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夜間要不要服降壓藥

由於高血壓病人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病情、病程、臟器損害程度和併發症各不相同,所以,應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夜間血壓變化情況,決定如何服用降壓藥。

老李患高血壓多年,因而他格外關注有關高血壓的一些常識。他從一些醫學科普文章中了解到,高血壓患者夜間不宜服用降壓藥,睡前服用降壓藥容易誘發腦血栓和心肌梗死。於是他就按照這個原則來辦,到了晚飯後就不再服藥了。一天晚飯後,他因一些家庭瑣事與家人慪氣,發生爭吵後情緒有些激動,之後有些頭暈和噁心,子女們都勸他吃點降壓藥,他說晚上不能用降壓藥,誰知躺下後不到兩個小時,他就出現噴射狀嘔吐,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診斷為高血壓引起的腦中風。

一般來說,由於人體「生物鐘」的作用,正常人群和絕大部分高血壓病人,在一天24小時當中血壓的波動很大。人在入睡後,機體大部分組織器官處於休息狀態,新陳代謝減慢,血壓也相應降低,入睡後2小時血壓可比白天降低20%左右,夜間2~3時血壓降到一天中的最低點,至凌晨血壓又呈現上升趨勢,上午8~9時達到高峰,以後又逐漸下降,至下午4~6時達到另一峰值。在一天24小時中,血壓的曲線波動呈「雙峰一谷」的長柄杓形狀,這種現象與中老年人在夜間腦血栓和上午心肌梗死發病率高有關。像這種在夜間(晚22時至次日6時)血壓較白晝下降大於10%的高血壓變化類型,稱為杓型。這種類型的高血壓病人在夜間的確不宜服用降壓藥物。如果這種病人在睡前服用降壓藥,那麼2小時後也正是藥物的高效期,這樣就可能導致血壓更大幅度的下降,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供血,使血流緩慢,腦組織供血不足,血液中的某些凝血物質如血小板、纖維蛋白等也極易黏附在血管內膜上,聚積成凝塊。特別是老年人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內膜粗糙,則更易形成血栓,阻塞腦血管而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而血壓大幅度下降,也常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易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對於這類病人,每天的末次降壓藥應安排在睡前3~4小時服用。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夜間血壓不降或下降幅度極小,稱為非杓型,特別是有心臟、腎臟等器官損害的人,血壓的晝夜波動幅度減少或消失,他們在夜間血壓持續升高,使心、腦血管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狀態,如果在夜間不服用降壓藥物,高血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容易引起慢性損害,甚至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發生。像這類夜間血壓過高的患者,當然應該在晚上服用降壓藥物。

有醫學研究人員採用24小時血壓監測和磁共振檢查,發現夜間血壓不下降或僅有輕微下降的病人,發生中風的危險性明顯增高,而且如果發生中風,其腦損害會更為嚴重。反之,腦損害嚴重的病人,其夜間血壓下降很少,僅比白晝血壓降低了0.5%~3.3%。

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都是在白天測量血壓,很少有人在夜間測量血壓,有的病人甚至從未在夜間量過血壓。為了檢出中風的高危患者,高血壓病人測一測夜間血壓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測得的夜間血壓居高不下,應當顧問專科醫生,在他們的指導下,夜間堅持服用降壓藥。

所以,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夜間能否服用降壓藥物不能一概而論。由於高血壓病人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加上存在著病情、病程、臟器損害程度和併發症的不同,所以,應當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夜間血壓變化情況,決定如何服用降壓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