東西來。

即使“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也有一些畢業生在面對高薪誘惑時,選擇了放棄。“我不想一直面對電腦,像機器人一樣去工作,實在太無聊了。”劉曉雅並不打算去企業,而是想當一名老師,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們對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並不認同。

曾經在北京大學計算機系就讀的楊靜姝則選擇了去媒體,成為一名專職報導科技領域的記者。“即使現在轉型,我也不會回去那個行業了,我會去做一些BD、市場類的工作。”

如此看來,高考志願的選擇也並不是將來唯一、必然要走的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