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體臟腑概說,通往中醫神奇之門!

學中醫,除了陰陽五行以及精氣神之外,臟腑便是一個重中之重。那麼,我們如何認識中醫領域的臟腑呢?與西醫所謂的解剖是一個概念嗎?肯定不是。中醫所謂的臟腑,與西醫的解剖是不一樣的,更不能劃等號。比如中醫所說的心,不能直接與西醫的心臟直接關聯。這麼一說,很多人就會認為中醫沒有解剖的概念,所謂的臟腑學說就有點不科學。其實不然,中醫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解剖的醫學之一,從《黃帝內經》中可以得到佐證,如「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我們可以看出,古人認識人體的時候,已經知道通過解剖來對人體進行研究。但中醫對臟腑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解剖的層次,而是運用取象比類的高級思維,創造性地提出一種器質與功能、實體與形象的學說——藏象學說。也就是說,中醫的藏象學說就是建立在中醫解剖的基礎之上,再結合形象思維進行類比、兼容的結果。既然中醫藏象系統所描述的臟腑,不等同於西醫學上的臟腑器官,所以,我們不對臟腑進行解剖闡述,而是主要從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以及與自然界的關係等方面來詮釋。這樣便於從根本上回歸到中醫的特定思維的軌道上來。

我們先來說說主宰人體的大主吧。在人體,什麼能夠主宰我們的臟腑以及生命活動呢?一般認為,人體是在心的主宰下進行生理活動的,如《靈樞》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但《黃帝內經》中另有深意,即《素問·刺禁論》中隱藏了一個驚天之謎:「挑剔,中腦戶,入腦,立死。」從這一點看,腦才是人體生命的主宰者,心及其他臟腑之氣皆上通於腦。但腦在傳統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中是歸為奇恆之府的,好像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可實際上,腦在人體所佔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而現代的中醫教材卻沒有按照《黃帝內經》隱藏的這條驚天之謎進行發揮。但我們在學習中醫的時候,應該深挖中醫古代經典,並在經典著作之中尋找出路。也就是說,人體及人體的生命是在大腦的主宰下,以心為主導的臟腑系統,協調完成的矛盾而又統一、規律而又複雜的過程。如果臟腑體系在沒有腦的參與下,一切都形同虛設。

那麼,我們既然說有關人體臟腑體系的學說叫藏象學說,關於這個「藏象」究竟該如何理解呢?用教材上的話說,「藏象」包括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所謂「藏」,是指藏於體內的內臟,包括臟、腑和奇恆之府。所謂「象」,涵義有二:一是指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二是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5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獲得的比象。但是,教材上的這個內容仍然存在不足,在人體臟腑中,其實不止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為何呢?五臟各自對應一腑,三焦則又如何放置?命門又如何放置?人體的十二經絡與臟腑體系的聯繫,奇經八脈與臟腑體系的聯繫,這都得提醒我們,中醫的藏象學說需要在繼承中發展,在借鑒中創新。對中醫經典要反覆閱讀,要前後對照閱讀,還要分門別類的閱讀,還要求同存異的閱讀,只有這樣才能為中醫的理論基礎提供更多新元素,以豐富中醫的理論基礎。只有中醫的理論得到質的飛越,才能更好的指導臨床,才能提高療效,博得百姓信服。

中醫的未知數太多了,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聖人,都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但我們不能將眼光停留在教材上,因為教材只會給你一些最基本的東西,沒有深層次的東西。要想學得深層次的東西,就需要在古代經典中尋找答案,也需要對自然界長期觀察,更需要在臨床中勤於參悟。

對於臟腑來說,我一直認為:人體及人體生命是一個矛盾而又統一、規律而又複雜的巨大系統,是以腦為中心,以心為主導的五臟系統和以胃為主導的六腑系統以及經絡系統共同協調完成的結果,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