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學家:突然什麼事情都懶得做了,是抑鬱的表現

很多人容易把抑鬱症和抑鬱情緒混為一談,「抑鬱症」不等於「抑鬱情緒」,每個人都有過「抑鬱情緒」。

而抑鬱症則屬於一種心理或生理疾病。它不僅會消耗我們的精力,還會消耗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心理學家指出,突然什麼事情都懶得做了,是抑鬱的表現,這裡的抑鬱,主要指抑鬱症。

失去了意義感

心理學家認為,無意義感抑鬱症患者痛苦的根源。突然什麼事情都懶得做了,就是因為失去了意義感,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他們看上去變「懶」了。

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其實只是陷入了短暫的抑鬱情緒罷了,於是這部分人會選擇求助,而對於那些真正的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因此,他們幾乎不會求助,他們往往會選擇逃避痛苦,比如自殺的方式。

完美主義

真正完美主義,其實一點也不「完美」。我們固化印象裡會認為,完美主義者可以把事情做得很好,事實上,他們過分地追求完美反而容易導致一事無成。

那些突然變懶的人大部分都是完美主義者,他們最愛做計劃,一定要等到天時地利人和他們才會去做這件事,可是結果往往不了了之。

並且,過分地追求完美容易讓人焦慮,長期的處於焦慮情緒中就很容易抑鬱。社會心理學家Shalom H. Schwartz認為,完美主義心態會導致抑鬱和焦慮,降低生活質量。

許多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允許自己出一點差錯,結果就是,他們根本無法接納反覆出差錯的自己,而他們越是痛恨自己,他們的抑鬱程度就會越深。

減少社交

理論上,沒有人是絕對的內向者或者外向者,每個人都是需要和人連接的,因為良好的社交關係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幸福度。

而如果一個人突然變懶,那麼,他會減少社交甚至拒絕社交。而人的本能就是趨利避害,如果關係是滋養的,那麼你會主動想和別人建立關係。

如果關係會帶來壓力,你就想逃避關係。所以,如果你迴避社交,那是因為關係對你來說不是滋養,而是壓力。這個時候突然變「懶」,可能會把自己搞得更挫敗,甚至不斷地自我否定,最後導致抑鬱。

我們都知道,做違心的事是不會快樂的,可是有些人並不是不想交朋友,而是害怕自己出錯,於是,他們選擇用「懶」來消極應對人際關係。而這樣做是不利於解決核心問題的,只有先愛自己、接納自己,才能夠更好地愛他人。

抑鬱症最開始都是普通的抑鬱情緒,可是這種普通的情緒積累了太多、太久之後,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臨床心理學認為,抑鬱的誘發原因有很多,但表現出來的狀態卻是比較好辨認的。如果你發現自己或者身邊人突然變得很「懶」,那麼,你一定要小心了,這屬於抑鬱的表現。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生命的重建》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