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床試驗就是「小白鼠」?一線腫瘤醫生這麼說

7年前確診晚期卵巢癌的患者葛阿姨,在參與了一項新葯臨床試驗84天后,腫瘤從17厘米變成了12厘米!

面對欣喜的結果,葛阿姨的小兒子范先生感到自己很幸運,同時也說出了參與臨床試驗的考慮。「確診時就已經無法手術了,接受化療後本來效果很好。但複發後再次化療的反應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差,進口葯一年要30多萬,真的承受不起。」 知道這項臨床試驗的時候,范先生也猶豫過,他通過多方打聽,在了解到這種藥物屬於國際前沿水準而且經過多年研發後,又與家人商量後,才下決心讓母親加入。結果讓他和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新葯是絕症患者的一些生機

對於每一個負重前行的癌症家庭,臨床試驗不但能夠減輕經濟負擔,更是一次生的希望。

參與過多次臨床試驗研究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肖禎更是如此認為,每個臨床試驗的藥物都可能會給目前藥物無法治療的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他的一位卵巢癌患者,在參加國產PARP抑製劑臨床試驗一個月後,CA125(卵巢癌腫瘤標記物)由最初的1997下降到807.5,這讓肖禎非常激動,記錄下這個案例並轉發到朋友圈。肖禎認為,臨床試驗對無葯可醫的晚期腫瘤患者來說,是一線希望,如果使他們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即使是安慰劑效應也是值得的。何況,很多患者確實在臨床試驗中獲益。

擔心安全性?醫生自己也是 「試驗對象」

目前國內的臨床試驗招募,大多都是通過醫生了解到有適合的患者再進行聯繫。對於這種「找上門」來的「免費新葯」,也有患者心存疑慮,放棄了入組機會。其實,在西方國家,很多癌症患者是主動尋找葯企的新葯臨床試驗加入。

對於患者來說,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有自己的就診流程,不用掛號,減少了排隊,相關的治療和檢查都免費,這不但大大降低了他們的經濟負擔,為就醫也帶了方便。

肖禎認為,目前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對於藥物的臨床試驗管理非常嚴格,對臨床試驗的相關管理制度、試驗流程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審查非常仔細,基本上可以保證安全性。也是因為對信任臨床試驗的安全性,肖禎自己就參與過實習醫院實施的一項二期藥物臨床試驗,不過為了實驗數據的客觀性,目前各中心已對醫院人員參與臨床試驗的情況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對臨床招募誤解掣肘行業發展

藥物研發的相關研究表明,患者招募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佔用了大部分可用時間和資源。隨著大量臨床試驗的進行和對於入組病人的要求日益嚴格,臨床試驗患者入組已經是越來越難,藥物臨床試驗招募行業應運而生。

不過,受招募專業人士稀缺、法律法規不健全、招募方式有限等掣肘,公眾對新葯臨床試驗了解的也非常少,厚普醫藥總經理王亞楠介紹,據了解,知道新葯臨床試驗的人不到10%,只有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這個知曉率才能達到30%-40%。而且,也有不少患者認為是當「小白鼠」,用藥風險高等原因而抗拒參與臨床試驗。

也有患者擔心在試驗中被分到「對照組」,用不上新葯。王亞楠解釋,這是臨床試驗設計決定的,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要求無法改變,但需要澄清的是,安慰劑對照組使用的藥物都是治療指南上最基礎的用藥,如果不參與試驗,患者還是會用這些葯,但參與後的就醫體驗和便捷程度得到了提升,這也是一種獲益。

獲知臨床試驗信息有捷徑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范先生一直在找尋治療母親的新方法一樣 ,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其實對臨床試驗有需求,但卻苦於沒有獲悉臨床試驗信息的途徑。其實,在中國境內開展的臨床試驗的登記,都能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官網上進行搜索,但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能夠識別並找出適合自己的臨床試驗太難了。

基於這種現狀,像厚普醫藥旗下的募海棠這樣的綜合性的臨床試驗患者服務平台應運而生,平台可以根據不同的疾病幫助患者匹配合適的臨床試驗,同時對公眾進行臨床試驗知識的科普。王亞楠介紹,他們也在探索更多更好的招募方式,以便在新葯臨床試驗、醫生、患者之間,搭建起橋樑。

END

文章來源 | 健康時報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