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性」,我想聊聊67年前這張圖。

//

最近,偶然看到一組育兒知識宣傳畫。

這是1952年由畫家章育青所繪製,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兒童心理教育圖》。

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沒有嚴肅的太空哲學,沒有晦澀難懂的大道理,雖然時隔67年,上面所展現的教育理念,卻依然未曾過時,甚至很多,是不少父母所忽視的。

有人說:隨著長大,漸漸發現父母教給自己的東西,很多是錯誤的,但是這些東西成為了習慣,竟然無可避免的一錯再錯下去.....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所傳達給孩子的,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以後的人生。

媽媽,弟弟哪裡來的?

媽媽,我是哪裡來的?

這時正好是性教育的機會

不可捏造故事欺騙兒童

可以用小貓小狗小雞的比喻解釋生育的事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這是67年前的宣傳畫告訴我們的,但67年後的今天,我們卻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到房思琪說:「我們家什麼教育都有,唯獨缺少性教育」。

而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瞬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我們必須承認,「談性色變」,依然是現在大多數家長的狀態,認為性是不好的,羞恥的,甚至是「罪惡的」,對待孩子的性教育,總是能避就避,遮遮掩掩。

當孩子詢問自己的出生,則選擇用「撿來的」,「天上掉下來的".....等謊言做搪塞,認為他們「長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只是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

有些孩子甚至長到了20多歲還是性盲,性教育缺乏到空白的程度:

不知道「人流」的危險;

對避孕知識一無所知;

不知道怎麼預防性病;

兒童在遭遇性侵時,甚至不懂得說「不」......

王龍璽在演講中提到:我們要有性教育,是因為存在那麼多的社會問題,如愛滋病、性病、性侵、意外懷孕以及流產,等等。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獸,性無知才是。

文盲不可怕,性盲才可怕。

兒童對於死人會害怕

或者問到關於死亡的問題

你可以依照他的智能把事實告訴他

並可作比喻說:

花草會死,小鳥也會死

死是生命的停止

教育學博士張淑美提出: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中國人將死亡視為「忌諱」,是不詳,是晦氣,是不吉利——樓號、車牌號、手機號、電梯號,甚至都不能出現「4」這個數字。

然而,面對死亡,對於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課。

不知生,焉知死。

不知死,又焉知生。

《尋夢環遊記》感動無數人的原因,或許就在於它用一種溫暖的方式,揭開死亡恐懼神秘的面紗,為每個人補上了死亡的一課。

死亡是必然的結局,卻不是一切故事的結束。

面對自己的死亡:敬畏生命,在死亡到來之前,不辜負每一天;

面對他人的死亡:只要關於他的記憶還在,關於他的愛還在,他就未曾消失......

前不久基努·裡維斯在一檔脫口秀節目中被問到:你覺得我們死之後會發生些什麼呢?基努·裡維斯回答:「我知道那些愛我們的人會想念我們。」

讓死亡教育,成為孩子愛的教育。

子女不可溺愛,也不可不愛

失去了愛,性情暴躁

體罰責罵,不是教育

適度的愛護,兒童身心健康

像花草得了雨水陽光一樣

欣欣向榮

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

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

看過一個很動人的短片《努力一點點》,一個小男孩很喜歡足球,但因為基礎不好,不夠有天賦,不管是跑步還是頭槌練習,都差人一大截。

面對總是「倒數第一」,很是失落的孩子,男孩的媽媽沒有心疼讓他放棄,或嚴厲訓斥,而是認真的告訴他:他真的很棒,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好,一點點就好。

就這樣一點點的努力,一點點的積累,一點點的進步。

在最後的比賽中,這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蛻變的男孩子為隊伍贏得了關鍵的一球,用的還是他曾經技術為0的頭槌。

有人說《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寫得最好的兩個字叫做「守望」。

家庭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

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用愛,守望他成長。

媽媽抱弟弟,哥哥哭鬧著

要獨佔,要求偏愛

爸爸同樣的喜歡弟妹

從來不偏心

你切瓜,要平均

切了後,我來分

大家公平,才不妒忌

對於有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這一點或許再重要不過了。

「我一點都不喜歡弟弟」;

「有了弟弟之後,我感覺不到媽媽的愛了」;

"總是讓我照顧弟弟,讓我讓著弟弟,讓我懂事.....可我也是一個小孩啊。"

這樣的聲音,或許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有了弟弟妹妹,那個也不過才幾歲的孩子似乎就必須一夜長大。

他們並不是不愛弟弟妹妹,只是猛然發現弟弟妹妹的到來,卻讓父母離自己越來越遠,那份從父母的愛中得到的安全感也變得搖搖欲墜。

這種心裡隔閡一旦出現,如果不加以溝通疏導,這種隔閡只會愈演愈烈,直到無可挽回。

勞倫斯·科恩說:孩子需要關愛和照顧,就好像一個杯子,不斷需要蓄水。不管是老大還是老二,都同樣需要不斷往他的杯子裡蓄水。

讓兩個孩子知道自己是被寵愛著的,都是這個家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此那些成長道路上的小小矛盾,才會在時間的洗禮中升華成為手足情深。

小孩並非有意破壞

只是想看看東西撕破後,是個什麼樣

給他一種替代物

讓他去滿足好奇心

世界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空白的、全新的、未知的。

他們對一切充滿好奇,經常會在不經意間乾出讓家長無語甚至惱怒的事情:趴在草地上看螞蟻搬家,乾淨的衣服全髒了;想要知道玩具裡面的構造,將新買的玩具拆的四分五裂;在外面玩了一天,不肯回家.......

很多家長總覺得是孩子淘氣、搞破壞,上去就是一通呵斥,以為教會他聽話,殊不知在不知不覺中,卻扼殺掉了那個孩子最寶貴的好奇心。

我喜歡龍應台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她帶著年幼的安安去學校,在那一條不算長的道路上,龍應台像是一個導遊般,給安安介紹著這個世界。

天空、白雲、兔子、鴿子、香菇、卡車、吉普車、巴士.......

引著他去認識這個世界,去發現這個世界。龍應台知道那顆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的心,會驅使自己的安安奔向更大的世界,遇見更多美好,追逐更多可能。

未來即使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道,亦能抬頭看到月亮。

嬰兒在母親的懷抱裡可獲得最寶貴的安全感

鼓勵小朋友喜愛動物

發揮同情心

滋養了正常的情緒

一個小男孩,執意留長髮。

2年的時間裡,因為長長的頭髮,他被很多人誤以為女生,被班上的同學取笑,取笑.....

但他卻堅持了下來——只為將長長的頭髮,製作成假髮,給那些因為患病化療失去頭髮的孩子,帶去一點點美好。

講真我常常被一些孩子感動:下雨天,他們為流浪的貓咪撐傘;他們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來食物,給拾荒的老人;他們年紀很小,卻還在公車上要給老人讓座......

他們從不吝嗇自己的溫柔,自己的笑容,自己的友好。

在這個並不那麼美好的世界,我希望家長教會孩子保護自己,但同時,不要扼殺掉他內心的那份單純、溫暖、勇敢和善良。

兒童富有想像力

有時虛構一個故事

一個三四歲的兒童說:

我家裡有架大飛機

他是在說謊嗎?並不是說謊

1968年,一位母親將一所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這家幼兒園剝奪了女兒的想像力——他們教會了女兒認識字母,從此女兒看到「O」,只想到字母"O",而在這之前,她會把「O」形容成太陽、足球、鳥蛋......

這位媽媽表示:女兒就像一隻天鵝,幼兒園剪掉了她一隻叫幻想的翅膀,早早的把她投進了那篇只有ABC的小水塘。

我見過太多孩子,小小的年紀,就背負著焦慮的情緒,背負著爭奪第一的野心,和半個人大的書包,匆匆穿梭在各個學前班、輔導班、藝術班的課堂上。

要有成績,還要有才藝。

周國平在一篇文章中闡述了自己的擔憂: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個成人世界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到功利戰場上拚搏。

或許,我們是不是太著急了?

或許,我們是不是太快,將他們帶入成人的世界了?

孩子得有想像力。想像力是無價的,孩子得有一個隱秘的世界,裡頭住著從來不存在的東西。

破皮出血不嚷痛

從小要有勇氣

不要讓他怕高或怕走夾板

不要讓他畏縮不勞動

不要讓他怕黑暗

「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

說這句話的,是一位盲人小女孩的母親。

先天失明的女孩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每天都拄著盲杖上學,這段曾經讓她害怕的路,如今早已無所畏懼。

她不知道的是,每天當她上學時,媽媽都默默跟在她的身後,默默守護這女兒,卻不讓她發現。

有時候女孩走錯了,走得很偏,繞著一個建築來回走好幾遍,但媽媽卻依然「狠心」的不出現,在旁邊看著女兒,看她自己去辨別、去摸索、去分析,直到成功。女孩和媽媽的臉上同時露出了笑容。

「我就希望她要堅強、要自信,什麼都能夠自己去克服。」

為人父母,不可能替代孩子走完一生,總有一天,他要獨自踏上征程,去面對以前從未經歷過的坎坷風雨。

教會他怎樣面對挫折,面對挑戰,面對困難,比教他出好成績更重要。

還記得那首感動無數人的小詩嗎?

《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因為覺得你足夠好,才選擇你成為他的父母

對於他的選擇,怎能辜負?

- End -

來源 | 視覺志(ID:iiidail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照片描繪人生,每晚聽你傾訴喜怒哀樂,陪你走過春夏秋冬,撐起朋友圈數千萬人的精神世界。轉載請聯繫(ID:iiidaily)授權。

插畫來源:1952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兒童心理教育圖》插畫:章育青(1909.11—1993.10) 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侵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