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性激素六項對試管嬰兒的臨床意義有哪些?

在試管嬰兒的前期檢查中,性激素六項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醫生都會要求患者在月經的第2天或第3天早上9點空腹進行抽血檢測,那麼性激素六項報告單上的那些項目和指標怎麼看呢? 指標數偏高或偏低代表的臨床意義又是什麼呢?今天小妮來給大家詳解一下性激素六項背後的秘密。

性激素六項是哪六項?

一,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卵巢的卵泡發育和成熟。

FSH值偏高:常見於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綜合征、原發性閉經等。FSH高於40mIU/mL,代表卵巢功能衰竭,對克羅米芬之類的排卵葯就沒有反應了。

FSH值偏低:常見於雌孕激素治療期間、席漢氏綜合征等。

二,促黃體生成激素(LH)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協同作用下,形成黃體並分泌孕激素。

LH偏低:下丘腦-垂體促性腺功能不足,如下丘腦性閉經,也可能是長期服用避孕藥引起的。

LH偏高:由於內分泌和代謝紊亂造成的,說明垂體沒有問題而是卵巢本身的問題,存在功能早衰的可能性,對於40歲以下婦女,高FSH如再加高LH,則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檢查。另外LH/FSH≥3則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

FSH與LH皆由垂體前葉所產生,在月經周期內呈脈衝式分泌,有明顯的時間差異。對於女性來說,FSH可促進卵泡成熟,是診斷不孕症的重要項目。監測卵泡早期的FSH、LH 水準,可以初步判斷性腺軸功能,FSH在判斷卵巢潛能方面比LH更有價值。

三,孕酮激素(P)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變為分泌期。

孕激素主要是使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利於胚胎著床,並防止子宮收縮,使子宮在分娩前處於靜止狀態。同時孕激素還能促進乳腺腺泡發育,為泌乳做準備。

臨床意義:

1. 判斷排卵:

黃體中期(月經周期28日的婦女為月經第21日)P>15.9nmol/L 提示排卵。使用促排卵藥物時,可用血孕酮水準觀察促排卵效果。

2. 診斷黃體功能不全(LPD):

黃體期血孕酮水準低於生理值,提示黃體功能不足、排卵型子宮功能失調性出血。月經來潮4-5日血孕酮值仍高於生理水準,提示黃體萎縮不全。

3. 判斷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預後:

排卵前P水準可以估計IVF-ET預後。

4. 鑒別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血P水準偏低,90%的宮內妊娠者P﹥78nmol/L。血P水準在宮內與宮外孕的鑒別診斷中,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5. 輔助診斷先兆流產:

孕12周內,孕酮水準低,早期流產風險高。先兆流產時,孕酮值若有下降趨勢有可能流產。

6. 觀察胎盤功能:

妊娠期胎盤功能減退時,血中孕酮水準下降。單次血清孕酮水準 ≤ 15.6nmol/L(5ng/mL),提示為死胎。

四,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宮內膜轉變為增殖期和促進女性第二性徵的發育。

E2偏低的原因:

A,卵巢疾病,卵巢發育低下,原發性卵巢衰竭,卵巢囊腫。

B,垂體性閉經或不孕。

C,月經不調。

D,甲低或甲亢,柯興氏綜合征,惡性腫瘤,較大範圍的感染等都會導致血漿雌二醇降低。

E2偏高: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

五,垂體泌乳素(PRL)主要功能是促進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

女性PRL參考值:102-496 uIU/ml。

偏高:催乳素偏高會影響卵巢的性激素合成,導致卵巢功能紊亂,排卵減少,嚴重的可能閉經,導致不孕。一般催乳素偏高醫生都會建議吃「溴隱亭」藥物治療。

偏低:催乳素偏低的比較少,如果過於偏低,可能是甲狀腺出了問題。

六,睾酮(T)主要功能是促進陰蒂、陰唇和陰阜的發育。對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對全身代謝有一定影響。

女性睾酮參考值:0.06-0.83ng/ml

睾酮值高會使卵巢分泌睾酮異常,有的會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同時也會引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生。

一般女性睾酮水準降低沒有太大關係,只要其他幾項激素檢查正常就可以了。

一般,分析報告之前,需要弄清楚是在月經周期的哪個階段做的檢查,這樣就便於選擇參考範圍,如果是月經來潮的2-5天內檢查,就可以參考基礎參考區間。

拓展閱讀: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完整的,統一的內分泌激素測定值,使用的試劑,測定的方法,以及數據計算和採用部門不同,結果可能也不完全相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