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周一次的降糖葯能夠改變糖尿病嗎?

繼日本武田製藥的DPP-4之後,一周只需要一次的降糖葯又填新的成員。三生製藥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周製劑百達揚?(通用名: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正式在中國上市。這對於很多糖尿病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

吃藥是人類的本能?

關於吃藥,美國醫學大家威廉姆·奧斯勒爵士就不無嘲諷地說過:「吃藥的願望可能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徵。吃藥可能是源於本能」!

我小時候在山裡長大,那裡的毒蛇馬蜂是常見之物,雖然沒有被毒蛇咬過,但是小夥伴們會口口相傳一種止血祛毒的「藥方」——把一種類似蒿子的植物葉片咀嚼後敷在受傷部位。

但是,「吃藥是人與動物的區別」這句話目前來講也需要修正一下了。

1987年,在坦尚尼亞的馬哈勒山脈國家公園,靈長類專家邁克爾·哈弗曼發現黑猩猩通過吃一種叫扁桃斑鳩菊的嫩枝的「毒藥」來治療腸道「寄生蟲」疾病引起的腹瀉。這是關於動物使用藥物治療疾病的一種可能證據。

運用藥物治療疾病不僅是人類的「專利」。但是,藥物對付傳染性和寄生蟲疾病尚可,對付慢性病則往往以失敗告終!

過去相當一段時間,我們碰到的健康挑戰都是以傳染性和寄生蟲疾病為主。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些疾病已經被疫苗和抗生素被控制甚至消滅。如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威脅人們健康與預期壽命的最大威脅。

在藥物的幫助下,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疾病的鬥爭中,人類可以說取得徹底的完勝,即使面對非典這樣的嚴重的傳染性疾病,現在的醫療體系已經藥物也能夠將其完全控制。

但是對於慢性、代謝性疾病則沒有那麼順利。即便這麼多年來新葯不斷被推上市場,現在有一周一次,將來一個月一次甚至一年用一次的藥物也有希望被推廣上市。雖然醫院的病床也越來越多、國家投入也越來越多,但是,這麼多年來,慢性病非但沒有減少,而且還越來越多。且這種趨勢,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放緩的可能。

難道不要反思一下,那些我們曾經寄予厚望的藥物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2019年5月10日,唐金陵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發表了「糖尿病診治標準是否選錯了參照物」為主題的報告。報告呈現了關於降糖藥物對併發症預防的作用方面研究成果。結果發現:

一、通過藥物降糖,不但不能降低糖網(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在大部分情況下,反而會升高糖網的發病風險,不過這個結果沒有統計學意義(無顯著性差異),不過這一定程度上提示,我們原本認為的糖網風險會隨血糖的降低而降低的觀點是錯誤的。

二、通過使用降糖藥物來達到降低腦血管疾病風險人群的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效果很小,甚至有的降糖藥物不但不降低腦血管疾病風險,由於其副作用的影響(這裡主要是指低血糖風險),反而可能增加腦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

三、對標準降糖和強化降糖研究發現:多數降糖藥物可能增加糖網風險,不同藥物對於預防其他微血管病的效果不一致,在腦血管高危人群中,有些藥物能降低腦血管疾病風險,大部分藥物不能降低腦血管和全因死亡風險,有些降糖藥物甚至可能會增加全因死亡風險。

在如今藥物佔主導作用、利益糾葛的糖尿病治療領域,唐金陵教授的報告堪稱「壯舉」。

"

「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的否定藥物治療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藥物是有用的,有時甚至是救命的」。

"

只是:「藥物治療慢性病」的理念值得思考,通過化驗指標來確定疾病與否和健康與否的做法也需要反思。

2000年前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骨質疏鬆診斷切點的修訂,使得美國高血壓患者增加了35%,高血脂增加了85%,糖尿病增加了14%,骨質疏鬆增加了85%。

但是,這不是疾病本身存在不不在的問題。而是診斷標準變化後所出現的「患病人群」的問題。

我更關心的是什麼原因在源源不斷的「病人」,僅僅依靠藥物將某些指標降下來或者升上去,那麼病人就減少了麽?

目前看來,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生病的原因還在!把時針撥快並不會得到你想要的時間。生活方式不改變,然後希望通過藥物改變生活方式病,也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那麼一周一次那怕是一個月一次的降糖葯能夠改變糖尿病嗎?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本文結束-----

健康科普|糖友社群|糖友商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