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電商法實施前夜警鍾敲響:美女代購被罰550萬 坐牢10年

行業巨變之下,人們來了又走。

遊燕絕對不曾想到,自己竟然會成為代購行業“裡程碑式”的人物。

11月2日,“TSHOW進口服飾”淘寶店在首頁貼出了一封道歉信,該店店主遊燕在信中寫道:“各位親,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我現在廣州女子監獄,因為這個店鋪做進口代購被判刑十年,並處罰金550萬元,如有任何未盡的退款之類事宜,請聯繫我老公,他會全部負責”。

2013年開始,遊燕通過快遞郵寄、雇用“水客”偷帶及自行攜帶等方式帶貨入境,在淘寶銷售。2017年3月20日,遊燕在進境時被九洲海關緝私分局抓獲,同年4月27日,遊燕以“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被逮捕。

經統計,遊燕在香港刷卡購買並走私進境的服飾金額共約人民幣1140萬元,經核定,上述服飾偷逃稅款共計人民幣約300萬元。2018年2月24日,廣東省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遊燕犯走私普通貨物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百五十萬元。7月18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

這一事件猶如一個信號彈,驚醒了代購圈的美夢。作為遊燕的同行,劉女士對時間財經表示,這一事件意味著,維系了代購行業13年繁榮的舊的遊戲規則正在加速崩盤。

與量刑過重無關

在案件曝光後,網友們最大的爭議集中在了一點上:是否量刑過重,而這樣的量刑是否是為了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網友們產生這樣的疑問很正常。剛剛過去的范冰冰偷逃稅款案,范冰冰逃稅數億人民幣,最後免於刑罰處罰,而為何遊燕逃稅300萬元人民幣,就要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相關律師對媒體表示,因為遊燕不僅是逃稅,更涉及走私普通貨物罪。根據《刑法》規定,偷稅250萬元以上的,就屬於“偷逃應繳稅額特別巨大”。而走私貨物、偷稅數額特別巨大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偷逃應繳稅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據《刑法》規定,對遊燕的量刑已是最低量刑。

這個案件反映的不是量刑過重的問題,而是海關對代購的監管變嚴的問題。

9月28日,代購們被這樣的朋友圈資訊刷屏了。

當天晚上,上海浦東機場嚴查代購,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僅一個班機抓了100多人。出關的補稅區,成片的代購滯留機場,等待繳納罰款。一個被緝查的代購男子徑直跪在海關辦公室,他被查出代購了數款幾十萬的名表,價值178萬人民幣,因情節嚴重,被緝私隊羈押。

這並不是偶然事件。11月4日,大連機場整班代購都被查被稅。而煙台海關近日發布,從7月以來,煙台海關查獲了13起關於代購的案件線索,案值約79.9萬元。

這些嚴查行為發生的大背景,是中國對代購行業監管的進一步加強。今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行業簡稱《新電商法》),《新電商法》將於2019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新電商法》規定所有電商經營者都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依法納稅。

代購的黃金時代即將結束

距離2019年1月1日僅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也將是個人代購甚至小型代購電商最後的存活時間。之後,中國將不再有它們生長的土壤。

代購產業起步於2005年左右。當時,出國留學生或工作的人數逐漸增加,這些人回國時有時會順便幫親戚朋友帶一些當時的稀罕物件,比如手錶、皮包、首飾或者化妝品。後來越來越多的境外導遊和空姐也隨之加入這一行業,一些頭腦聰明的人很快發現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開始穿梭兩地做起了職業代購。

這些聰明人所發現的“文章”是:進口商品特別是奢侈品、化妝品、電子產品等在國內價格比國外貴,一是因為中國較高的關稅,二是部分產品被代理商壟斷;人民幣匯率逐步走強,到國外購物價格更便宜了;消費者希望通過代購購買一些國外一些品質較好但國內沒有銷售的產品;代購可購買更多樣的商品;互聯網技術、電商、物流的發展支撐了代購的發展;隨著國內經濟向好,消費者購買國外商品特別是奢侈品、化妝品等的需求持續增長。而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推動了奶粉代購業的井噴式爆發。這些便是代購生長的土壤。

劉女士透露,一些代購還會利用資訊不對稱賺錢。在中國被認為是頂級韓國護膚品牌的“後”其實在韓國經常打折,而且折扣力度非常大,有時能達到3折左右。代購們可以靠著這樣的折扣太空賺取更多的利潤。這樣的情況,在美國代購圈同樣存在,美國一些大品牌特別是運動品牌經常會將一些商品交給專門的特賣商店打折出售,折扣幅度可相當可觀。

不過,代購之所以能產生巨額差價,更重要的是因為很多代購偷逃稅款。根據規定,個人自帶貨物,不管是自用還是代購,價值5000元人民幣以下免稅。超過這一額度則需要報關,否則屬於走私行為。當走私普通貨物的逃稅額度達到5萬元以上時,就觸犯了《刑法》。但由於稅費較高,不少代購從業者不惜鋌而走險,打海關抽檢的“擦邊球”。即使2014年海關總署“56號文”生效,將未經備案的私人海外代購將被定為非法,仍有不少代購繼續選擇冒險。

另外,代購商品品質和維權都缺乏保障。以個人郵遞等方式入境的產品未經質檢部門檢驗,導致品質無法保障。代購商品多數情況下真假難辨,海外代購市場極易演化為假冒大牌的泛濫之地。

相關律師認為,《新電商法》釋放了一個信號:提高代購準入門檻,杜絕個人代購行為,代購行業將留給規模較大的電商。

劉女士在美國做代購已經兩年多,她說,到時候如果《新電商法》執行嚴格,代購必須持有美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她兩邊都要注冊、兩邊所有商品都要報關交稅,這樣一來根本掙不到什麽錢,而且在流程更加複雜繁瑣。她認識的代購們都在觀望,跟她一樣的小代購們到時候很可能就不做了,但大代購會想辦法。另外,《新電商法》把代購中的主力軍留學生直接擋在了門外--留學生身份無法申請美國的營業執照。

劉女士對《新電商法》帶來的結果表示比較無奈。劉女士丈夫在美國某大學教書,而她自己因為語言問題沒有去外面工作,一邊在家帶孩子,一邊做代購,原本可以帶來一些收入。現在這份收入快沒有,她不得不開始考慮重新學習英語,進入職場,她預感這個轉變的過程會有些吃力。(時間財經 喬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