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柏+蒼朮,可治痛風


痛風、陽.萎、攝護腺炎,都可能和濕熱有關,有沒有騙我?

看完下面的文字就知道啦!

夏季氣溫高又雨水多,極易引起濕熱。如果飲食上吃過多油膩、甜食,阻止水濕運化,導致水濕內停,濕氣久留不除,會化成濕熱。身體的濕熱多了,就像大夏天的身板時時扛個熱水袋,不爽極了!

播放GIF

起初,這個熱水袋還可能停留在中焦脾胃,導致胃炎和胃潰瘍、牙周炎等。隨著地心引力,以及身體自身的吃不消,濕熱開始下注,腎和膀胱便成了它們的駐紮地,導致腎與膀胱氣化失常,盆腔炎、泌尿系感染,陽痿、結節性紅斑、慢性濕疹、痛風性關節炎、慢性攝護腺炎,四肢痿軟等病症便產生了。

就拿痛風來說,濕熱的氣象容易讓人脾胃受困,而痛風患者因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比一般人更易發生濕重困脾的情況,繼而引發濕熱下注、濕熱淤阻,影響尿酸排泄而使痛風發作,關節紅腫熱痛。

對於陽.萎來說,濕熱下注,會影響到腎臟功能,導致宗筋弛緩,以陰莖萎軟,陰囊潮濕、下肢酸困,小便黃赤,苔黃膩,脈濡數等為常見症的陽.萎證候。

此種情況需要採取什麼措施呢?

當然需清熱和燥濕。中藥界有個二人轉,由元代朱丹溪導演,黃柏、蒼朮出演,這兩味葯有一「清」一「燥」之妙。燥濕清熱界但凡有個演出,少了這二位就不成戲,什麼三妙,四妙,都此基礎上得來,故為中藥界大名鼎鼎的「二妙」。

二妙,原指同時以才藝著名的兩個人。比如晉代的衛瓘、索靖,學問深博,俱善草書,時稱一台二妙。宋朝的艾淑、陳容,善畫,時稱六館二妙等。

黃柏和蒼朮這二妙,他們的妙處表現在哪裡呢?

黃柏性味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是有名的清熱解毒、清熱燥濕葯,所以,就算沒有蒼朮,它已經能除不少濕熱了。

由於它性利下而能除濕,也為腎經主葯。所以,這個濕熱下注到腎和膀胱的情況,用黃柏是最妙不過了。


蒼朮苦溫燥濕,為治陰分之濕熱痿證的妙藥。濕熱下注,流於下肢,使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力,而成痿證。李杲說:「除濕發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葯。」

《珍珠囊》則載:「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

此外,蒼朮氣味芳香,又能辟穢,民間每於夏曆端午節用蒼朮與白芷在室內同燃,用以辟疫。經近人實驗,此法確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可謂中藥界的抗生素。

方中黃柏為君,取其苦為燥濕,寒以清熱,其性沉降,長於清下焦濕熱。臣以蒼朮,辛散苦燥,長於健濕燥脾。二葯相伍,清熱燥濕,治標又治本。實當得「二妙」之稱。

那麼,由蒼朮和黃柏組成的二妙丸,用量各為多少呢?

蒼朮(炒)500g 黃柏(炒)500g

炮製以上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不過,雖然黃柏性寒潤降,去火最速,使用時也要區分情況。正如《本草正》載:丹溪言其製伏龍火,補腎強陰,然龍火豈沉寒可除,水枯豈苦劣可補,陰虛水竭,得降愈亡,撲滅元陽,莫此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則可,水既竭而枯熱者,用以補陰實難,當局者慎勿認為補劑。

這真是一個淺顯易懂的比喻。什麼叫龍火?龍火是天之陰火。內典曰:「龍火得水而熾,人火得水而滅。」適量的水火,是人體性命之本。所以去火也有講究,在陰虛水竭的情況下,去火是會撲滅元陽的。

故此,使用二妙丸時,氣血不足,如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兩目乾澀的人就不宜服用。

二妙丸加入強腰膝的牛膝,就成了三妙丸,能強腰利腎,治腰膝關節疼痛。再加入清熱利濕的薏苡仁,就成了四妙丸,對濕熱下注型痛風,關節腫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四妙丸藥材:2份草黃柏、2份蒼朮、2份川牛膝、4份薏苡仁。

製法:按上述比例將藥材研成細末,用適量蜂蜜調和,搓成丸,每天吃2~3次,每次5~10克。也可以按比例取5克藥末,用溫開水沖服,早飯前喝一次,晚飯後喝一次。

與二妙丸的禁忌類似:肝腎陰虛比較明顯,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經常腹瀉、面色萎黃的人就不適用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