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科技下半場:流量“失寵”,聚焦資管

文/胡涉水 編輯/崔恆宇

金融科技一詞被提出已有年頭,金融機構巨頭紛紛加碼入場。

以中信證券為例,近年來持續增加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資源投入,2018年,信息系統投入金額近6億元,信息技術團隊超過1000人,持續加強金融科技平台的開發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助推公司內外部全方位發展。

同時,中信證券參股頭部公募華夏基金也推出“華夏查理智投”,利用華夏基金過去20年的投研歷史形成分析模型,借助算法和模型匹配相關配置方案,致力於提高用戶投資效率。

然而,入場熱烈,具體應用方面成者寥寥。

在過去的幾年中,相比於支付、信貸等領域,金融機構在資管領域的金融科技應用並不多,集中在線上獲客、智能投顧等領域有所嘗試,但在投資端例如信息采集、風險定價、投資決策和信用中介等核心領域的應用嚴重不足。

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設立和外資資管機構的進入,資管行業迎來越來越多的競爭者;而資管新規的頒布,進一步推進了行業合規發展,使機構更聚焦於資管業務本質,聚焦於投研能力、用戶深度服務等方面。

7月16日,在京東數科的“金融科技下半場——第一屆資管科技行業高峰論壇”上,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發言稱,金融科技開始進入下半場,金融機構將不局限於上半場對互聯網流量的追逐。

陳生強現場演講 圖片來源於活動現場

資管新規之後,“剛性兌付+資金池”的模式不再符合監管要求和市場發展趨勢,投資者從過去的“期限和收益率”偏好轉向“風險與收益”偏好,資管行業從“渠道為王”進入“產品為王”、“配置為王”的新階段。

對於資管機構而言,意味著需要重新定位,全面提升尋找優質資產的能力、產品設計能力、投研能力、風險定價能力和敏捷交易能力。

陳生強認為,金融機構將不局限於上半場對互聯網流量的追逐,而是要實現從純線上到線上線下相融合,從弱金融到強金融的轉變。

京東數字科技宣布,近期已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安信證券、景順資管(Invesco)、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鵬華基金、東方紅資管、國壽安保基金、華能貴誠信託等境內外13家資管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以下為陳生強演講,由鋅財經整理發布。

金融科技的四個象限

過去的三、五年來,中國的金融機構不少已經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由此金融領域很多業務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在移動支付、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

金融科技作為數字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金融供給側改革,為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新的驅動力,為金融行業創造了增量價值。

如果按照金融專業性和互聯網屬性對金融行業部分業務進行劃分歸類的話,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張圖。這張圖,橫軸是金融專業性從弱到強,縱軸是從線下到線上。

可以看到,已經應用金融科技的幾個領域,主要集中在圖的左上角,比如高速發展的移動支付、線上髮夾、互聯網理財、消費金融等業務。

陳生強現場演講 圖片來源於活動現場

同時在圖的右邊,我們可以看到,金融機構還有更多業務還沒有深度參與到金融科技化的進程當中,如資產管理、企業融資、小微金融等,而這些業務的體量是左邊的數十倍。

比如,資產管理全行業有125兆規模,而互聯網理財當前只有10兆規模,佔比不到10%;信貸業務全行業有150兆規模,而在線信貸當前只有3兆規模,佔比僅2%;即便發展最成熟的移動支付業務也僅佔支付清算行業規模的10%。

出現這些差異是因為,過去幾年金融科技驅動的第二象限業務,對金融專業性的依賴相對低一些,率先在流量、用戶、產品的連接上實現了突破,並借助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效率的大幅提升。

第四象限的金融業務是金融的深水區,業務本身的複雜性合規性對金融專業能力的要求更高,有些線下流程是不可避免的,使得其對電子化、信息化、數字化的關注度和改造進程都相對緩慢,難度也更高。

比如,資產管理領域在資管新規之前,非標投資、剛性兌付、層層套嵌、資金池等操作手法極具金融行業特性,且信息透明度低、線下依賴度高,儘管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但是這種業務模式比較單一,技術要求並不高,風險也更大,所以導致很多資管機構對科技化、數字化的意願並不是很強烈。

資管新規之後,打破剛兌、淨值化管理成為趨勢,資管行業過去的模式需要升級,資管機構只有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通過更專業的金融產品設計和投資策略選擇,才能真正體現投資管理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實現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增長。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未來的金融機構,都需要更加關注第四象限。金融機構用金融科技的手段讓強金融屬性、強線下特徵的業務加快數字化進程,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提高效率,降低風險,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報,這不僅是價值引領,更是生存需要。

而一旦進入這個領域,那就意味著,金融機構需要建立更強、更專業的金融科技能力。也就是說,金融科技必須要進入下半場。

金融科技下半場:資管科技

進入到金融科技下半場,金融機構將不局限於上半場對互聯網流量的追逐,而是要實現從純線上到線上線下相融合,從弱金融到強金融的轉變。

在下半場,對於每一家金融機構而言,第四象限裡的金融業務都是待發掘的價值窪地,但競爭也更為激烈。

解決之道在於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存量業務的經營效率,並提升客戶的價值貢獻率,實現企業的二次增長;二是,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更強的金融科技能力和更專業的金融服務能力,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而這兩點都需要金融機構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化能力。

比如,在資管行業,金融機構就需要一整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來提升整個價值鏈的數字化水準,將資管行業從當前的第四象限提升到第一和第四象限的結合處,也就是線上線下融合的狀態。這樣,既尊重行業規律和規則,又能夠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經營效益。

在過去的幾年中,相比於支付、信貸等領域,金融機構在資管領域的金融科技應用並不夠,只在線上獲客、智能投顧等領域有所嘗試,而在投資端例如信息采集、風險定價、投資決策和信用中介等核心領域的應用嚴重不足。

一方面是因為,資管是金融領域最為複雜、專業性要求最高的行業,其與科技結合的難度本身就很高;另一方面,資管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它不僅需要單體的、垂直的服務,還需要多頭的、網絡化的服務,並且所有的服務幾乎都需要線上線下融合,天生就帶有“下半場”的特質。

這裡,我們不是把資管作為狹義的業務類型,而是從行業角度來看,資管既是金融行業的最大橫切面,涉及銀行、保險、基金、券商、信託等各類金融機構,又是基礎資產、資產管理機構、金融產品、銷售渠道和投資者之間的連接者。

資管行業逐步發展的過程是金融結構不斷市場化、不斷升級的過程,是實現資本從低效率流向高效率金融機構的過程,也是實現金融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因此從行業層面來看,資產管理,可以說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為重要的領域之一。

從行業發展需要來看,資管新規之後,“剛性兌付+資金池”的模式不再符合監管要求和市場發展趨勢,投資者從過去的“期限和收益率”偏好轉向“風險與收益”偏好,資管行業從“渠道為王”進入“產品為王”、“配置為王”的新階段。

在這個背景下,資管機構需要重新定位,全面提升五大能力:尋找優質資產的能力、產品設計能力、投研能力、風險定價能力和敏捷交易能力。

陳生強現場演講 圖片來源於活動現場

這不僅需要對底層資產安全性、投資者風險偏好和場景化需求的深度洞察,也需要具備更強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組合應用能力,使得資產管理線上和線下相融合,實現高質量增長。

這些所有能力的總和,我們稱之為資管科技。這是金融科技下半場中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大資管價值鏈上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京東數科在過去的5年多裡,以數字科技為基礎,建立起數億客戶的運營能力、涵蓋數據、風控以及系統在內的多種服務能力,在資產生成、產品設計、智能投研、風險穿透、智能交易和投資者連接等大資管全價值鏈上,開發出有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JT²資管科技平台。

JT²自今年2月問世以來,結合上百家客戶的反饋,已不斷升級迭代。目前,JT²能為資管機構提供七大服務:智能挖掘、數據即服務、共識加密計算、風控服務、智能配置、估值定價、交易設施,並以中台方式解耦輸出,可以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資管機構;並且JT²可與財富平台端的深度客戶洞察、深度產品定製、全渠道智能行銷這三個核心板塊結合,為資管機構提供資產管理的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現場演講PPT

總體來說,京東數科提供的資管科技服務的核心定位是,以C端深刻洞察、運營和B端數字化投研、交易、風控、產品設計為核心,以雲平台為載體,貫穿資產、資管、財富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在金融科技的下半場,京東數科推出資管科技的目標,就是助力資管機構、中介機構以及投資者,形成連接更加緊密的數字化網絡。各方在這個網絡中能夠創造價值、分享價值,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大資管新生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認為,數字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實體產業之間,必須實現共建、共生、共贏。我們希望,全行業在金融科技下半場能夠彼此更加開放,以創造價值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