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處暑 | 艾灸祛濕氣、排餘毒,千萬別錯過!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時,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50°。

播放GIF

《月令七十二候》說:「處,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即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有炎熱向寒冷過度的節氣。


處暑三候

鷹乃祭鳥:

處暑之日「鷹乃祭鳥」,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冷酷地搏殺獵物。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古人稱之為「義舉」。

天地始肅:

後五日「天地始肅」,這個「肅」是肅清,氣象因「肅」而清,因「肅」必「肅殺」所以肅清後必帶來蕭瑟之氣。

禾乃登:

再五日「禾乃登」,禾是五穀各類,氣象肅殺後,莊稼才有收成,成熟曰「登」。


處暑艾灸祛濕、排毒

處暑的到來,代表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但此時外界的暑濕之氣還沒有完全退去,所以祛濕邪掃餘毒依然重要。

傳統中醫:艾灸具有很好的補陽祛濕的功效,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治病手段,在正確的穴位之中進行艾灸,不僅能夠有效的祛除身體之中的濕邪及毒素,同時還具有預防很多疾病的作用。

北京宛灸堂為灸友推薦處暑節氣艾灸:中脘穴、足三裡、豐隆穴、承山等穴,祛除體內濕毒。

1、中脘穴

播放GIF

取穴方法: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肚臍上4寸。

取穴原理:

艾灸中脘穴,能夠有效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癥狀,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這樣能夠幫助身體快速排出多餘的脂肪和廢棄物,起到排毒祛濕的效果。

2、足三裡

播放GIF

取穴方法: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取穴原理:

足三裡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生髮胃氣、燥化脾濕、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

?

3、豐隆穴

播放GIF

取穴方法:

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一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取穴原理:

具有調和胃氣、祛濕化痰、通經活絡、補益氣血、醒腦安神等功效;艾灸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4、承山穴

播放GIF

取穴方法:

人體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取穴原理:

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艾灸此穴能夠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施灸方法:

1、艾條灸:

點燃宛龍灸(鳳凰灸)艾條一端,用艾火一端對準施灸穴位,距離皮膚3cm左右,如局部有溫熱熱舒感覺,即固定不懂,可隨熱感、時間調整艾火與皮膚之間的距離,每次施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紅暈為度。

2、灸具灸:

使用宛龍灸(鳳凰灸)艾灸套盒簡單、方便、安全,將宛龍灸(鳳凰灸)艾柱插在柱針上並點燃,調好風門,放進麂皮絨慮煙布套中,固定在施灸的穴位之上,每次施灸20分鐘左右,以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度。


處暑後日常注意事項

1、穿著:

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2、睡眠:

早睡、早起,應當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治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3、室內: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可不開空調,開窗使空氣多流通,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潮熱留在房內濕濁之氣。

4、防病:

此時氣候變數較大,雨前氣溫偏熱,雨後氣溫偏涼,易引發人的風寒或風熱感冒。

5、飲食:

多吃果蔬,果蔬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及無機鹽、纖維素,還可以改善躁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6、運動:

適當運動健身,避免大量出汗,以免傷陽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