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創基因篩查:上百家長哭訴失靈 華大基因緊急喊冤

  整個市場規模達百億級別的無創產期基因檢測,因出現多個“假陰性”結果備受質疑。在近些年的快速擴張發展後,基因測序行業你爭我奪打得火熱,市場規則和監督機制卻遠未建立。

  來源:南方周末

  文 |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

  2018年7月13日,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在互聯網上瘋傳,講述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

  通過無創DNA檢測,得出低危結果,卻最終生下了唐氏兒的案例不止一起。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包括廣東、上海、天津、蘇州等多個省市,涉及深圳華大基因、北京安諾優達、蘇州科諾等多家企業。

  曾號稱“只需孕婦的一滴血便可測出其胎兒有無出生缺陷之虞”的神奇孕檢術失靈了麽?

  “失靈”的基因檢測

  放棄有流產風險的羊水穿刺,選擇相信無創基因檢測的那一天,現在成了丘琳娜等幾十位病兒母親們最後悔的時刻。

  2016年,31歲的廣東韶關人丘琳娜,懷上了二胎,初期孕檢顯示有唐氏綜合征(又稱“21-三體綜合征”)高風險。

  “進一步確診只能做羊水穿刺或無創基因篩查。”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廣東韶關南雄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告訴她,去上一級的韶關市醫院排隊做羊水穿刺排隊要一個月,還得再等一個月出結果,到時孩子太大也無法做決定了。於是她便選擇了醫生建議的,“抽血寄到北京,貴一點但十天就有結果,很可靠”的無創基因檢測。

  不少像丘琳娜一樣的產婦,起初都認為無創產前檢測和羊水穿刺檢查的效果一樣甚至更好。“交了2000塊錢去抽血了,後來才知道不是在醫院,是一家叫安諾優達的機構做檢測。”

  看到結果單上,“21三體”患病低風險的結論,丘琳娜她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然而,2017年4月,女兒涵涵出生當天就因吸入性肺炎住院,疑似唐氏綜合征,滿月便被確診並患有先天性心髒病。

  她想不通,為什麽自己已經做過基因篩查,還是生下了帶病的孩子?

  而在一個名為“無創假陰”的QQ群中,群管理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群內大部分孩子家長都是在不同的監測機構做過無創DNA檢測,結果顯示“低風險”,最後卻生出患有唐氏綜合征寶寶。據南方周末記者的不完全統計,該群目前有135位成員,其得標注出無創DNA檢測機構的共有49位,其中涉及較多的機構有華大基因(22位)、廣州金域醫學檢測中心(6位)、中山大學安達基因股份有限公司(4位),湖南家輝遺傳專科醫院(4位)。

  “沒有任何一種檢測可以將產前檢測的準確度達到100%。”上海複旦大學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副主任馬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患兒家屬口中的無創基因篩查,專業名稱為“無創產前檢測(NIPT)技術”,目前只能對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綜合征(分別對應唐氏綜合征、愛德華氏綜合征、帕陶氏綜合征)三種疾病有較高的檢出率,而“無創基因篩查”的稱謂很容易導致誤解。

  即便NIPT對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的準確性較高,但肥胖、雙胎或多胎、孕周過早等情況下,檢測的準確率依然會下降。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的結果只是“篩查”並非“診斷”。原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原院長段濤介紹,在與產婦的溝通過程當中,醫生應著重強調這點,並說明羊水穿刺才是產前基因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據了解,羊水穿刺可作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染色體遺傳病診斷和性別判定,也可用羊水細胞DNA做多種基因病診斷、代謝病診斷,準確率高於無創產前檢測。

  不少患兒家長對“基因檢測”與“羊水穿刺”之間區別,都是在迷迷糊糊做完基因檢測,生下了帶病的孩子之後才理解的。

  但相比無創的基因篩查,用針刺破羊膜,有一定的流產和感染風險,這種是眾多孕婦和醫生不願選擇的原因之一。

  “概率在千分之一到五百分之一之間,根據醫院醫生的水準有不同,很多縣級醫院都做不了,要去市裡大醫院做。”段濤說。

  賠付要求“超綱”

  購買無創基因篩查的產婦,通常都會同時收到一份檢測醫療保險,以應對無創基因檢測作為一項篩查技術存在出錯的風險。按照保險責任規定,如果無創產前NDA檢測結果為低風險,但活產嬰兒卻患檢測範圍內疾病,可獲40萬元的理賠。

  生出缺陷兒後,丘琳娜跟天津的曹姓一家、蘇州的安安一家獲得了理賠。而上海的孫珊女士則遭遇了拒保。因為頭胎有過不良孕史,她多次跟醫生要求做個更全面的檢查,於是上海新華醫院醫生建議她自費1800元做了華大基因的“全基因組”檢測。

  但等兒子滿三個月還抬不起頭來,確診為性染色體異常時,她才知道這個所謂的“全基因組”並不包括這一基因病檢測。她向產檢醫院、華大基因投訴無果,“希望孩子以後能在做產檢的這家醫院免費看病,院方也不同意。”

  事實上,孫珊做的就是普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當時醫生跟通知書裡都有提全基因檢測,我就誤會了。”在她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一份知情同意書中,提到“本檢測技術為全基因組測序,除可檢測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綜合征外,還可能檢測到其他染色體數目異常和部分染色體缺失重複的資訊”的字樣。

  “孩子三天兩頭感冒發燒咳嗽住院,她這一輩子離不開人,我這輩子算完了,不能工作,只能帶她。” 丘琳娜也有些絕望。

  因為超出三條染色體的保障範圍、21號染色體不是多出一條的標準型,而是有異位、嵌合等情況,都有可能成為保險公司拒保的理由。

  段濤認為,苛責檢測公司“為其無法、也沒有承諾過的問題負責”是不合理的。“基因篩查可以比喻成我們看一棵樹,有沒有橫生出的多餘枝乾我們會關注,至於每一根樹枝和葉片有沒有畸形,不是檢測的目標。”

  但問題在於,“在實際操作中,與孕婦直接接觸的一些醫務工作者自己對NIPT適應情況了解不夠到位,或沒有對孕婦進行準確解釋,再加上有些孕婦及家庭成員沒有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導致了對NIPT檢測的局限性理解發生偏差。”馬端說。

  “包括醫療資源緊缺在內的種種原因導致醫患雙方始終存在資訊鴻溝,前期溝通與告知不足。”段濤在臨床中發現很多產婦並不會仔細看說明跟保險單。“就跟買房一樣,厚厚一摞的合約誰會仔細看,又有幾個人能看懂?”

  找企業、找醫院甚至找政府進行維權,成了這些不幸被選中的家庭的救命稻草。

  從告知程式及檔案約定來看,患兒家屬在維權路線上處於劣勢,他們不具備判斷鑒定機構是否存在誤判的技術水準,也難有充分的理由證實醫院在產檢過程中有所誤診。有人被視為“醫鬧”,甚至被某些檢測機構裡的保安給抬走、趕走。

  商業利益誤導市場?

  2016年,原國家衛計委發布《衛計委關於規範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遊離 DNA 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推行產前無創基因檢測後,市場的盤子就被高齡產婦生二胎的大背景給激活了。

  如前文所述,為避免流產等風險,面對高危孕婦,很多醫院都傾向選擇僅需采集5毫升產婦靜脈血,向企業送樣即可完成的無創基因檢測。據行業推測,如果這一檢測市場滲透率達30%,那麽整個市場規模達百億級別。

  有數據指出,華大基因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基因概念股,其主要收入事實上都來自無創基因檢測。2017年,生育健康類產品佔華大基因總收入的54%,毛利率也是公司最高的67.7%。作為號稱在國內入局最早、市場佔有率最高、技術儲備最完善的無創DNA檢測方,華大基因與當前無創檢測行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在近些年的快速擴張發展後,基因測序行業你爭我奪打得火熱,市場規則和監督機制卻遠未建立。

  “具體的基因檢測項目國內外差距不大,但各企業間的競爭呈白熱化。有些企業為了提高銷售額採用了不負責任的以次充好、低價傾銷和行政乾預等行為,嚴重傷害了基因檢測領域的正常發展,應當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馬端表示。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早在2015年12月底,華大基因便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準確率高達99.9%作為宣傳點,進行全面推廣。但在2018年7月13日晚間,華大基因對外發布《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下稱《公告》)中這一數字悄悄發生了變化。

  《公告》稱,“國家衛計委發布《通知》 中,對於常規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檢出率做了以下要求:21 三體、18 三體、13 三體的檢出率分別不低於 95%、85%和 70%,而非 100%。 無創基因檢測作為一項篩查技術存在假陰性的風險。”

  在同一文章中,華大基因還否認了存在誇大宣傳的情形,“華大基因嚴格遵守國家部門法規要求,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範圍和技術局限性。”

  (文中患兒及家屬為化名)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