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茶鑒茶課堂第5課:2010年的白牡丹餅,你能看出它的問題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幾乎大多數喜歡白茶的朋友,都是被「老白茶」吸引過來的。

老白茶能治這個,老白茶能治那個 ......

於是,進了白茶的門之後,一股腦兒地去尋找老白茶,什麼五年的,十年的,二十年的,管它黑紅花白,買來喝了再說。

特別對於那些年份越長的「老白茶」,越發渴望一親芳澤。

價錢嘛,貴多少都是能接受的,年份嘛,一定要越老越好。

今天,就有這麼一位新茶友,發來了一餅老白茶。請村姑陳幫他看一看,這個2010年的白牡丹餅,是不是真貨。

請看下圖。

這就是茶友發來的餅。

賣家說,是2010年的白牡丹餅。牡丹的等級是一級。

我看了覺得毛骨悚然。你們認為怎麼樣?

說一句掏心窩的話吧,這種顏色的餅,村姑陳這幾年鑒過的,都可以從閩南排到閩北了。

但是,還是不停地在看到這樣的餅,這樣的「老白茶」。還是不停有茶友在上當。

除了嘆息,真的沒有別的表情了。

今天,還是再寫一次吧,說一說這個餅,它具體有哪些問題。

問題一:做舊

第一眼看到這個餅,第一反應就是,它是個做舊白茶餅。

為什麼說它是做舊老白茶餅?很簡單。它的顏色太奇怪了。

說是白牡丹餅,但白牡丹老了之後,它不該是這種顏色啊。白牡丹的新茶是綠白二色的,它陳化之後,老了之後,悠悠經年過盡之後,仍然應該是綠白二色的。

一個中國人,年輕時是黃皮膚,年紀大了,肯定也是黃皮膚,難道還會變成非洲人那樣的黑皮膚不成?

歷經歲月的磨鍊,顏色的差別肯定是有的。但只是色度深淺和濃淡的差別,只是從新白牡丹的鮮嫩綠,變成老白牡丹的深灰綠和墨綠。

卻不該是從綠變黃這樣的色系的差別。

變成圖片中黃褐的顏色,可不應該是白牡丹被陳化的後的自然變化,那是被火灼燒之後的面如焦炭。

它會變成這種黃褐色,是在高溫高火之下,白茶的葉綠素大量揮發;厚厚渥堆之下,白茶的茶褐素大量生成的結果。

是革命志士被嚴刑拷打之後滿身傷痕,奄奄一息。

村姑陳放幾張白牡丹的圖片,從2018的,到2017的,到2016的,再到2014的。

大家對比一下,便明白,即使歲月如流沙紛然逝去,我們尊貴的白茶公主——白牡丹,她依然會呈現出綠白色的膚色,依然不會成《項鏈》中的女主角那般的,在鍋碗瓢盆中磨粗了手指的黃臉婆。

(2018白牡丹餅)

(2017白牡丹餅)

(2016白牡丹餅,2017年壓製)

(2016白牡丹餅)

(2014牡丹餅)

(2014牡丹餅)

最後兩張,是2014牡丹餅。

距今足足四年的年份,卻仍然不像茶友發來的圖片上那樣,呈現出黃褐色,黑不隆咚的色澤。

這塊四年陳的白牡丹餅,它撬開後,是深綠和灰綠色的,帶著厚厚的白毫。

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印記,綠色從鮮亮轉為黯淡。

歷經霜華,卻不減風姿。

問題二:等級

這個餅的第二個問題,是等級。

相信看過前文的看官們可以發現,村姑陳發的牡丹餅的圖片,芽頭是非常多的,白毫也是非常多的。餅身呈現出綠白二色。葉片細而窄小。

而茶友發來的2010年一級白牡丹餅,顏色是黃褐色的,芽頭幾乎不見蹤影。葉片寬而闊大。

顏色發黃,系做舊所為。

另外,我們可以從對比圖中發現,兩個牡丹餅的形貌也截然不同。

村姑陳的牡丹餅,芽頭密集,茶友發的牡丹餅,芽頭稀少幾乎不見。

村姑陳的牡丹餅,葉片窄小,茶友發的牡丹餅,葉片寬闊。

究竟誰的牡丹餅,才是真正的牡丹餅呢?

我們問一下白牡丹本人,就能得到答案。

白牡丹,它的標準長相是一芽一、二葉,像下圖這樣。

當它壓成餅之後,除掉壓餅過程中正常的損壞(大約5%),應該仍然是一芽一、二葉。

雖然可能因為壓餅工序中的「包揉」而有些小彎折,但芽頭與葉片的樣子,大體是保持不變的。

並且,芽頭的數量和葉片的寬度,必然是不會變的。也應該保留下來。

所以,白牡丹餅應該長下面這樣:

而無論如何,白牡丹壓餅之後,芽頭不應該變小變少,葉片不應該變大變寬,變成下面這樣的「牡丹餅」:

熟悉白茶的看官,一定猜到了,這個餅,是壽眉餅。

放一個壽餅的圖片做對比,看看它們倆的芽頭葉片長得是不是很像:

現在我們可以下結論了,這是一個壽眉餅,它不是牡丹餅。

更不可能是它的產品介紹圖片上寫的:一級牡丹。

至於為什麼賣家要在產品介紹上寫上一級牡丹的字樣呢?村姑陳覺得,可能是想跟大家開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吧。

問題三:年份

這個「牡丹餅」,除了顏色有問題,是做舊餅。它的等級還有問題,不是牡丹是壽眉。

另外,它的年份,也有問題。

絕對不是產品裡標註的2010年,村姑陳覺得,這個餅的真實年份,應該在2016年左右。

原因有三:

1、這個餅的葉片,邊沿相對完整,梗與葉片結合緊密,大致就是2年左右的樣子。年份更老一些的餅,由於氧化和揮發,它的葉片邊沿會更糊,更碎,梗的含水量更少,梗跟葉片的結合更鬆散,不會這麼親密。

2、在茶餅的上方,大家看一看,有一小角折起來的葉片,是土黃色的,比餅身呈現出來的大面積的咖啡色,要淺一號,要亮一號。這塊葉片,就是村姑陳平時在教大家鑒定老白茶餅時專門要去找的「茶餅密碼」——黃片。

但很顯然,這塊黃片,它不是我們在正常陳化的老白茶餅裡看到的黃綠色,它直接就是黃色的。它變黃,是因為前文提到的渥堆做舊工藝導致葉綠素大量分解所致。

但它的顏色呈亮黃色,而不呈暗黃色,說明它的年份不深,被做舊後壓成餅的時日尚短。等到這個做舊餅陳放上五六年,這塊亮黃色的葉片,就該自然氧化,變成灰黃色了。

村姑陳放幾張老白茶餅的照片,順便教大家一招:不同年紀的老白茶餅,它的黃片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從黃片的顏色,也能大體看出餅的年紀來。

很多喜歡做舊老白茶的人,想法特別奇怪。

以為只要把青葉渥堆,利用重發酵手從而 ,去掉青草味,去掉鮮爽感,再大火燒烤,就能把餅做成看起來像老白茶的餅。

真不知道這種奇怪的想法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理論依據做為支撐麽?

在自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在資訊傳播如此快速的今天,消費者的學習能力是很快的,請大家不要再把消費者當傻瓜了。

他們已經懂得區分自然老化的白茶餅了。請你們下次要做舊白茶餅的時候,提高一些技術吧,不要一眼就讓人看穿,這樣就不好玩了。

這個茶餅,來自一個中型的福鼎品牌,位於管陽。

村姑陳的朋友去買的時候,這家的客服說,這餅是老茶,非常便宜,是618做活動特價的。朋友就買了好多。

後來朋友泡了,覺得沒味道。去找客服,客服說,哎,你有沒有常識,老白茶餅都是煮著喝的,誰拿去泡啊?你煮一下肯定就有味道了。

朋友沒有再上她的當。

他說,我以後再也不左挑右選了,太浪費時間。我就認定你了。

聽完他的話,村姑陳覺得肩膀很重。

背負著這麼多沉甸甸的信任,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所以,每一篇文章,我力求講得盡量直白,盡量通俗易懂,盡量圖文並茂,讓更多的人能看得懂,學得會。

為人民服務。加油。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