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讀書要附驥名師

曾國藩讀書有很大收獲,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名師的指點,正所謂“附驥名師,絕不附庸權貴”。

湖南長沙人唐鑒是一代理學大師,不僅在京師士林聲望頗高,而且深得道光帝的信任。曾國藩以老鄉的名義慕名拜謁這位前輩鄉賢,獲得唐鑒的傾力指點。後來他給另一個同鄉前輩賀長齡的信中這樣寫道:“國藩本以無本之學尋聲逐響,自從鏡海先生遊,稍乃粗識指規。”意思是從唐鑒這裡獲得了讀書之門徑,他當天在日記中也寫道:“聽之昭然,若發蒙也”。

唐鑒指點了曾國藩什麽樣的讀書門徑?

第一,指出了讀書之宗:“束檢身心,讀書明理,當以《朱子全書》為宗。”唐鑒要求曾國藩熟讀此書,以此為課程,“身體力行,不宜視為瀏覽之書”。

第二,指出了讀書之法:“治經宜專一經,一經果能通,則諸經可旁及。若遽求盡精,則萬不能通一經。”“經濟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跡,法戒昭然,歷代典章制度不外乎此。”讀經的目的是修身,讀史的目的是經邦濟世。

第三,是靜字工夫。道光二十二年十月,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唐先生言,最是‘靜’字功夫要緊。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總是要靜。”此後他把“靜”字列入了修身日課十二條之中。

唐鑒不僅對曾國藩如何修身、治學有幫助,後來還在曾國藩事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曾國藩只是一個書生,沒有任何軍事經驗,皇帝為什麽想到要他去帶兵打仗?那是唐鑒向皇帝推薦的。在晚清許多高官打了敗仗,要麽選擇自殺,要麽被朝廷嚴厲處罰。而曾國藩早年打仗是“屢戰屢敗”,他也有三次自殺的記錄,為什麽皇帝沒有懲罰他?那也是因為唐鑒。唐鑒在向皇帝推薦時,就事先給皇帝打了一支預防針,他說,曾國藩這個人是一介書生,剛開始辦事不會那麽順利,會經過很多挫折和磨難,但皇帝您要給他時間,要相信他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曾國藩另一個名師是倭仁,由唐鑒推薦,道光二十二年冬,曾國藩向倭仁請教讀書修身之法。倭仁是唐鑒很欣賞的理學家,任文淵閣大學士,他的日記當時在士大夫當中廣為傳抄。那麽倭仁又指點了他什麽呢?

第一,指出“研幾工夫最要緊”。所謂研幾工夫,說白了就是要注意思想上剛剛流露出來的苗頭,洞悉小到心頭的善惡之念、患得患失之心,大到國家治亂之微,都是研幾。

第二,寫日課。所謂日課,包括寫日記、讀書劄記之類。曾國藩堅持了三十三年,還將日課送給倭仁、吳廷棟等師友批閱,倭仁毫不客氣地教曾國藩“掃除一切,須另換一個人”,曾國藩“讀之悚然汗下”,以此為“藥石之言”。師友的眉批就像一種監督機制,對曾國藩長期堅持修身治學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誠意工夫。曾國藩在道光22年(1842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諸弟的家書中介紹了向倭仁的誠意工夫:“倭艮峰先生則誠意工夫極嚴,每日有日課冊。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筆之於書,書皆楷字。三月則訂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盡其慎獨之嚴,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而著之於書,故所賣之書,句句皆切身之要藥。”

倭仁後來因“學業優長”,為兩宮太后所器重,聘為同治的帝師。這對曾國藩後來的事業也有很大的幫助。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