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岩茶沖泡的6個小細節,大多數茶友都忽視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李麻花最早接觸岩茶,學的第一件事,是泡茶。

咦?喝岩茶,不是應該先認品種嗎?認識了岩茶,才懂得自己喝的是什麼呀?

不!

喝岩茶第一件事,真的是要學會泡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每次喝茶,總不能找一個泡茶小妹,自己翹著二郎腿在一旁享受吧。

明顯的不現實!

不懂泡茶有什麼後果?

當然是沒茶喝。

不懂泡茶,即便是頂級岩茶放在你手上,瞬間成了路邊攤貨,等級不知道low了幾條街,比一斤80元的大紅袍口感好不了多少。

(說得誇張了些,但泡茶,真的很重要!!!)

最近,也有不少茶友意識到會泡茶的重要性,開始探索「如何將一款岩茶泡得好喝」。

如茶友「花無心」問:「第一泡出水後,第二泡緊跟著還是可以等下的,要是每一泡都在前一泡出水後緊接著續水,那就意味著得不停的喝,實際中可能不會一杯接一杯的喝,時間頓隔久了,一方面水溫不合適了,另一方面,出水後蓋碗的茶湯瀝的再乾淨,但茶葉的內含物還是在浸泡釋放,那麼再次沖泡勢必對茶的滋味和濃淡不好把控……」

針對茶友們提出的問題,李麻花推出一篇沖泡小集錦,要想岩茶泡得更好喝,這六個細節,望悉知。

沖泡岩茶,一定要100℃沸水?

答案是肯定的!

沖泡岩茶,必然是要用100℃沸水泡茶。

若是溫度過低,泡出來的茶湯,香氣低迷,茶湯風味欠佳,如烹飪時火候不到位,食材最美好的一面沒有展示出來。

在沖泡前,水一定要加熱至沸騰狀態。

岩茶在沸水沖泡下,可充分釋放岩茶中的各類物質,香氣到位,茶湯口感正好。

在沸水之下,岩茶宛若盛開的玫瑰,以最美好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

關於沸水泡茶的好處,請看拙作→第43篇:沖泡武夷岩茶的水溫,控制在多少度合適?

岩茶沖泡,該怎麼注水?

沖泡岩茶,注水方式有兩種。

第一,懸壺高沖

第二,環壁注水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沖泡岩茶。

不過從現實操作來看,環壁注水的方式,更接地氣,更靠譜。

懸壺高沖的方法,適合大容量的蓋碗,比如160毫升,甚至是200毫升的蓋碗。

蓋碗容量不夠大,在沖泡時,岩茶翻滾的太空太有限!甚至根本翻滾不起來。如兩個相撲選手,在平衡木上對抗,場地都沒選對,還如何施展拳腳。

然,在實際情況中,沖泡岩茶,用的是120毫升的蓋碗,搭配8克岩茶。

8克岩茶,放在120毫升蓋碗裡,太空差不多被佔滿。

像水仙、老叢水仙、佛手這類條索粗大的岩茶,放在120毫升蓋碗裡,差不多在碗口下方1厘米處,雀舌、肉桂這類條索小些的岩茶,差不多在碗口下1.5-2厘米處,如此狹小的太空,岩茶怎麼翻滾?

故而,建議大家用環壁注水的方式。

環壁注水,可讓岩茶充分浸潤在水中,葉片充分舒展,釋放物質,使岩茶的口感保持在最佳狀態。

第一衝和第二沖需要間隔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泡岩茶,都會有沖泡間隔。

喝茶,是一個相對悠閑的狀態,在喝茶的同時,我們可能會讀第一本書,瀏覽一條新聞,和朋友閑話家常,甚至忙一會兒工作……這中間,都有時間間隔的產生。

但是為了能讓岩好的風味不被破壞,建議將時間間隔,控制在5分鐘內。

若是沖泡間隔時間太長,比如第一衝和第二沖間隔半小時,這茶葉暴露在空氣裡,必然會被氧化,從而影響口感。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吃蘋果(請原諒李麻花是個吃貨)。

蘋果剛切開時,果肉顏色新鮮,但是過了十分鐘後,果肉被氧化,開始變色,過半小時,變色嚴重,此時再吃蘋果,口感相差極大。

岩茶,亦是如此,每一衝沖泡的間隔,不能太長,否則茶葉也會被氧化,影響口感。

出水後,蓋子是蓋上,還是揭開?

關於出水後,蓋子是揭開還是蓋上,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若是蓋子不蓋上,香氣容易消失,在聞香時,將會大打折扣。

香氣,本身就是一種小分子結構,極不穩定,容易受空氣流動影響,小小的氣流,隨時都會讓香氣飄走。若是如此,當真是讓岩茶的香氣都隨風而散。

如果喝岩茶不聞香,感受「岩骨花香」便打了折扣,此時的香氣,如衰敗凋零的牡丹,歲有著國色天香的名號,卻失去了雍容華貴的艷麗,終究鬥不過花器正盛的芍藥。

行文至此,您一定會問:「如果把蓋子蓋上,茶葉不是會被悶壞嗎?那不就影響喝茶了?」

其實,從實際操作來考慮,蓋上蓋子,只是暫時的。

通常我們出了水之後,也會揭開蓋子聞香,而且聞香,並不是只有三秒五秒,往往持續的時間較長,特別是有三五好友喝茶的情況下,甲聞了香氣,傳遞給乙,而後再讓丙聞香……一番功夫下來,蓋碗裡的熱氣,也消散得差不多。

而後,又接著沖泡下一衝。

如此看來,即便蓋著蓋子,岩茶也不容易被悶到。

出水時,怎麼做到把茶湯都瀝乾

在與茶友們介紹岩茶沖泡時,通常會勸誡各位:出水時,茶湯一定要瀝乾,否則茶湯留在蓋碗裡,相當於讓岩茶坐杯,水與茶葉接觸的時間長了,容易造成湯水苦澀。

但茶友們在日常操作中,往往不得其法,對於「瀝乾」二字,解讀得並不到位。

曾經教一位90後泡茶,再三強調,蓋碗裡的水,一定要瀝乾,不能「養魚」(意思指茶湯殘留太多,都能養魚)。

然,在實際操作中,真沒讓李麻花一口老血噴出。

這位小妹子泡茶,還是留下了很多的茶湯,麻花瞅了一眼,至少有1/5的水留在蓋碗中。

小妹子還瞪著大眼睛,一臉困惑地問:「水要怎麼瀝乾啊,我不會。」

@*&……%

李麻花也是一臉凌亂,只好手把手示範。

我們在瀝乾茶湯時,其實簡單,在出水後,多抖動幾次。

具體做法,將蓋碗碗口開得大一些,蓋子距離碗沿,差不多有一公分的距離,這種開口程度,可以讓茶湯呈現為瀑布狀出水,不會耽誤物質釋放。

同時,保持出水動作約三秒,然後將蓋碗放平,再做一次出水的動作,如此反覆兩次,就能讓茶葉裡的水完全瀝乾。

前四泡,一定要快出水嗎?

是的!

要不想自己的岩茶泡出中藥的味道,前四沖請做到快出水。

岩茶經過揉撚後,葉片破損,容易讓內含物質釋放。

這種原理,就像是榨果汁。

如果我們是將一整顆橙子放在榨汁機裡,要榨出橙汁花的時間長。若提前先把橙子切開,處理成若乾小瓣,這樣榨出橙汁的速度就快。

岩茶,就相當於是被切成了好幾瓣的橙子,稍稍經過沸水沖泡,容易讓內含物析出。

如果我們還慢悠悠地出水,這物質釋放容易過多,最後勢必會讓茶湯變得太濃,太烈,喝起來甚至會覺得苦,覺得澀,極大影響了喝茶口感。

是以,為了保證能喝到口感適中的茶湯,在前四沖時,出水速度一定要快,在注入沸水後,蓋上蓋子,就可以出水。

而後幾沖的茶湯,要是大家覺得太淡,能適當延長出水時間,讓內含物質再釋放一些,從而調整茶湯口感。

沖泡,能讓岩茶變得更真實,觸碰的到,聞得見,更喝得著。

唯有通過沖泡,才能讓岩茶變得接地氣,而不是簡單的幾片黑黢黢的葉子。

經過沖泡後,岩茶的香,岩茶的骨,岩茶的水,岩茶的味,360°無死角地呈現在世人眼前。

沖泡,還是一樣的配方,100℃沸水、120毫升白瓷蓋碗、8克岩茶……

雖說方法千篇一律,但茶泡的好喝與否,全體現在細節上。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