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昆山反殺案”已了,別讓過度關注壓得當事人喘不過氣

過度關注和關懷,也是打擾。

▲正當防衛 不負刑責!“昆山反殺案”案件撤銷。 影片來自新京報“動新聞”。

文 |佘宗明

前不久擾攘一時的“昆山反殺案”,已經塵埃落定。在距離昆山1700多公里的陝西寧強縣,於海明的家人終於從焦慮中解脫出來,但很快,他們又陷入另一種煩惱當中。

據紅星新聞報導,有網友在微博曬出向於海明捐贈30萬的虛假資訊,以至於其家人面對媒體和親朋好友的追問,不得不頻繁地做出解釋;很多網友聯繫不上於海明之後,從全國各地找到他老家;有人願意高價聘請於海明工作,免費幫助他兒子治病,也有多家機構希望給他們家捐錢,其家人不好拒絕,很為難;在老家超市裡、課堂上,只要提到“於海明”,所有人目光都會聚到他家人身上。

案件定性爭議帶來的壓力“才下眉頭”,輿論過度關注帶來的煩惱“又上心頭”。對於海明及其家人來說,事中和事後兩種壓力的轉換,是與其新聞當事人及親屬的身份伴生的,屬於不可控因素,但這帶給他們的驚擾,是確切而明顯的。

到頭來,他們也陷入減負那般“越減越負”的卸壓怪圈:他們想通過跟媒體、公眾解釋,來卸除這重壓力,卻發現解釋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所以,在某網友找到於海明家人,表示可高薪聘請於海明去海南工作並免費幫其兒子治病後,其家人起初是難為情地拒絕並費力解釋,到後來就只有不接電話。

於海明及家人遭遇的過度關注,無疑是“無組織”的輿論自發為之的結果:自從其困難家境作為案件外圍資訊被連帶式曝光、進入公共視野後,輿論介入沿著“關注-幫扶-求反饋”的梯度推進就無可避免。

事實上,當初正是這些輿論,以在場姿態助推了“昆山反殺案”的進展,這也是促成這起頗具爭議性的案件合情合理解決的重要力量;如今將案情“主角”於海明及其家人置於難以喘息之境地的,可能還是這股輿論力量。雖然它們前後起到的作用有別,但貫穿其中的用意或許是一致的,那就是“讓無力者有力”,讓於海明得到足夠的聲援和幫助。

饒是如此,經歷了這麽多公共事件的“拉練”,輿論本該多些警惕“好心變成壞事”的自覺。用過度關注逼得當事人不堪其擾,也是不該出現的情景。

從媒體報導看,從案發到現在,於海明本人仍處在驚魂未定的狀態。在9月1日當地警察機構認定其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做出撤案決定後,回到家的於海明恐懼未消,基本上屏蔽了跟外界聯繫的管道。雖然他沒有像影視劇中那些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那樣,說出“我想一個人靜一靜”之類的話,但這其實就釋放出了“請勿打擾”的無聲信號。

如果說眼下他仍有需要,那他需要的,也是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其實現心理治愈乃至重建,盡早回歸正常生活,而不是繼續被網民盯著不放。

在此情況下,網友們也不妨多些克制,避免以關懷之名行了“反關懷”之實。關心困厄者固然是出於好心,但萬事過猶不及,尤其是對剛經歷了重大創傷的大案當事人,過度關注和關懷也是打擾,與人道關懷的應有之義背道而馳。拿捐助來說,不能光顧著實現自身的道德滿足感訴求,卻罔顧受捐人的意願,否則行善或許行的可能是“不善”。

報導中就提到,有捐助者跑到其老家非得其家人接受善款,以至於雙方相持兩個鐘頭、村幹部等勸說也無果。這與其說是伸援手,不如說是搞愛心綁架。

有本書的書名叫“不打擾,是我最後的溫柔”,這句話也適合送給很多人。“昆山反殺案”已了,就再別讓“過度關注”壓得當事人喘不過氣來了。

(媒體人佘宗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