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劉講中藥:半夏,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之前給大家講過中藥附子,很多朋友看後說對於半夏也還有許多的問題不太明白,希望再談談關於正品半夏的相關問題,那今天我們便就此進行交流。

半夏的藥用歷史

半夏是一味歷史悠久、運用廣泛、療效卓著的中藥,所有的經典中都有記載,也可能所有重要醫學典籍中也都有記載(這個沒有一一考證,大家有興趣可以考證一下)。

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的下品中記載了半夏,謂:「半夏,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咽喉腫痛,頭眩,胸張,咳逆腸鳴,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穀。」

現存最早的中醫基礎理論奠基之作《黃帝內經》中也記載了半夏。

《靈樞·邪客第七十一》討論失眠的治療時寫道:「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黃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復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黃帝內經》以討論基本理論為主,涉及到治療則以針為主,隻記載了13方,在這13方中就有半夏湯,現在稱為半夏秫米湯。

現存最早的臨床醫學專著《傷寒雜病論》中用半夏的名方眾多,如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小青龍湯、小陷胸湯、苦酒湯、半夏散及湯、瓜蔞薤白半夏湯、半夏厚樸湯、乾薑人蔘半夏丸等。

現在關於半夏的用法基本上來源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另一本重要的早期本草學專著《名醫別錄》也記載了半夏。謂:「生微寒,熟溫,有毒,消心腹胸膈痰熱滿結,咳嗽上氣,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消癰腫,墮胎,療痿黃,悅澤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用之湯洗令滑盡。」


半夏的炮製方法

半夏的飲片因為炮製方法不同而異,常用的有生半夏、法半夏、薑半夏、清半夏等。

一、生半夏

一般在夏、秋季採挖,洗凈,除去外皮及鬚根,曬乾。揀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本品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

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二、法半夏

取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乾心,取出;另取甘草適量,加水煎煮二次,合併煎液,倒入用適量水製成的石灰液中,攪勻,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攪拌1~2次,並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黃色均勻,口嘗微有麻舌感時,取出,洗凈,陰乾或烘乾,即得。

每100kg凈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本品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顆粒狀。表面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鬆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

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三、薑半夏

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水浸泡至內無乾心時,取出;另取生薑切片煎湯,加白礬與半夏共煮透,取出,晾乾,或晾至半乾,乾燥;或切薄片,乾燥。

每100kg凈半夏,用生薑25kg、白礬12.5kg。

本品呈片狀、不規則顆粒狀、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

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四、清半夏

取凈半夏,大小分開,用8%白礬溶液浸泡至內無乾心,口嘗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凈,切厚片,乾燥。

每100kg凈半夏,用白礬20kg。

本品呈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的片狀。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維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樣。

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生半夏多外用於消腫散結,清半夏長於燥濕化痰,薑半夏偏於降逆止嘔,法半夏善和胃燥濕。

現在的研究認為,礬製和薑製半夏確實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但是療效也顯著降低,所以入湯劑的時候用生半夏更好,因為生半夏經過煎煮就是製半夏了,煎煮以後生半夏已經沒有了毒性,如果同時在方中用了生薑和甘草,就很安全。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有43方用了半夏,內服的有37方,註明的只是洗,其中有30方和薑同用,另有13方並不用薑,說明仲景用薑並不是為了解半夏的毒,而是根據病情進行配伍需要,半夏不配薑也是安全的。

而且半夏散直接用的生半夏內服,可能寒痰客於咽喉的咽痛,正是需要半夏辛熱的刺激才能寒散痰化,當然,方中用了甘草,同時也有解毒作用。

丸、散等不經過煎煮的劑型中,用製半夏更穩妥。

半夏的經典配伍方法

寒飲咳喘:乾薑、細辛、五味子 —— 小青龍湯;

濕熱中阻:黃連——半夏瀉心湯;

痰熱結胸:黃連、瓜蔞——小陷胸湯;

痰阻胸痹:瓜蔞、薤白——瓜蔞薤白半夏湯;

痰濕咳嗽:陳皮、茯苓——二陳湯;

痰阻眩暈:天麻、白朮——半夏白朮天麻湯;

痰濕嘔吐:生薑——小半夏湯;

痰濕腹脹:厚樸、生薑——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

半夏的配伍方法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再總結總結。


半夏的毒性

從《神農本草經》開始,各種本草學著作都認為半夏有毒,各種炮製方法都是為了減少半夏的毒性。

其實,半夏的毒性,或者說是副作用主要是對口腔、咽喉和消化道粘膜的刺激,對內臟並沒有太大的損害,最嚴重的問題是刺激咽喉,導致咽喉的水腫痙攣,使人窒息而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實驗研究證實,半夏蛋白還有抗早孕活性。

用半夏粉灌胃,對妊娠母鼠和胚胎均有顯著的毒性,生半夏和製半夏沒有差異。提示半夏用於妊娠嘔吐時應慎重。

一、臨床表現

1. 服用後口腔、喉頭及消化道粘膜因強烈刺激而引起疼痛,腫脹,麻木,使人不能發聲,流涎。

2. 發熱,頭痛,出汗,面色蒼白,心悸腹痛,舌麻,吞咽困難。

3. 嚴重者心率減慢,喉頭痙攣,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

二、處理方法

1. 西醫

(1)清除毒物:常規溫水或生理鹽水洗胃,洗胃液中可加活性炭;常規導瀉。

(2) 收斂、解毒:洗胃、導瀉後,適量食醋或雞蛋清含服。

(3) 對症處理:點滴、吸氧、解痙、使用呼吸興奮劑等。

2. 中醫

(1) 生薑汁5ml~l0ml,頓服。

(2) 生薑汁5ml,食醋30ml頓服。

(3) 生薑汁5ml、明礬末9g調勻,頓服。

(4) 生薑片30g、綠豆60g、防風30g、甘草15g,水煎服。

(5) 生薑30g榨汁、紅糖30g,開水沖服。

(6) 金銀花30g、連翹30g、綠豆衣18g、生薑15g、甘草l0g,水煎服。


半夏的配伍禁忌

半夏和烏頭、附子屬於十八反的範圍,不能同用,但是關於十八反,學術界的意見不統一,大多數人持反對意見,特別是一些臨床醫生。

因為在以《傷寒雜病論》為代表的歷代醫學名著中,有大量的半夏和烏頭、附子同用的名方和醫案,也有很多醫生在臨床上親自用過,並沒有發現中毒的現象;

還有就是,雖然很多書中,包括教材和藥典中都有十八反的,但並沒有相反的葯同用以後出現中毒的確鑿事實和證據,所以半夏並非不能和烏頭、附子同用。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中醫老劉,個人微信:macskf,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