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閱”來“閱”愛?走進香港人的讀書世界

中新網7月23日電 (朱延靜)綜合報導,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香港作為一個經濟繁榮的中西文化交匯之城,港人的讀書文化又是一種什麽樣的現狀?“喜閱”的人到底多不多呢?香港特區政府努力打造的“閱讀之城”進展如何?

資料圖:7月17日,第30屆香港書展開幕。圖為位於會展中心一層的展區。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香港人熱衷逛書展 真的“喜閱”嗎?

7月17日,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如約而至。在香港人眼中,它是嘈雜的、熱辣的、接地氣的。2019年,香港書展邁入第30屆,“科幻及推理文學”被定為年度主題,除了有逾680家展商參與外,“文藝廊”展覽、作家講座、新書推介等310多場文化活動也同期舉行,倪匡、白岩松、劉震雲等名家更是現身講座現場。

此前,主辦方預計,今年將有超過100萬人次入場。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編輯黎耀強說,香港書展舉辦30年來,規模不斷擴大,入場人次逐年增加,已經成為香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麽多人都去逛書展了,香港人真的這麽愛讀書嗎?

資料圖:2018年書展期間,一位小書迷聚精會神地在書展上看書。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其實,許多港人都有閱讀紙質書的習慣,但閱讀時間及數目不多。香港出版學會發表的“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18”結果顯示,近7成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有閱讀紙質書的習慣。不過,他們一星期平均只花3個小時來閱讀,每月大約讀2本書。

而沒有閱讀紙質書習慣的受訪者稱,最大原因是“沒有時間”或“工作太忙”,以及“網上閱讀已經足夠,不用再看書”,這些恰恰也符合現代香港人工作繁忙、熱衷使用移動電子設備的社會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在閱讀目的方面,佔據首位的是“增長知識”,有51.7%;其次是娛樂放鬆,有27.1%;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則只有5.6%。而選擇閱讀以娛樂放鬆為目的的受訪者數目,隨著年齡層的上升而下降。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的香港讀者對閱讀抱持一種功利態度,很少人單純只為享受閱讀的快樂;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閱讀的純粹享受更是越來越缺乏。

資料圖: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小說看金庸、亦舒 教育投資“不含糊”

香港人閱讀興趣缺失?當然不是!還是有許多書籍備受香港讀者青睞。

金庸、亦舒,這兩位作家在香港幾乎婦孺皆知,他們的作品也同樣受歡迎。在2018香港公共圖書館最受歡迎的十大中文小說類書籍中,前10名全部由金庸、亦舒的作品佔據,兩人平分秋色,各有5本書上榜。

目前,全港每間圖書館都有金庸武俠小說,單是《射雕英雄傳》在2018年前10個月就被借閱超過2.7萬次,並於2016至2018年連續3年蟬聯公共圖書館最多人借閱的中文小說,每本每年有一半時間被人借走。

除了文學作品,生活實用類書籍也一直是香港讀者頗為青睞的一類圖書,近兩年興起“簡單生活”的風潮,使一系列書籍應運而生。比如幾乎成為一種人生“新宗教”的《斷捨離》,就長期佔據熱銷書籍榜單。它教授讀者如何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通過實踐“斷捨離”,清空環境和雜念,過上簡單清爽的生活。

此外,面臨全球圖書市場下滑,還有一類圖書的銷售卻一直堅挺,甚至有上升趨勢,那就是——兒童書!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父母對下一代教育的重視。

繪本作家高佩聰認為,閱讀習慣應該從小培養,而繪本正是親子閱讀最好的起點。“兒童繪本就像是大人和小朋友溝通的橋梁,看一本書,進入一個好的世界,浸淫在溫馨的氣氛中,對大人和小朋友來說都是美好的回憶。”

資料圖:香港書展現場,母親帶著小朋友選購英文兒童讀物。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除兒童讀本外,還有一種另類的“兒童書”也虜獲了許多家長的“心”。

今年的香港書展首日,就有家長拖著行李箱為子女挑選教材補充練習書。香港《大公報》日前就曾報導,今年的書展上有家長前來“狂掃”教材類的練習書,甚至還有多年的老顧客特意趕來為子女挑選此類書籍。

資料圖:香港自助圖書站。圖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

打造閱讀城市 讓香港人“越讀越愛”

“一個地方的閱讀風氣,可以反映出該地人民的文化素養。要有效推動閱讀,必須靠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曾在2018年出席一項推廣閱讀風氣活動時這樣說道。

為打造“閱讀之城”,香港特區政府一直在努力。在硬體設施建設上,香港人可以去圖書館借書,也可以在家坐等送書上門;還書可去任何一家圖書館,也可以放在3個主要港鐵站的還書箱裡。

圖書館建立了“電子書及資料庫”,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就可以進入“無牆圖書館”,“沒時間”和“工作忙”別想再成為不讀書的理由!

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共有70間固定圖書館、2個24小時自助圖書站、12間流動圖書館和超過110個流動服務點。

寸土寸金的香港之所以有這麽多圖書館,得益於特區政府的規劃。《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明確規定,地區內每20萬人口應獲提供一個2900平方米面積的分區圖書館,以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偏遠的鄉村和人口數量不足以建立圖書館的地方,流動圖書館會不定期前往各個服務點,為村民提供服務。

資料圖:香港中央圖書館。圖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

在培養個人習慣上,閱讀也要從娃娃抓起,從2018至2019學年起,香港特區政府將總計動用4899萬港元向全港公營中、小學提供一項全新的推廣閱讀經常性津貼,希望學校善用撥款舉辦閱讀推廣活動。

市民買菜時順路把書借回家、設計師去圖書館尋找靈感、孩子們在玩具圖書館玩耍、溫習功課的學生也有屬於自己的一方自習區……這些均已成為香港圖書館的“立體寫真”。

喧囂的數字時代,人們或許離不開圖書館裡的深度閱讀,也離不開書籍的深度滋養。而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個性管理、特區政府積極培養的“喜閱”韻味,恰也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讓愛書的人愛上這座城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