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唐代“海鮮”快遞:盛夏時節也能買到鮮活的海貨

唐代驛夫

據《周禮》記,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朝已出現“快遞”制度,設有“行夫”官職,專管郵驛、物流,督促準時送達。唐代,郵遞驛路空前發展,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水驛260個、陸驛1297個,國都長安(西安)有通往沿海各州、府的驛路25條,專門從事驛務的員工共有2萬多人,其中驛夫1.7萬多人。

驛路隔50裡設一站,驛站有食宿、馬廄、驛車等生活、交通設施、用具,快馬1個時辰(2小時)抵達下一驛站更換馬匹,24小時可連續行進600余裡。《大唐六典》載,唐代最大的驛站稱為都亭驛,是國都所在的驛站,每驛配驛夫25人。各道陸驛分為六等:第一等驛配驛夫20人,二等驛配驛夫15人,三等以下遞減,最後一等驛夫2-3人。水驛則根據驛務繁閑,分為三等。朝廷設駕部郎中官職,專管車馬舟船和郵驛,各州,府、縣都有入伍、兵曹等官員掌管公文、物資的運遞。

唐代郵驛設施健全、人員齊備、律令嚴明,專為朝廷服務,帝王利用皇權,從“高速通道”為自己快遞私貨,史上有名的是唐玄宗為楊貴妃從廣東向長安送荔枝,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寫的就是這個事。明代於慎行的詩句“六月鰣魚帶雪寒,三千江路到長安”,說的是唐肅宗愛吃鰣魚,炎熱的6月,將鰣魚從江浙沿海運到長安還冰若霜雪,足見“快遞”的疾速。

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平原郡貢糖蟹,采於河間界。每年生貢,斬冰火照,懸老犬肉,蟹覺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氈密束於驛馬,馳至於京。”這是從山東進貢的海鮮,為了保證新鮮,捉到以後就直接用氈子密封,然後用驛馬快遞到長安。

暢順通達的驛路、條件優越的驛站,催生出一支民間快遞團隊“明駝使”,他們騎著鮮卑族馴化的耐饑渴、抗暑熱、善奔跑的駱駝“明駝”快遞海產,確保鮮活。明代楊慎在《丹鉛總錄》裡記載:“明駝腹下有毛,夜能明,日馳五百裡。”

在沿海州、府通往長安的驛路上,幾乎每個驛站都有“明駝使”住宿,來了貨物,立即換騎換人接續趕路。

當時人們已發現,製造火藥用的硝石放入水中會吸收熱量,甚至結冰,“明駝使”便發明了一種叫做“匭”的木箱,兩層隔板間有3寸左右的空隙,填入硝石灌滿水,裝入海鮮後密封起來,再包裹厚厚的棉被保溫,能使其存活六七天。

《新唐書·食貨志》記有故事:長慶元年(公元821年)7月,兵部侍郎韓愈閑步長安街市,有“明駝使”守著密封的匭箱,叫賣從舟山販來的鱟,韓愈精通廚藝,但從未見過鱟是何模樣,不交錢“明駝使”又不肯開箱。

韓愈付過銀子,命人將鱟抬入府中,打開匭箱卻傻眼了,鱟雖鮮活,但除巨大的甲殼、尾巴,沒有一點肉。對眼前這個“怪物”,他也不知如何烹製,只好向禦廚求教,才得知要把所有柔軟部分和附肢斬碎,炸成鱟醬,美味至極。韓愈如法炮製,果然鮮香無比。吃罷賞玩鱟殼,覺得極似武將一種稱“惠文冠”的頭盔,便賦詩道:“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鱟由此得名“惠文冠魚”,流傳至今。

《新唐書》還記載,貞觀年間,距沿海1千多公里的國都長安,盛夏時節也能買到鮮活的螯蟹、蝦鮓、墨魚等海貨,足見當時“海鮮”快遞的速度。

來 源丨《四川政協報》2018年12月21日第04版

圖文編排丨董 彥

校 檢丨譚 雯 琪

責任編輯丨李 維 葦、胡 萍

終 審丨余 泳 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