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品《三國演義》:不管大意不大意,荊州都會失

作者:劉宏宇

(劉備)

“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及相關更加演義的民間故事中的說法。

荊州到底怎麽易的主,追正史的話,費勁,也沒啥大意義。

所以,咱就可著《三國演義》的話茬兒聊這個問題。

怎麽說?

說白了,就是,不管誰鎮守,也不管大意還是小心,荊州,都會易主。

可能不同的,只是方式、過程,無關結果。

(關羽)

(一)不可能孤立存在的荊州

關羽鎮守的荊州,東、南、西,都是東吳地盤,北面是曹魏,西面再西面,才是劉備剛剛拿下不久的西川。

這個情形,很是古怪的——如果說,劉備政權的中心在荊州,那麽體量更大、新近斬獲的西川,怎麽處置?如果說,劉備集團的重心,坐定西川,那麽,並不接壤而四面都是別國的荊州,就成了“非地”。

這麽講的話,能把孤立的荊州守到那身份上,關老爺已經居功至偉了。

不是麽?

若非他那讓曹操本人思之膽寒的威名和單刀赴會的彌天大勇,荊州早成了曹、孫兩家爭搶的肥肉,而壓根兒沒劉備什麽事兒了。

別再扯什麽孫劉聯盟了。孫劉聯盟中,荊州的問題,從來都是沒法談的。

從來!

赤壁之戰以前,荊州是曹操佔據著的。沒他們兩家什麽事兒。

(周瑜)

赤壁之戰後,東吳軍事統帥周瑜,甚至提出這樣的方案:我東吳出兵,我周公瑾親自掛帥,替劉皇叔奪取西川;條件是你們把聲稱“借用”的荊州,歸還我東吳。

甚至,跟周瑜很可能有天然矛盾的孫權,都同意了這個主意。

年輕的、不懂軍事的孫權,想不到周公瑾“假途滅虢”之計,但諸葛亮想到了。以相對弱的兵力,對周瑜形成心理威脅。如果這時候,周瑜選擇硬拚,未必不勝。畢竟,如曹操所言,劉備所倚,無非關張趙雲,硬碰硬無捷徑可循的時候,劉備更會選擇“戰略轉移”——取得西川之前,他一直都在戰略轉移嗎不是。

攻取西川,不是一戰能成的事。要不是龐統以命用計,加上收伏馬超、剪除漢中隱患,可能還要在艱苦中摸索很久。

這個過程中,劉備集團的戰略依靠,是荊州加孫劉聯盟,不單單只是荊州!

這時候,沒有了周瑜、也沒有可以真正替代的軍事領袖的東吳,是樂意保持甚至增進與劉備的聯盟的——兩弱聯手,方可拒強;這時候忙著奪回荊州,能不能成尚不敢料,就便得手,失了根本的劉備,在西川那裡,是誰也一棍子打不死的;十有八九會反撲。這時,憋著報仇的曹操再一伸手,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孫劉兩家誰會更倒霉!

(諸葛亮)

但這是個過渡狀態。說白了,荊州的“主權問題”,是跟劉備攻取西川的進展、結果,是實時聯動的。

西川拿下,劉備著手治理、安營扎寨的戰略,完全正確。整個集團,面臨跟西川劉璋的老班底的磨合和人才接續的嚴重課題,不可能分配出更多資源顧望荊州。把他名震天下的二弟關羽,留在那兒,加上他的義子劉封策應,已經是“高配”了!

劉備要的,或許不是“永踞”荊州,而只是再容他一個初定西川的“窗口期”。

因為,他知道,並且認為人人都應該知道,荊州已是“非地”,除非坐定西川再打通直至接壤,荊州是無法孤立存在的。可是,打通,直至接壤,談何容易?猴年馬月了!

而且,無論如何,打通,都勢必切痛東吳,破碎孫劉聯盟。

雖然,這個聯盟,早晚會瓦解,但以劉備的老辣,他絕不會去做那個“責任方”。

所以,取下西川後,劉備就已經認定荊州不可長有了。

(二)荊州更是諸葛亮的戰略重心而不是劉備的

很多人,可以說絕大多數,當世的、後世的,都被《前出師表》中“臣本布衣”四個字忽悠了。

諸葛亮向後主劉禪自稱“布衣”,真說不上厚道!

他諸葛家,的確根子上沒啥顯赫,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他的哥哥弟弟,就已都在東吳做官,而且哥哥諸葛瑾的官還很是不小。從這點兒上論,他不能稱純粹的布衣,當屬“幹部子弟”。他自己,也娶了跟劉表續弦蔡夫人沾親的正妻黃氏——黃氏的母親也姓蔡,跟蔡夫人、蔡瑁是同宗很近關係的親屬;而蔡瑁攥著劉表製下的荊襄集團的兵權。雖然這親戚帶了點兒拐彎兒,可非要說自己是布衣,畢竟牽強!

事實上,諸葛亮本人最看中的戰略要地,是荊州。但他沒能力攫取,也沒有足夠發揮的平台可以促使東吳去攫取。劉表主政、蔡瑁掌兵的荊州,不是江東能一口吞下的。能奪取荊州的,是曹操和劉備。曹操有足夠的實力,也早晚會有足夠的理由對荊州下手。劉備名聲大、能打仗、久居人下、厚積薄發,加上跟劉表攀了親,想軟硬兼施謀得荊州,是有可能的。相比曹操,劉備肯定更需要地盤。而荊州,就是擺在他面前的最好的地盤!

所以,主客觀疊加,《隆中對》專為劉備設計的戰略,就以荊州為核心了。

因為是親戚,所以不忍取荊州——這是後世對劉備的美化,也是說書先生們的思維局限性所致。實際上,不取劉表的荊州,不取劉璋的益州,劉備都有自己的戰略考量。那是不能與人道的。不管跟誰。別說諸葛亮,就是他桃園結義的哥們兒,也不能說!

好嗎,您仁義。那麽——諸葛亮在荊州問題上,提出兩個遞進式攫取方案,都以劉表死去為前提。第一步,把控住劉表長子劉琦,一旦劉表死去,即推動劉琦入主,置其如傀儡,實際控制荊州。這時候,他有了劉備這棵雖不夠高大但相當體面的樹可以靠,蔡氏就不用那麽在意了。第二步,如果劉琦這邊不行,則曹操必來攻取,也必勝;但對於曹操來講,不謀求佔領東吳,荊州意義並不大。所以,聯合東吳——就算曹操還會在打不打東吳的問題上猶豫,劉備聯合了去,那份猶豫,就會變成決心。聯吳抗曹,無論勝敗,本來就近乎一無所有的劉備,都沒什麽可損失的。敗,東吳重創,那就有別的計劃了;勝,荊州唾手可得……

相比劉備,諸葛亮在不姓劉了的荊州,更有根基。《三國演義》後面諸葛亮主政時期的字裡行間,細琢磨琢磨,能覺出,赤壁之戰劉備集團佔據荊州之後,諸葛亮就著手經營以他為核心(而不是以劉備為核心)的“新荊襄利益集團”。其中突出的“利益乾系方”,就是馬家,馬謖、馬岱他們家。他甚至為了維護這個利益集團而近乎公開地排擠龐統,並更早就下手疏離劉備和關羽(華容道)。

關羽與張飛、趙雲不同。他曾經“背叛”過劉備。他也有著張飛、趙雲所不能及的恐武威名,更有張飛、趙雲以及劉備製下所有武人都沒有的謀略,可堪“帥才”。

《隆中對》中提到“遣一上將北出荊襄”,“上將”,就差點關羽的名了。須知,當時,劉備手下“無非關張趙雲”啊!那個“上將”,能是一頓酒就能丟了徐州的張飛或者只會打別的說不上的趙雲嗎?

為確保荊襄的踞有,取西川這麽大動作,諸葛亮前半場都是缺席的!但他跟關羽一起鎮守期間,並沒解決曹魏勢力對周邊地區的威脅與控制。

須知,這時節,曹操還在將養赤壁之戰的創痛,既沒能力也乏信心,去做什麽劇烈運動。趁此機會,借關羽之威武,適當用兵,跟劉備呈雙線攻勢,戰略上很是可行。敗,不至於;勝,則既可去除隱患,也可對東吳形成強勢。

但他沒有。

為什麽,除了彪炳千古的“用兵謹慎”之外,至少還有倆原因:

第一,他不想讓一直都不怎麽看得上他的關羽建功。

第二,他不想打破跟東吳的現時平衡。

劉備和關羽是有隔閡。劉備也不避諱這個——他讓兒子接連娶了張飛的兩個女兒,而絲毫沒有跟關羽聯姻的意向,就很說明問題。

(法正與張松)

劉備也不是不察覺諸葛亮關於荊州的私心。兩個突出表現:

其一,入主西川後對法正、李言等劉璋舊部的倚重,除了“本地優勢”,沒有一點兒找備胎的用意麽?

其二,更明顯,就是從戰略到戰術揪著曹操大玩一把漢中會戰。劉備和曹操這對冤家,糾纏撕扯幾十年,唯一一次勢均力敵的較量,以曹操完敗落幕。足見劉備的厲害!他用這個勝利,告訴諸葛亮——不從荊襄出兵,也是可以沉重打擊曹操的。

諸葛亮讀懂了這個意思,也看明白了法正、李言他們的走勢,再不敢離開劉備半步——他不知道再要試圖回去荊州,是他的車馬快,還是劉備擢關羽伺機一刀滅了他的密令快!

好像把劉備諸葛亮都想象得很壞,黑腹黑,不大符合群體共識哈?

可是,政治,特別是軍事爭霸的政治,就是森冷的、血腥的。

黑白同理。萬世不爽!

(三)關羽敗於情商而非智商和實力

傲慢的人,通常情商都不高。這是現代相關學科的定論。

關羽,就是傲慢的人。

跟同期大多數武將不同,他不僅勇力非凡,而且腹有詩書、胸懷韜略。

他這輩子,只服氣倆人,劉備、曹操。

骨子裡,他就瞧不起擅長權術的孫權,也對諸葛亮跟東吳的兄弟式糾葛看不上眼。

三顧茅廬時,他跟三弟張飛一樣,覺得諸葛亮無禮,只不過沒說要去燒人家房子。

諸葛亮初出茅廬的兩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的確是很漂亮的投名狀。可用不了多久,明白人都能明白,那主要是諸葛亮對相關地形物候太熟悉。這個,劉備不說,誰都也就不提。緊接著,諸葛亮利用跟東吳天然的牽代,促成了孫劉聯盟;然後,很快,就給他挖了華容道的坑——維持戰略平衡、死死抓住他關雲長的痛腳,一舉兩得!

他認了。因為他仗義。

他等著自家足夠強大以至於可以對付東吳的那天!

(孫權)

沒錯。他,關羽,武聖人,應該是明白大哥劉備的戰略意圖的——依托孫劉聯盟,抗拒強大的曹操,謀求自我發展壯大的契機。一旦實力追上東吳,不用超過,孫劉聯盟就要出真正的裂痕了。而當自家實力超過東吳,看齊曹魏的那時候,孫劉聯盟勢必瓦解。所需顧忌的,更是曹孫聯手。

所以,他敢單刀赴會、不怕破臉。

所以,在他沒能去參加的漢中會戰完勝曹操之後,他已經做好了伐吳的準備!

想想看,如果不是勞師遠征地從西川出發,而直接從荊州出兵伐吳,就不會有夷陵之敗!

戰略上,關爺一點兒錯都沒有!

問題出在情感或說情商上——他知道劉備在冷落他。他珍惜兄弟情義,他想再次引起大哥的注意。這就有點兒孩子氣了。

孩子氣之下,他把孫權試圖聯姻的動作,認定成了“示弱”而不是“試探”。

所以,要說“大意”,恐怕也就是在這兒。

但這個“大意”,並不直接構成致命傷——孫吳內部,在是否取荊州的問題上,是有爭議的。從孫權的角度講,劉備再強,也是盟友,且立足未穩;曹操再衰,也是宿敵,而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輕易聯曹,無異與虎謀皮;他也精著哪,也不想先撕破孫劉聯盟。

關羽拒絕聯姻,多少也是嫉妒張飛兩個女兒都嫁了劉禪而自己的女兒還待字閨中,大哥實在涼薄得可以。再也是因為,孫權算他的晚輩,他女兒嫁孫權的兒子,有點兒罵人!

就這麽,他發出了點兒脾氣。五十六七的人了(記錄講戰亡時他五十八歲),這脾氣發的,怎麽說——北京話講,不像這麽大歲數的人乾的事兒。說白了,是個情商問題。換個情商高的,一千個不願意,也不急著得罪人,讓對方的天平發生要命的傾斜!

饒是如此,他還是做足了拒曹的準備。要不是遇上龐德那麽個豁出命去也要出名的愣頭青及其毒箭,水淹七軍簡直又是一次對曹的完勝。試看,整個一部三國,哪個“將”,有過如此完美的戰績!

劉封孟達的問題、形同龐德再版的吳下阿蒙(呂蒙)不計後果的無所不用其極、高齡、毒傷、異常氣候(大雪),對了,還有赤兔馬——如果這時候關羽的坐騎赤兔馬,不是呂布那匹馬的後代的話,那麽那已經是一匹相當於人類近百歲的老馬啦。這麽樣的一匹馬,沒跑著跑著就趴下,直接把關老爺壓死,已然萬幸!

不能說,荊州之失,關羽一點兒責任都沒有,至少他犯了情商方面的錯誤。

但說到底,那個時候、那種形勢下的荊州,肯定不會再姓劉。早晚而已。先落在誰家後歸於誰家而已。

關老爺大意不大意,荊州都保不住。

荊州在與不在,劉備都會伐吳,一直因荊州而糾結的孫劉聯盟,也都會土崩瓦解。

【作者簡介】劉宏宇,常用筆名毛穎、荊泓。實力派小說家、資深編劇、北京作協會員,“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獲獎者。著有《管得著嗎你》《紅月亮》《武王伐紂》《深水爆破》等多部長篇小說。主筆、主創多部影視劇本,其中《九死一生》(30集諜戰劇)、《危機迷霧》(38集諜戰劇)已播出。

成語“張敞畫眉”背後隱藏著這麽多學問

聊聊日不落帝國的屈辱史,還原一個飽受侵略的不列顛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