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道至簡古中醫,人人都能讀懂的「傷寒論」,白話註解,連載34

俠醫世家導讀:我們學《傷寒論》不能死記硬背裡面的藥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張仲景的辯證思維,以及他對症組方的思維邏輯,只有領悟到他的思維邏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張仲景一樣的中醫。

原文:

80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 十四個(擘) 乾薑 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註解:

所謂「大下」。是用了比較厲害的丸藥,裡面應該是有巴豆之類的藥物。大下自然津液大傷,乾薑是溫裡救津液的。「身熱」,「微煩」,說明熱偏上偏表,梔子,乾薑二葯合用,葯簡力專,葯不在多,而在中病。

這裡順便說一下生薑和乾薑的區別。都是熱性亢奮葯。

生薑有發散之性,能助胃的運行,也能助汗,主要用於表證和虛寒型的嘔.

乾薑是曬乾的薑,運化之氣減了,溫中之力更強,能刺激胃化生津液而無發表之弊,所以主要用來溫中治津液虛。

原文:

81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註解:

便溏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大腸就一定有寒嗎?不能這麼說,有熱未必就大便乾結,有時候也會大便爛軟,甚至於還會腹瀉。況且梔子湯是以清解上熱為主的。說某一個癥狀不可服某個方子,或者說某一個證可以服某個方子,這都是不嚴謹的,治病需要充分的證據,需要多個證指向一個結論。此條疑非仲景本意。

原文:

82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茯苓 芍藥 生薑(切)各三兩 白朮 二兩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註解:

發汗後病不解,還發熱,而且出現了「心下悸」,「頭眩」的反應。我們知道,這兩個證都是津液虛造成的。津液虛有陰證的津液虛,也有濕證的津液虛(因濕,水飲不氣化成津液)。這裡是二者兼而有之。

「心下悸」是水飲在中焦。「身瞤動」,肌肉會動,濕氣在肌肉裡遊走,這個跟表證是有關係的,如果沒有表證,濕氣不會跑到肌肉裡來。「振振欲擗地」,就是站不穩了,要倒下去的感覺;「振振」是身上顫動,這是有濕氣,且津液大虛,濕多血少。綜合來說,這是一種濕氣在全身遊走,且津液大虛的證。

茯苓和白朮去中焦水飲;炮附子溫全身之陽並救津液;生薑健胃兼發表。合而用之,既救津液又祛肌肉之濕。

這個方子裡不好理解的是白芍,歷來爭議很大。白芍無非兩個作用,一是斂津液,二是瀉下焦之實,在這裡主要是引全身之水往下走。泄水可以用澤瀉,豬苓,亦可用少劑量的大黃,為什麼要用白芍呢?因為澤瀉,豬苓鹹寒,大黃太破。泄水之力都太強,白芍更適合陰證些;這裡有津液大虛,茯苓,白朮,附子,生薑合用是熱燥的,將濕氣化去之後,白芍兼有斂津液善後的作用,津液不復,病必不解。所以中焦用藥並不局限於藥物具體是治什麼的,也沒那麼多死板的用藥禁忌,什麼白芍不能用濕證,白芍傷腎陽,這都是局部的醫學思維,背離了中醫的整體精神。仲景是把藥物看成一種能量場,相須為用,以之平衡人體的能量場而已。

此方以真武為名,真武者,北方水神也,名之以治水之方。

原文:

83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84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85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

註解:

此三條的原理總結下來就一句話:津液虛的人不能發汗

先說第一條。「咽喉乾燥」,注意這個「燥」字,前面有提到咽乾,卻沒有提到「燥」。「燥」比「乾」更熱,說明這裡是熱傷津的情況,不能再發汗以耗津液。

第二條,「淋家」是指有尿道炎症,小便淋漓如膏甚至有膿的人。這種炎症也是消耗人體津液的,所以也不能發汗,發汗後容易出現小便帶血。這是津液傷了,下焦之熱反重,無津液來泄熱,只能動血。

第三條。「瘡家」。長瘡也會消耗人體津液,哪怕身體疼痛有表證,也不可發汗,發汗後就會「痓」。「痓」是偏亢盛偏熱性的津液虛反應,人體的筋腱劇烈抽縮,嚴重的話人還會角弓反張。

《傷寒論》部分藥物劑量換算備註:

1斤=16兩=248克=液體250毫升

1兩=24銖=15.625克

1鬥=10升=2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

半夏一升=130克

吳茱萸,五味子一升=50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強烏頭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梔子10枚約15克

瓜蔞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如果中醫愛好者學習《傷寒論》,建議參考胡希恕,劉希彥版本《傷寒論》,必會受益匪淺!

人人都可以成中醫,未完待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