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急遞鋪”是什麽機構?又有著怎樣的歷史變遷?

提到“急遞鋪”,大家可能感到比較陌生。從字面也看不出它到底是什麽用途。實際上,“急遞鋪”本不是“鋪”,和商業並無關係。“急遞”也並不是今天我們常見的商業快遞的意思,但在作用上已經有相似之處了。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古代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急遞鋪”。

古代驛傳人員

我國古代有關“急遞鋪“最早的記載見於宋、金時代。北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朝廷設立了一種金字牌急遞鋪,據說其傳遞速度可以達到一天五百裡,在當時沒有汽車更沒有飛機的交通條件下,這已經是極快的速度了。不過 “金字牌急遞鋪”是專門服務於軍事,主要用來遞轉皇帝所下達的緊急軍務。另外當時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權金王朝也有類似的機構。史稱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設有都提控急遞鋪兵。

驛傳人員所用文書

元代統一中原後,蒙元軍隊不對對外侵伐,勢力範圍急劇擴張,蒙元帝國所控制的土地遠超前代。面對著空前廣袤的國土,蒙元統治者深知交通通訊的重要性,於是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行驛傳制度。元世祖在位期間,自燕京至開平府,複自開平府至京兆,每十裡(或十五裡)、二十裡,則設一鋪。至元九年(1272年),有人上疏認為“急遞鋪”名稱並不好聽,遂更為“通遠鋪”。 史料記載元代全國各地”皆置郵傳,星羅棋布,脈絡通通,朝令夕至,聲聞畢舉“,可見元代的驛傳制度也是歷代建設中比較好的。

古代驛站舊址

急遞鋪與水馬驛、遞運所,並稱為明代郵驛三大機構明代驛遞之製。急遞鋪的相關建設,則基本上沿襲元代,從鋪舍建設、內部經理、公文檢驗、包裝、交接手續,到急遞之法與對鋪兵的具體要求等,幾如出自同一模式。明代水馬驛的裡距,“陸站六十裡或八十裡”;水站一般比陸站長些。明代從京城到四方皆有驛傳,各地的驛傳也以縣城為中心向四方擴散,在全國上下組成了完整嚴密的驛傳系統,這對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方面發展都有著不可磨滅和難以估量的貢獻。

參考資料:

宋濂等:《元史》

張廷玉等:《明史》

賈衛娜:《明代急遞鋪的研究》

吳士海:《宋元明清急遞鋪述略》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鬱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