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陪伴孩子?教育部給出十大建議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2月17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全國教育系統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如何緩解和調節孩子以及自己的情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分別給全國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提出了建議。

圖片來源:教育部

建議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請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各種積極信息,可以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與親朋聯絡,互幫互助。

建議2: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心理狀態。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引導孩子運用簡單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改善情緒。

建議3:幫助孩子判斷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家長要直面孩子關於疫情的相關問題,積極與孩子溝通,不回避疫情狀況,以恰當方式、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解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目前我國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開學情況。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權威真實的新聞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指導孩子學會對信息進行判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建議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遊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

建議5:給孩子一定獨處空間,多一些理解信任。隨著與孩子在家裡共處的時間增多,親子矛盾和衝突可能也會增加。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處空間,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勵,少一些管制和嘮叨。

建議6: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防止孩子沉迷網絡。為豐富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在目前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則,明確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並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

建議7: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將指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居家學習,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有關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居家學習計劃。小學生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好網絡學習準備,學會網上學習的基本技能。

建議8: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進行網絡學習,報告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班裡的夥伴互幫互助、共同監督,分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收獲。遇到不會的問題,鼓勵孩子通過網絡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或通過網絡查找相關信息解決問題。

建議9: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抗疫事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指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到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大自然。

建議10:分享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傳播社會正能量。要讓孩子了解,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工作者犧牲了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守護著大家安全。引導孩子關注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跡,學習他們勇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