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大知名私募論2季度:創業板還是貴 仍看好白馬藍籌

  五大知名私募論劍二季度:創業板還是貴,仍然看好白馬藍籌

  今年一季度,受外圍市場劇烈波動影響,A股也出現大幅調整,調整過後市場風格有所轉向,過去兩年表現較好的價值股回調較多,而成長股短期表現強勢。展望二季度,風格轉換是否將會持續,存在哪些機會和風險,備受市場矚目的CDR會帶來哪些影響,私募大佬們二季度如何操作?

  中國基金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尚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波、深圳豐嶺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斌、深圳市智誠海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國邦、上海七曜投資管理合夥企業創始合夥人兼投資總監譚琦、北京清和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吳俊峰。

  展望二季度:

  石波表示,創業板目前估值仍然偏貴,二季度關注MSCI行情帶來的機會,既看好房地產、家電和消費品行業行業的集中度提高,也看好人工智能、資訊技術和醫藥生物等行業的表現。

  金斌表示,對任何時候的熱門板塊及股票都保持較高的警惕,大多數時候熱門往往意味著較高的關注度、較低的預期差、甚至可能被高估。目前對大金融及一些傳統行業的優秀公司更有興趣。

  冷國邦表示,看好的行業包括:創新驅動(新能源汽車、5G、人工智能、物連網、創新藥等)、消費更新(醫療保健、家電和家具定製、傳媒)、服務業(大金融、新業態)等。

  譚琦表示,今年市場應該是二元結構,應該更均衡一點,白馬股、傳統漂亮50漲上去以後,性價比相對有限。所以,我覺得今年市場風格至少會更加均衡一點。

  吳俊峰表示,二季度不會大幅進行調倉換股。對於帶有周期的行業和個股配置會有所減少,仍然比較看好白酒、保險、醫藥、TMT。

  超跌反彈創業板行情或難持續

  中國基金報記者:今年一季度創業板大漲,去年的白馬龍頭下跌,市場出現這種變化的驅動力是什麽,是否還在持續?

  石波:一季度創業板反彈有兩個因素驅動,一是“獨角獸”回歸的比價效應,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創業板估值高,但現在預期“獨角獸”回歸估值會更貴,因此對創業板估值的容忍度就有反彈,這是最核心的因素。第二,交易方面帶來的驅動。去年藍籌股的交易比較擁擠,機構配置比較多,受到獨角獸投機因素影響,資金再平衡,從藍籌股中流入創業板。

  白馬股調整主要是因為三個因素。一是2月份PMI回調,到了衰退的臨界點。第二,對利率水準上行有擔憂。第三是貿易戰引起的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現在來看,這三個因素中一個轉好,一個轉平,一個還沒有結論。PMI三月份大幅反彈到51.5%,利率水準回落轉平,貿易戰還在發酵之中,暫無結論。

  金斌:一方面是因為大部分白馬龍頭股經過2017年的上漲,估值已經修複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水準,繼續依靠估值提升推動股價的難度在上升,未來股票價格的上漲,需要基本面持續改善的支持。市場總希望一口吃一個大胖子,但基本面的變化,則需要時間來驗證。

  另外一方面,過去幾年創業板股價下跌對估值有一定程度的修複,疊加政府口風的變化以及對“獨角獸”的支持,再考慮到歷史上創業板大幅度上漲的賺錢效應,引發投資者對創業板部分公司興趣。

  我們做投資,一方面是要研究行業公司基本面的變化,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股票定價。事實上,如果股票真有一個“合理”的估值水準的話,股價漲跌本身就會影響股票未來的潛在回報水準。很多人隻盯著基本面的變化趨勢,而忽略的估值水準的相對改變,這是潛在的風險,也是潛在的機會。

  冷國邦:表象因素是白馬漲的時間很長,漲幅很大了,而創業板持續低迷,一路走低,二者之間的估值剪刀差在持續收縮。導火索包括:1、注冊製的推遲;2、獨角獸的回歸等。更深層次的驅動力是: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定型。創新一直在強調,兩會明確了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新經濟、新動能和增長品質形成共識,自上而下形成國家戰略。雖然創業板指數反彈力度很大,但其中以獨角獸概念為代表的新經濟才是主力。

  譚琦:今年以來,市場的變化比以前更快。因為投資者的預期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牽引,比如中美貿易戰、資管新規落地、去杠杆等因素的影響,而從內在因素看,一些重要上市公司的業績、財報表現都比較好,基本面超出預期,內外因素形成相互牽製。另外,傳統白馬股在今年1月份累積了較大的漲幅,資金超配權重白馬股,這個因素影響也比較大,所以一季度出現藍籌跌、創業板漲的變化。

  關於這種變化能否持續,我們一再強調今年市場應該是二元結構,應該更均衡一點,白馬股、傳統漂亮50漲上去以後,性價比相對有限。所以,我覺得今年市場風格至少會更加均衡一點。

  吳俊峰:市場認為變化有幾方面因素造成:第一,創業板已超跌,具備配置價值,當前創業板與上證50的估值比已跌破歷史區間下沿,大約低於4倍;第二,利率轉捩點已現,創業板估值壓力緩減,2018年需求預期會有所下滑,高頻數據較為疲軟,加上央行貨幣政策邊際改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衝高回落,市場對創業板風險偏好有所提升;第三,創業板業績出現階段性的反轉,從一季度創業板的業績預告來看,2018年或有望轉正,部分個股較好的業績預告也催化了市場壓抑已久的轉向情緒;第四,白馬龍頭業績難以繼續超預期,從2017年四季報看,白馬個股的業績增速普遍出現走緩的態勢,另外周期股受製於與PPI的回落和高基數的效應,業績明顯大幅下滑;第五,市場認為政策風向明顯偏向新興行業,過去2年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去產能,改革進入後半場市場預期將體現在補短板,政策也有所體現,海外龍頭公司的加速回歸、優質企業的上市特批,新興行業的減稅政策等,市場情緒受到明顯催化。

  但是,我們認為,驅動市場變化的因素不可持續。首先,創業板相對上證50的估值跌破歷史低值,但仍然明顯高估,當前創業板指仍高達43倍,創業板綜指還有53倍,而上證50和滬深300分別為11倍和13.5倍;其次,當前經濟整體平穩,藍籌股的業績具有持續性,另外提質增效轉動的背景下,白馬龍頭個股業績具有持續性和確定性,而當前創業板在缺少外延並購、商譽減值和大幅轉型的背景下,業績的持續性擔憂;另外,2018年的利率難以出現趨勢性下滑,主因是經濟韌性較足、金融強監管和全球流動性收縮;最後,市場政策的變化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短期仍然主要是刺激情緒,不會兌現出大量的業績,創業板的估值大幅拉升後難以持續。

  中國基金報記者:一季度的操作方向是怎樣的,是否加倉創業板、減持白馬股?

  石波:我們堅持價值投資,不會因為月度的波動而進行風格轉換,創業板在三月份的反彈更多是技術性和交易層面的。一季度倉位是沒有動,因為對經濟的情況還是比較看好,而且藍籌股的估值還是在合理範圍之內,市盈率還比較低,地產行業估值七八倍,家電行業十倍,白酒二十倍,這在歷史上都是合理估值,並沒有高估,所以沒有減持,甚至回調的時候還有加倉,特別是房地產,也有加倉。

  金斌:我們目前的倉位在中性略高水準。我們買股票,更多的不是關心板塊及風格,而是看基本面與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未來潛在的利好及利空在股票價格中反應程度。不過按照我們自己的選股標準、以及我們自己的能力圈限制,目前我們自己挑選出來的股票,創業板的股票相對不多,還是以大部分傳統行業的優質企業為主。

  冷國邦:由於我們在去年四季度就做了部分調整,今年一季度整體結構變化不大,僅有微調,倉位平均在8成左右。

  譚琦:我們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做布局上的調整,從傳統的藍籌股減持,到成長股增持。關於選擇成長股的判斷指標,我們做投資比較自下而上一些,既會關注短期企業的業績增長情況,還有看長期本身的競爭力、行業發展太空等,方方面面都會看。但是,整體來說,我們是精選個股的思路,不是僅僅因為市場風格而去配置。

  吳俊峰:一季度操作較為均衡,我們沒有糾結於市場風格,成長跟價值並不矛盾。行業配置有些許的調整,倉位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準。

  投資重要的是找優質低估個股

  中國基金報記者:回顧一季度投資,你覺得有什麽困難與糾結,會不會覺得賺錢難?

  石波:我沒有覺得賺錢很難,只是今年收益率會比去年低,去年是價值發現的階段,估值和戴維斯雙擊,比較容易賺錢。今年是價值投資階段,估值合理,只能看業績成長,但業績驗證需要時間,我們判斷藍籌股全年能有20%左右的增長,可能帶來20%的收益率。

  金斌:回過頭來看,每一年都很容易,但站在當時的時點上,每一年又都會很難。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投資從來都沒有容易賺的錢,賺錢都是靠冒風險換來的。差別在於,為了賺同樣的錢,不同的投資者冒的潛在風險可能會不一樣。

  大家覺得賺錢難,可能是因為根據過去幾年的歷史標準來看,看起來有前景的股票,估值不便宜;估值便宜的股票,看起來前景又一般般。再加上美國挑起來的貿易戰,使得全球經濟增長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股票市場更是如此。正是因為股票價格對這些不確定性的提前反應,才讓投資者有更便宜的機會入場。放棄暴利和賺快錢的思維,做時間的朋友,在真正優秀的公司上多一些耐心,長期來看,反而有可能會獲得不錯的回報。

  冷國邦:投資賺錢什麽時候都很難,難在對新的變化做出評估、判斷和調整。對大部分人而言,可能是考慮要不要跟著市場轉換風格,對於我們而言,好像沒有什麽特別糾結的事情,因為我們提前考慮到了可能出現的變化。

  譚琦:今年賺錢確實不容易,因為今年以來上漲的股票不到25%,如果去掉一些次新股,上漲個股的比例更小,而且今年上漲的個股,很多都是基金低配,由此給大家形成的印象是賺錢效應不太好。

  如果看長一點,也很正常,市場肯定有些時候不是很好賺錢。我覺得,做投資80%的時間都不賺錢,而要在20%的時間裡在市場中賺到,能夠超越其他資產類別的平均的年化收益。這不只是基金是這麽做的,整個股市都是這麽運作的。我們之前分享過一個觀點,美國股市一百多年的歷史,只有7%的時間賺到了所有的收益。

  關於一季度投資決策糾結點,對我們來說,比較有挑戰的是,好公司的選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會更多。因為好公司本身數量不是很多,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做調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我們看到一些新興行業的公司,他們的業務會比傳統行業的識別起來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相對來說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以前你看銀行,所有的銀行都是類似的業務,相通性很強,但是你看新興產業,其行業差別會很大,分類非常細致。

  吳俊峰:市場確實比較糾結於市場風格,困擾我們的可能是,是否找到優質的低估值個股。今年賺錢相比過去2年肯定比較難。主要是邏輯沒有過去2年那麽順,一是名義GDP在回落,企業的盈利在緩慢下滑;二是優質個股的估值修複至合理,繼續提升的太空不足,而低估的品種較為稀缺;三是全球的流動性處於收縮的過程中,市場整體的估值會受到抑製。

  中國基金報記者:如何判斷二季度的行情?

  石波:現在還處於等待經濟數據出來,一旦經濟數據超預期,風格就會切換回來。“獨角獸”回歸還沒落地,一旦落定,創業板行情就結束了。我們覺得二季度市場會比較均衡,到了5、6月份,市場又會回到藍籌股上面來。創業板目前整體估值偏貴,小股票目前只是個案,投資機會較小,我們會從創新企業中尋找獨角獸和龍頭企業,這裡面投資機會更多一些。

  冷國邦:二季度可能還是結構性的行情,新經濟和白馬藍籌都有機會,從指數上看,創業板也許會更強一些。

  金斌:我覺得目前不要去預測大盤漲跌,博弈市場及風格,時對時錯,長期來看沒有意義。投資還是需要探索一種大概率能夠持續的盈利模式,核心還是要關注基本面與估值的匹配程度。根據我們多年的歷史經驗,如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本面與估值定價上面,無論市場及風格如何演變,時間越長,最終盈利的可能性越高。風水輪流轉,沒有永遠上漲的股票,也沒有永遠下跌的股票,股票漲跌本身就會影響未來的投資機會。

  譚琦:我們是偏選股的基金,不太擅長對市場風格做判斷。我們不會預測二季度市場如何,但我們希望即便二季度市場不好,也能從中找到因此而打折的好公司的投資機會,把這種不好的時間變成對我們有利的準備;如果二季度本身好,我們自然也能分享到收益。這樣無論市場好壞,我們都能應對。

  吳俊峰:二季度的指數預計仍然將維持震蕩,結構上的行情將更加分化。創業板難以持續上漲,但少數龍頭公司會走出來。白馬藍籌的機會仍較為確定。

  CDR試點提供了更多投資機會

  中國基金報記者:創新企業發行股票與CDR試點,可能會對股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你會如何應對

  石波:“獨角獸”回歸的比價效應推動創業板反彈。獨角獸剛回歸的價格是有泡沫和概念炒作成分的,因為企業的實際價值不會因為在不同的市場上市而有不同,也不會因為上市或不上市而有差異,如果因為回歸A股就有5倍溢價說明我們這個市場還是有泡沫的,或者說投機氣氛還是比較重的。

  CDR試點獲批不會改變我們的投資策略。創業板的估值是42倍,比納斯達克貴,上證50和主機板的市盈率只有12倍和16倍,比道瓊斯工業指數24倍便宜,投資價值熟高熟低一目了然。

  金斌:CDR本身,理論上並不會改變現有其他股票的投資價值。但CDR的真正實施,可能會讓因此炒作的各種主題概念股顯出原形。總的說來,CDR試點,對我們而言,相當於是多了一些投資選擇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至少不會是壞事。

  冷國邦:可能短期會對獨角獸概念有催化作用,但長期影響不大,不會影響我們的投資策略。

  譚琦:從短期來說,獨角獸回歸A股,可能會對一些追捧成長股、新興行業的資金,造成一定的分流,造成投資模式上的紊亂和影響,因為又多了不少可以投資的好標的。

  從長期來看,這個事情肯定是好事。因為這些比較成熟的科技股,他們估值的模型和理念,對A股比較好的公司都有比較好的帶動作用。

  關於我們的投資策略會不會關注CDR,我想說,我們對新經濟的研究一直在持續,同時也比較喜歡看一些新的企業和行業。但是具體到A股的投資上,因為過去新經濟這塊的投資標的相對少一些,有些公司是“只有其形、沒有其實”,所以,過去我們在這塊的投資比較少。以後等到真正的獨角獸回來以後,我們也會把握其時態,做好準備。

  吳俊峰:短期來看,影響的主要是情緒。我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謹防炒作的風險,特別是很大一部分個人投資者把獨角獸當成題材來投資。另外這回歸上市的過程中,要考慮對市場的資金衝擊,獨角獸普遍融資規模較大,當前A股的資金流動性仍然不充裕。

  長期來看,優質科技公司的回歸和上市將繼續深化A股估值的重構。往後看,A股中小創的估值仍然將持續受到壓製,一些成長太空不足,業績無法兌現,講故事和題材的公司將加速出局。

  二季度關注去杠杆、中美貿易戰等風險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認為二季度的市場風險會在那裡?

  石波:二季度經濟基本面也在轉好,但對經濟的判斷大家分歧比較大。我們比較擔心的是利率水準,去杠杆環境下,信貸額度緊張,很多企業貸不到錢,利率上升可能會比較快。

  金斌:從微觀數據來看,目前經濟仍在健康增長的路線上。但是考慮到貿易戰及全球貨幣收緊的形勢,股票市場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是相對較為悲觀的,這在股票價格上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體現。接下來的經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是二季度市場的風險,也是潛在的機會。

  冷國邦:巨集觀層面多關注一下金融風險防範的監管政策的變化和效應,以及由此帶來的利率的變化,國際層面密切跟蹤中美貿易摩擦的進展。

  譚琦:首先,因為我們投資會偏重於具體的標的,我們看到,在探討新業務、新商業模式時,這些公司處在動態變化過程中,在企業層面的業務競爭能力、市場競爭力,這些是比較具體的風險。他們不像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那樣,顯得“大而不倒”,他們變化會很快,未來是否真正能為客戶所接受,形成越問越強的發展模式,並非一蹴而就。

  第二,大家關注比較多的風險點,包括中美貿易戰,是否會造成貿易的糾紛加劇,還有金融去杠杆,以及今年的財政赤字會適當壓縮等。但其實我們不會特別把這些所謂的風險因素作為預期,放到我們的組合裡面,因為我們覺得這些東西可以“相機抉擇”,比如我們跟美國之間本來就是命運共同體,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吳俊峰:二季度的風險點,可能會是幾點:第一,中美貿易戰仍然將持續發酵;第二,金融強監管導致的流動性擔憂;第三,經濟的超預期下滑。

  所以,在經濟方面,我們會關注投資端,特別是基建的走勢;在金融方面關注資管新規,貿易戰則是關注行業的細則。

  二季度關注創新、消費和服務業,對熱門板塊謹慎

  中國基金報記者:二季度會如何進行調倉換股,如何進行倉位控制?

  石波:二季度肯定不會去追創業板,我們主要是看好MSCI行情帶來的機會,這是A股二季度所要面臨的最重大事件之一。現在外資的佔比還比較低,MSCI進來之後,外資的佔比會擴大,他們的投資期限更長,投資方向和投資視角都是全球視野,估值體系應該也和全球一致。

  加倉品種看性價比,如果被低估了就會投,我們一直在加倉調整到位的品種,關鍵看業績增長和性價比。成長股中的龍頭股是我們非常看好的品種。具體的投資方向上,二季度看好兩個方向的潛在投資機會,一是MSCI指數標的公司,  二是大眾消費品行業

  金斌:我們做股票投資的,不是先規劃好未來要怎麽調整組合,我們每天都會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動態的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大多數時候,當前的投資組合,已經是我們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看法的最佳反應,否則就是言行不一致了。股票倉位,一方面反應我們對市場的看法;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各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這是一個綜合考慮的結果。

  冷國邦:持股結構的調整本身就是投資的一部分,持倉肯定會有所調整,調整的範圍在我們年度策略裡已經明確了。倉位上限在8成左右。

  譚琦:我們的策略是精選5%最好的公司,至於這個5%,到底是什麽樣的公司、什麽樣細分的行業,這是不一定的。我們只是希望用年的標準,來精選風險收益比更合適的標的,一步步投資比較有把握的公司。

  我們不是想著全進全攻,也不是想著全守,而是通過比較審慎的方式來進行“防守反擊”的操作,通過精選個股的方式,找到風險收益比較為合適的公司。

  吳俊峰:我們二季度不會大幅進行調倉換股。對於帶有周期的行業和個股配置會有所減少,仍然比較看好白酒、保險、醫藥、TMT。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行業板塊上,二季度最看好哪些方向?比較熱門的醫藥和軍工是否會考慮參與配置?

  石波:二季度經濟進入開工旺季,投資速度會加快,科技創新和消費更新已成為政策當前重點支持方向,我們既看好房地產、家電和消費品行業行業的集中度提高,也看好人工智能、資訊技術和醫藥生物等行業的表現。

  今年在板塊上會比較均衡,自下而上精選個股更重要,不會像去年那樣出現一九現象,去年是“漂亮50”,今年可能會出現300到500個股票有機會,小股票中下半年也有投資機會。

  金斌:我們對任何時候的熱門板塊及股票都保持較高的警惕,大多數時候,熱門往往意味著較高的關注度、較低的預期差、甚至可能被高估。目前我們對大金融及一些傳統行業的優秀公司更有興趣。

  冷國邦:我們仍然會在我們年度策略看好的領域進行配置,看好的行業包括:創新驅動(新能源汽車、5G、人工智能、物連網、創新藥等)、消費更新(醫療保健、家電和家具定製、傳媒)、服務業(大金融、新業態)等。

  譚琦:最近醫藥行情很強,尤其是創新藥公司漲得很好,但是我們不是特別善於做趨勢投資,對於已經漲了很多的公司,我們不會去追漲,還是希望能持續關注醫藥行業比較好的標的,挖掘一些相對漲幅較小的股票,不只限於創新藥領域,而是整個醫藥板塊。

  軍工股也是類似的道理,我們也關注軍工,但是如果是上漲比較快的公司,我們不會去追。因為我們覺得,如果今年預期收益率是20%,這個股票快速上升20、30%,而其基本面沒有跟上、僅僅因為預期因素的話,我們可以理解為其今年的收益已經反映到股價裡面,再上漲就沒有道理了。

  吳俊峰:不看好醫藥行業性的機會,要把握個股的行情。不看好軍工,也不會參與。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