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撤離草場地?綠化帶線上的藝術拆遷

▲德薩畫廊門口的通知

拆遷通知書

日前,北京草場地藝術區的德薩北京太空突然官微宣布關閉其畫廊太空。原因是臨時接到相關部門通知,勒令於7月31日前搬出。

據悉,在其畫廊建築物即將被拆除之前,德薩北京太空以及鄰近的畫廊,工作室和餐館均僅給予兩周的過渡期。德薩北京太空也將於7月22日結束藝術家麥影彤二當前展覽《任意機器》後關閉。截止發稿日,德薩北京太空已經開始整理和拆除畫廊相關藝術品及財產,準備搬家。

在草場地之後,德薩北京太空表示會努力尋找新的太空。德薩北京太空的創始人Vincent de Sarthe也表示,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和其代理的中國大陸的11藝術家一起繼續給大家帶來精彩的展覽。

和德薩相鄰的藝琅國際也於次日在官微發出通知,同樣於7月31日前搬離現有草場地太空,之後畫廊將被拆除。而原定展期於8月19日結束的“20180707黃佳個展”和“張震宇同名個展”於7月28日提前結束。

▲藝琅國際門口的“拆”

德薩和藝琅國際等租戶第一次接到通知是在7月初,最早的通知是兩個月內搬離太空。但在7月7日上午,藝琅國際新展開幕的當天,藝琅國際的主人謝蓉突然接到第二次通知,必須於月底之前搬離太空。

“當時就有點兒蒙,那天下午還有新展要開幕,突然被通知月底必須搬走,而且沒得商量,會斷水斷電。”謝蓉說到。

據悉,此次拆遷恰巧基本都是來自同一個房東的房子,兩個畫廊機構,一排公寓,還有幾個藝術家工作室。拆遷原因是這些用地被規劃用來做綠化帶,基本是離鐵道100米以內的房子都必須拆遷。房東雖然是通知方,甚至都來問租戶們,說能不能“找找人”,先拖延一下拆遷日期。

“對找人這個事,這次我完全不采取任何行動,很煩這種感覺。房東在這一片物業很大,在草場地還有很多房產,因為其實拆的話對他損失也特別大,他就也問我們租戶有沒有一些‘能耐’。首先我也不太愛去辦‘找人’這種事。而且我心想你是當地村民,你都沒有辦法,我們租戶更沒有可能了,我說那就算了吧。”租戶小徐說到。

▲草場地藝術區一角

搬不起的“家”

據小徐透露,收回的地會被用來做綠化,而且基本近期的拆遷都是這個‘名堂’。“當然這個房子肯定也不是完全合法的手續,因為房子也不是大產權,就是房東租的村裡的集體用地。所以大家都讓你拆,也有讓你拆的理由。”

藝琅國際差不多在這片區域蓋好後就搬了過來,租金廉價適中是謝蓉選擇這裡的原因。“其實大家都是在渾水中摸魚。當時租的時候也問了安不安全、穩不穩定?我這幾天到處去找房子,第一個問題都是問你們這兒穩定嗎?有一點一朝被蛇咬,這種動蕩對一個藝術機構其實挺傷元氣的。”謝蓉說到,

藝琅國際和房東簽的是五年的租賃合約,今年是第五年。“我們房東人挺好的,合作都挺開心的。本來今年合約到了要商量房租上漲的幅度,但現在不存在了,房東答應補給我們兩個月房租。其實這對畫廊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完全解決不了問題,主要是拆遷帶來的‘傷筋動骨’得一兩年才能恢復。”

租戶小徐告訴雅昌藝術網,此次拆遷他還專門谘詢了律師,律師說租期還剩多長時間,除了剩下的房租補償,對方還需補償相應的裝修費和停運期間的損失費什麽的,但最終房東隻答應補償剩下租期的租金。

▲草場地藝術區一角

“目前我打算先搬回公寓,做做方案,畫些小稿,不太急著找工作室了。太急的話找到的工作室如果不合適,後期勢必還會面臨著拆遷的麻煩,我有好多藝術家朋友都是這樣的情況,搬了幾次了,有的甚至沒搬多久就又面臨被拆遷的命運,遇上這事就特倒霉。要是經濟吃緊的藝術家肯定是當頭一棒,得好多年才能緩過來。”小徐說到。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小徐的另一個藝術家好友近期也面臨著被拆遷,坐標是在順義某村莊。“那個地方都是一些采摘園,也有一些國際學校什麽的,後來慢慢形成了一小片的藝術區,有油畫家、國畫家,音樂界各種人士。朋友買的那塊地是屬廢棄地,但最近因為重新規劃綠化帶,很多采摘園被規劃進去,因為我朋友的房子正好在規劃線上,原則上屬於拆遷線上的區域一般在10米內範圍,我朋友的房子剛好屬於那種可拆可不拆的灰色地帶,目前狀況不太明朗。他們蓋房子花了100萬,如果拆遷,補償也就20萬,還不夠他們重新租用一年的工作室。”小徐說到。

遠水救不了近火

藝琅國際面臨的情況則更為嚴峻,由於畫廊展覽的排期都是提前敲定的,目前的展覽已經排到明年1月份,但是因為太空面臨拆遷,所有的展覽只能延期或取消,這種打擊不光是畫廊,有的藝術家已經開始準備個展作品,也都面臨此次突發狀況做出相應調整。

“目前看我們找新太空的情況,短時間也不能有一個很清晰的計劃。因為現在太空特別難找,因為畫廊你知道,不能孤零零地隨便找一個太空立在那兒,還要考察藝術區的氛圍和成熟度。

▲德薩畫廊門前

我們這片兒被拆的藝術家和機構一直私下裡都在通氣,大家都是同甘共苦,共命運的感覺,在哪兒哪兒找房子都互通資訊。真是感覺到大家那種不安全感和焦慮還蠻難過的,特別是藝術家,很多藝術家的經濟狀況不是太好,他們動輒拆一次工作室、搬家、裝修,就要花上幾十萬,其中一個藝術家還跟我說都好幾年沒賣作品了,哪有錢。”謝蓉說到。

在謝蓉看來,短期內可選擇性的太空不多。成熟的藝術區多半無空置房,且租金價格昂貴。另一方面,雖然也聽到一些北京正在大力發展廢置工廠更新改造文創園區的消息,但短期內,一個園區整體氛圍的形成無法達到預期。

據統計,北京市騰退的老舊工業廠房約242處,總佔地面積共計2517.8萬平方米,這些廠房大多數具備了歷史文化功能和良好的硬體條件能改造利用。其中,109個老舊工業廠房已經改造利用了,面積是601.3萬平方米,佔全市249個老舊廠房總面積的23.88%。還有263正在保護改造利用,佔地面積大約138.03萬平方米,佔全市的5.48%。107個待保護利用的老舊廠房,佔地面積1778.48萬平方米,佔全市的70.64%。

也就是說,除了其中一些已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典型的如751、798、萊錦、新華1949園區等,另外還有七成處於待開發狀態。隨著北京市產業結構深刻調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持續推進,老舊廠房資源還將進一步騰退釋放。

而且這些老舊廠房大都有自身的特點,建築風格獨特,文化氣息濃鬱,獨特的格調和氣質非常適合文化創意產業的項目,而且北京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騰龍換鳥,發展文創也是大城市更新轉型的基本途徑和普遍的做法。

但老舊廠房資源也面臨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在和政府及老舊廠房資源的交涉中,藝術北京負責人董夢陽就表示,“首先廠房面臨很多員工的問題,他們已經沒有工作了,那些廠的有多少需要你去背負或怎樣,有很多具體的事情。但是我們努力來看看能不能做,還是要努力推動,借助政府的協調,我們能做的事情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我們的方案,我們的見識或者是內容給他們。因為我們既然是文化中心,如何把文化真正集中在這裡呈現,再輻射中國,輻射到更遠,這件事是有必要的。”

在董夢陽看來,什麽樣的內容加進去,不僅僅只是一個租房子的問題,是一個生態的問題,怎麽把生態有機結合起來的問題。“但我覺得穩定最重要,對於今天我們所有的藝術界人士來說,最怕的是不穩定,怕不安全,或者房租不斷地漲價,未來要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要有一些好的約定的問題。先解決一些穩定的問題,大家可以在這裡安心經營的問題。以前的藝術區都是自發的,現在是不是之前就要好好的規劃設計和功能,國外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798的經驗也是可以借鑒的,我們在做更新版的藝術區,更新版的改造。如果讓我來做,我覺得我們的畫廊都是在租場地,能夠有畫廊買得起的太空,我們政府配套了很多的文化政策是可以支持到這一塊的,有文資、有文投,是不是可以用文化金融手段,讓他們能夠買得起他們的太空。”

藝術家尚可搬離公寓或更為郊區的地方,但是畫廊還得考慮到一個園區的整體氛圍。在謝蓉看來,一個園區整體藝術氛圍的養成非一朝一夕,遠水救不了近火。“目前798還沒有合適的,而且比草場地這邊要貴一倍。我們這個太空一年租金是30萬以下,租金不算貴,這樣做畫廊的成本不會太高,壓力也相應沒那麽大。一號地和恆通也都在考慮範圍內,不行就再考察一下宋莊。”

“希望鄰居們都能順利重新安置”

在草場地的五年,藝琅國際在其太空舉辦了將近30個展覽項目,在被通知拆遷之後,延期的有兩個個展和一個雙個展。除了被延期的展覽項目,謝蓉的當務之急是為畫廊團隊趕緊找到一個臨時辦公室,以免耽誤畫廊在外部拓展的展覽項目。

“我們在四川廣安發起和承辦了一個雙年展,相當於一個大地藝術節,一個田野雙年展的感覺,策展人是馮博一、顧振清,還有荷蘭的策展人勞倫佐。所以我們的團隊沒有地方辦公是不行的,目前在籌備這個項目階段,特別的繁忙。”

據謝蓉透露,雙年展差不多是三、四十個藝術家的規模,以大型雕塑和裝置為主,希望打造出一個成功的田野雙年展IP。除此之外,藝琅國際也著手準備一些學術性的藝術論壇項目。在謝蓉看來,藝琅國際除了既定的在其自己太空辦展之外,也會開發一些藝術項目,來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從去年開始,我就往外發起一些項目,其實卓有成效。其實藝術文化、藝術項目在很多城市、鄉村都特別需要,我願意去做這種溝通。所以其實對藝琅國際的未來,我是特別有信心,因為經營這個畫廊這麽多年,也知道畫廊的一些生存之道,藝琅國際還可以有這麽一塊的項目,去做一些類似於藝術活動、藝術谘詢管理的角色。所以畫廊的團隊非常的繁忙,但到現在都還沒找到臨時辦公室是很頭疼的事。”謝蓉說到。

▲正在搬家的德薩畫廊

另一邊,截止發稿日,鄰居德薩北京太空也暫時沒有更好的“去處”,創始人Vincent de Sarthe只是在宣告中做了致謝,“de Sarthe 很榮幸能成為草場地藝術區的一份子,雖然在此地僅度過三年多的時間,但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愉悅的。並希望我們所有的鄰居都能順利重新安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