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語文課本上描述的杜甫,真實歷史上可不是這樣的

提到杜甫,在你的印象裡,他似乎永遠是一個帽子上飄著兩根帶子,歎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老頭兒。那似乎要怪我們學的語文課本吧,因為杜甫在上面一直都是又窮又老,一身疾病,還憂國憂民的老頭兒形象。

我覺得這是對杜甫的極大誤解,我們聊起杜甫大都是晚年的他,而說起李白,大家都喜歡把那個狂放的年輕人形象留在歷史上。

其實杜甫的小迷弟不是後代才有的,唐朝的韓愈、白居易也是極為敬仰他的。那麽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杜甫的一生,看一看有血有肉的他。

先重申一點,杜甫並不是貧寒出身,反而是官僚子弟。如果追溯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晉代的被稱為“杜武庫”的名將杜預。《滕王閣序》中就寫道“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武庫的意思就是多才善戰。

杜甫自己就說過“奉儒守官,未墜素業。”啥意思?這位官好幾代的意思是從杜預開始,他們家就沒斷過當官的。

到了杜甫這一代,他的母族更是顯赫。他寫詩就曾說過自己的舅舅們都很有名望。他的外祖母是李世民第十個兒子紀王的後人,所以說杜甫還有那麽點皇室血統。

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長在洛陽。他七歲就能寫詩,九歲就能臨寫虞世南的榜書大字,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被稱為班固再生,經常被邀請出入岐王和崔滌的府邸。

在當時的唐朝,文人們都會為了仕途去旅行,不像現在就是為了去看看。這不是說笑,當時的文人不僅要考試,還要有人舉薦,旅行是為了多拜碼頭來宣傳自己。

但是杜甫就沒有這種顧慮,他雖生在唐朝,但是卻崇拜六朝詩人,所以他旅行是為了去六朝詩人筆下的地方看看。

杜甫在完成了長達三年多的旅行後,才參加進士考試。但是由於杜甫玩的太嗨,沒有拜碼頭,結果第一次考試就落第了。

不過這件事對於杜甫也不算什麽大事,根本不需要安慰,很快他就開始了第二次旅行。

你看,這糟老頭子是不是和你的印象有點不符。二十多歲的杜甫有華貴衣裘,高頭駿馬,還有仆人隨從。按照他的記述,這時候的他好像除了打獵遊玩沒有別的事,當然更沒有信用卡要還。

等到杜甫終於遊玩兩圈之後,終於在洛陽遇到了那個詩仙。那一年,杜甫三十三歲,李白四十四歲。

四十四歲的李白剛剛被唐玄宗賜金還山,正是人生失意時。兩人相遇相識,竟然相約去尋仙。這可不是說說哦,在這段時間裡兩人經常一起打獵騎馬,呼鷹捉兔。

兩人在一起大半年後曾短暫離別後,又在兗州相逢。杜甫曾寫下一首詩送給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這句詩也許並不僅僅是寫給李白的,同時也是寫給他自己的。了解了杜甫前半生,你是否認同這句話?

兩人一同去東蒙山尋訪道士,白天攜手前行,醉了就合被而睡。在這段時間,他們經常喝著酒談論詩詞歌賦。這是多麽讓人神往的場景,甚至讓後代的很多詩人為止熱血沸騰。

這是幾千年來詩壇最偉大的相會。

後來杜甫在長安、在泰州、在成都,一次一次地想起李白。而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喝濁酒的他,也許更讀懂了李白的“飄零酒一杯”。

在兩人離別之後,杜甫終於回到長安,開始安心備考,一心求官。但是,盛唐已然過去,這個時候的長安已經不再清明。李林甫把持朝政,製造冤案,誣陷大臣。他還操縱了一場考試,導致沒有一個人及第。就這樣,李林甫還跑去跟皇帝說,看來所有賢良的人都已經當官了,這是您治國有方啊。

可想而知,這個時候杜甫再去備考已經晚了,而他在朝為官的父親也已經去世,家境也是每況日下。

無奈之下,杜甫只能投靠貴族,開始幕僚門客的生活。這個時候,他四十歲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安史之亂開始之後。安史之亂後,杜甫將家人安頓好後,就孤身尋找皇帝,結果在路上就被胡人抓到長安。這首《春望》就是當時在長安寫下的,國家破碎,親人別離,詩人悲痛欲絕。不過,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雖然國家支離破碎,但是山河依然在。只要山河在,國家就有希望。我相信這是詩人的美好願景。

在長安被囚禁一年後,杜甫終於找到機會逃走。出來後他又聽說唐肅宗在鳳翔,他還不死心,就又跑去鳳翔。這一次,他怕被胡人抓去,淨走些崎嶇小道。

可是,在投奔朝廷後,唐肅宗隻封了杜甫一個八品小官。兩年後杜甫辭官,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仕。

在這期間,杜甫曾寫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也被喜歡他的人最為稱道。但是也許你不知道,杜甫寫這首詩,正是他兒子餓死的時候。他說:“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他還說:“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我這樣當官的享有特權,尚且免不了悲慘境地,那些平民百姓,又如何能活下去!大概明白了這句話,才能明白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廣闊胸襟吧。

辭官後,杜甫生活更加艱難,也沒有再回到家鄉,一直輾轉成都等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寫下的。

這個時候的詩壇,李白死了,王維死了,而下一代的孟郊還是小孩,韓愈、白居易還沒出生。就在這十幾年裡,杜甫幾乎在唐詩中獨挑大梁,撐起唐詩的藝術高度。但是,當時的詩集中竟然沒有一首杜甫的詩,這不得不說是極大的諷刺。

後來,在成都照顧他的朋友嚴武死去,杜甫就離開了成都,想要回故鄉洛陽。但是他身體已經不行,只好在夔州停了下來。

在夔州的這段期間,杜甫寫下了《秋興八首》,這是他詩作的巔峰。後來一大批的詩人,都受到了《秋興八首》的啟發。

回顧少年時的天資聰慧,年輕時的鮮衣怒馬,中年時的憂國憂民,晚年時的顛沛流離,杜甫終於成了那詩聖。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野馬青豆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