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時間喝牛奶最好 推薦3個黃金時間

牛奶是公認的營養品,但很多人喝牛奶百無禁忌,無論什麼時間,想喝就喝。其實,這不僅不能吸收到牛奶的營養,而且對可引起腹瀉、腹脹甚至胃痛等疾病的發生。那麼,什麼時間喝牛奶最好呢?

喝牛奶的3個「黃金」時間

第一個喝牛奶的黃金時間是早餐後

早餐承擔著人體全天能量總需求的25%到30%。牛奶作為一種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蛋白質、鈣、維生 素等營養成分,不僅可以有效滋潤剛剛經歷了一整夜空腹狀態的腸胃,也可以為人提供充足的能量與營養需求,精神飽滿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早餐忌空腹喝牛奶。牛奶是流質的,如果空腹喝,會很快從胃中排出,其中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未經充分消化就進入腸道,容易被分 解為能量消耗掉,也容易加劇乳糖不耐癥狀。所以早餐應該先吃澱粉類的食物,如饅頭、麵包、玉米粥、豆類等,之後一個小時左右再喝牛奶,才有利於牛奶的營養 成分更充分地吸收。

下午4點前後是第二個黃金時間

此時人容易感覺倦怠、睏乏,急需補充營養。但是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大多數人無法悠閑地去享受下午茶。這時,牛奶中豐富的蛋白質、乳脂可以幫助身體迅速補充營養,從而精神飽滿地恢復到工作狀態。

第三個黃金時間在臨睡前半小時

牛奶中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欲睡的L色氨酸物質,還有微量的嗎啡類物質,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牛奶中的鈣還能清除緊張情緒。另外,人睡著之後,人體血液中鈣的水準會慢慢降低,而這個之前喝入的牛奶正好能補充血液中鈣的流失,維持了血液中鈣的平衡,所以睡前喝牛奶有利於鈣的吸收。

喝牛奶有八忌

一、忌文火煮

用文火煮牛奶,會使牛奶中的維生素受到空氣中氧的破壞,而旺火煮牛奶則很容易溢出來,因此當牛奶的體積膨脹時應即刻離開火源,然後再放回火上燒開,如此反覆三四次,這樣不僅能保持牛奶中的營養成分,而且能殺滅牛奶中的病原微生物。

二、忌煮奶時間過長

有人認為煮奶至沸後再持續5分鐘合適,此種說法不全面。因為奶中呈膠體狀態的蛋白微粒在60℃時能脫水轉變成凝膠狀態。奶中的磷酸鈣也不穩定,在此溫度下易於由酸性變為中性而沉澱。當加熱到100℃時,牛奶發生複雜的化學變化,不但色、香、味隨之降低,還可能產生其他物質,使營養價值降低。目前,大多數牛奶是經過科學滅菌封閉包裝的,可以直接飲用,如願喝熱奶時可採取隔熱加溫的方法,將鮮奶袋放進熱水中5分鐘即可,這樣可保留更多的營養素。

三、忌陽光曬

生活中經常可見送奶、取奶途中,牛奶在陽光下直接照射時間較長,這樣太陽會毫不留情地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甚至使其變質。陽光照射2小時,牛奶中的核黃素會損失一半而核黃素被陽光照射轉化成的熒光核黃素還可進一步破壞維生素C,所以牛奶要避光,更不能長時間曝曬。

四、忌加糖煮

不少人在煮牛奶時就把糖加進去,以為這樣能使糖儘快溶化,殊不知加熱時放糖是很不科學的做法。因為牛奶中含有賴氨酸,白糖中含有果糖,這兩種物質在高溫下會形成結合物——果糖基賴氨酸。該物質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破壞了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更糟糕的是它還可能對人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牛奶加熱時千萬不要放糖。若想喝加糖牛奶,可以在牛奶稍涼後再加糖。

五、忌與橘子同食

牛奶在胃中,在胃蛋白酶和胰酶的作用下分解,然後進入小腸才能被吸收。如果牛奶與含果酸較高的橘子等水果同食,奶中蛋白質與果酸及維生素C發生複雜的生化反應而凝固成塊,這樣會影響奶中蛋白和橘子中維生素C等的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出現腹脹、腹痛及腹瀉等不良反應,所以兩者同食是得不償失的。

六、忌加巧克力

有人喜歡把巧克力加入牛奶中同食,以除去牛奶中的怪味,這是不科學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與巧克力一起吃時,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鈣,人不但無法吸收,時間長了還會出現頭髮乾枯、腹瀉、缺鈣等現象。因此,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時間要分開,喝牛奶時最好吃些餅乾、麵包之類的碳水化合物。

七、忌加鈣粉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佔牛奶蛋白質的83%,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組成。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OCK-和β-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給小兒補鈣,切忌在牛奶中加鈣粉。

八、忌用牛奶送服藥品

牛奶及其奶製品中,均含有許多鈣、鐵等離子,一般每升鮮牛奶中,含鈣1300毫克,鐵0.4毫克。這些離子和某些藥物(如四環素類等)能生成穩定的結合物或難溶性的鹽,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被這些離子所破壞。如果用牛奶送服此類藥物,就會大大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所以,藥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製品,應與服藥時間相隔一個半小時為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