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孩子的眼裡,你可能是個「笨蛋」!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那天,兒子指著遠處一位紅衣女子,生氣地說:「媽媽,那個阿姨怎麼那麼笨啊?」

我問號臉,「她怎麼笨了?」

「因為她剛才凶她的小孩了」,孩子氣鼓鼓地說。

「哦?她怎麼凶了?」

「她對著她的寶寶哇哇亂喊,你給我快一點,快一點!把寶寶都凶哭了。」

「那是有點太凶了,凶孩子的大人都很笨嗎?」

「是啊,因為大人不能對小孩子那麼凶。」

「媽媽有時候也很笨吧,」我心虛地問。

「嗯,你有時候也很兇,你凶的時候看上去也好笨啊。」

看著兒子一臉認真,我心裡忽然一陣觸動:原來,在孩子眼裡,那個隨意對孩子發火的大人,其實是笨蛋。

1

仔細想想,難道不是嗎?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發火,其實並不是因為孩子犯了什麼了不得的大錯。

有時候明明是自己心情不好,把氣撒在孩子身上;有時候是黔驢技窮,拿孩子沒有辦法,就祭出打罵這一殺手鐧,以為這樣就可以鎮住孩子。

但這兩種情況,都表明家長的無能。

第一種情況,家長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讓弱小的孩子來承擔壞情緒的發泄口,這是在以大欺小。

第二種情況,家長在教育上沒有方法,沒有耐心,便採取打罵這一高壓手法,試圖讓孩子屈服,這也是在以大欺小。

不要以為孩子不明就裡,他們的眼睛雪亮著呢,一眼就能看出你兇巴巴的外表之下,虛弱的內裡。

前段時間,一個四歲小女孩哭著跟媽媽開懟的視頻被熱傳。

視頻中,女孩滿臉是淚,一臉委屈。

「你都這麼對我了,我還怎麼學習?」

「從今以後,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就你這個媽媽,我還能要嗎?」

孩子一臉生無可戀,感到很受傷。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媽媽還在數落著她。

「我怎麼教你,你都不會呀。」

「這個題媽媽教你一個小時你都不會。誰的錯?」

面對媽媽的指責,女孩為自己據理力爭:

「你都這麼教我了,我還怎麼會呀?」

「你就嗷嗷喊,不會是吧,不會是吧,不會是吧!你就這麼喊,都你給我氣哭的。」

女孩稚氣的臉龐和成熟的語氣,形成反差,讓人有些忍俊不禁。然而,她那種氣惱的心情,其實很讓人心疼。

孩子不會做,理解不了,要麼是家長方法不對,要麼是孩子年齡沒到。即使孩子確實笨了點,那也不是她的錯呀。

面對媽媽無禮又無理的責罵,她的確有足夠的理由開懟。

2

雖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這般清晰的腦迴路,這般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如果讓他們把心裡話毫無保留地說出來,他們對爸爸媽媽說的,未必是一句 「 我愛你 」。

去年,南京一所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家長會。家長會之前,老師讓每個孩子在黑板上寫下一句最想對父母說的話。

「媽媽請您不要再插嘴了!」

「我希望媽媽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對我說話。」

「我希望媽媽可以多閱讀書物,來指導我的學習!」

「爸爸,請你不要對我大叫!」

「請媽媽不要總打我。」

「我希望媽媽不要再錯怪我。」

……

這一句句,一聲聲,描繪的都是家長霸道的形象:

孩子還沒有表達完,就急吼吼地插嘴;

對孩子頤指氣使;

打罵;錯怪;自己不學習,卻對孩子指手畫腳。

美國學者杜蘭特曾經說過:「教育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的過程。」

應該感謝孩子,他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提醒我們,在孩子面前,家長不是必然的智者,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太多。

3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跟孩子相處,父母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經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想一下孩子的處境:如果你是孩子,父母這樣對你,你會做何感想?

當你發現孩子的言行不如你意的時候,問問自己,如果是你的朋友、同事這麼說了、這樣做了,你會對他們兇巴巴地加以呵斥,甚至對其大打出手嗎?

當然不會。因為,你知道這樣做,別人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正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弱小地不知如何反抗的孩子,所以才敢在他們面前,借愛之名,暴露出人性中的醜陋。

就在不久前,上海一位媽媽每天都對孩子狂吼怒罵,聲音之大,鄰居們實在無法忍受,只好報警求助。

在媒體曝光的一段視頻中,媽媽對著孩子一陣排山倒海式的怒罵:「滾去洗澡!不是一天兩天,還有明天和後天!那你作死了!」

這樣的語氣,這樣的分貝,我一個成人聽了,都心口緊縮、倍感鬱悶,更別說承受這種怒罵的,是一個弱小無助的孩子了。

孩子不敢放聲大哭,只能低聲抽泣,聽上去十分可憐。

據鄰居們反映,這位暴躁的母親幾乎每天晚上就要對小孩進行這樣的「教育」,從8、9點開始,一直到深夜12點才會消停,有時還要持續到凌晨1、2點。

鄰居們為此報過三次警。但每次民警勸導過後,該家長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真的為這個孩子感到心疼,每天處在媽媽的情緒和語言暴力之下,內心該是多麼憋屈、多麼絕望。

我們常說,考察一個人的人品,不是看他對外人如何,而是看他對家裡人如何。

一個對孩子控制不住壞情緒的人,說明其本質上是一個不懂得尊重人的人。

作家王蒙這樣描繪那些不講道理、不尊重孩子的家長:

「父母寂寞了就責備孩子太老實、太不活潑,父母想午睡了就覺得孩子弄出的噪音令人討厭;父母想讀書了就發現孩子不愛學習,父母想打球了就發現孩子不愛體育;父母煩心的時候就更不必說了,一定是看著孩子更不順眼了。」

學會尊重孩子,做一個講道理的家長,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否則,連孩子都會覺得,你無理取鬧的樣子,很笨。

4

除了學會尊重孩子,身為父母,還必須終生走在學習的路上。不學習的父母,不配得到孩子的尊敬。

前段時間,一名8歲的小學女生頭頭是道地教育家長,引發了大量關注。

視頻中女孩對家長說道;

「你總是在那裡罵人,嗷嗷喊,誰想聽你們的?」

「你以後就算罵人能不能用文化高一點的語言呢?你已經讀了小學、初中、大學,你還不會用古詩、名句來罵人嗎?為什麼總是要用那些粗話來罵人呢?」

「我都可以用古詩來說服別人。你呢,只會嗷嗷喊。」

細想想,女孩說的的確有理。父母教育孩子,只知道罵,並且罵得很沒有水準,孩子憑什麼要聽你的?

孩子在學習,在進步,而父母卻裹步不前,這樣的父母,又怎麼會得到孩子的尊敬和愛戴呢,更別提如何給孩子做好榜樣和表率了。

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不僅無法勝任孩子引路人的角色,更會遭到孩子的鄙視。

還記得那篇題為《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的小學生作文嗎?

在孩子的眼中,媽媽不工作,還很懶,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做飯難吃,家裡也收拾不乾凈。每天只知道玩兒,還總是喊累。

看到這篇作文,當媽的難道不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嗎?你不努力的樣子,在孩子眼裡很醜,很笨。

孩子在長大,他們逐漸會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價值觀。那些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會被孩子遠遠地甩在身後。

5

為人父母,是一場畢生的修行。

在孩子面前,請放空自己,與孩子平等相待,共同學習、探索,一起成長、進步。

孩子的生命在蛻變、在突破,我們自己的人生也將收穫圓滿和豐厚,這不正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功德嗎?

否則,不努力、還亂髮脾氣的你,其實還沒有長大,在孩子眼裡,或許只是一個「笨蛋」而已。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