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韓國藝術家李昢倫敦首展 異次元感官下“碰撞”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來源:絕對藝術

ID:absolute_art

Willing to be Vulnerable (2015–2016), Lee Bul,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in Sydney 2016. Courtesy: Studio Lee Bul

這個夏天,南岸中心的海沃德畫廊迎來了韓國藝術家李昢(Lee Bul)在倫敦的首次個展“碰撞”。展覽展示了藝術家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的100多件作品,充分展現了她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李昢作品中那些巨大醜陋的身體、未來主義的電子人、閃亮的鏡廳布景,呈現其多年來對身體、性別、關係以及太空等命題的思考,也使海沃德美術館成為了一個壯麗輝煌的夢幻場景。

構建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在展覽現場,你所看到的不是一個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展覽,它是關於人體,關於電子機器人,關於技術,關於烏托邦建築。所以,當你走進去的時候,你會立刻覺得這是一位讓她為這個野獸派建築工作的藝術家。

Via Negativa II (interior detail; 2014), Lee Bull, installation view of installation at Hayward Gallery 2018 Photo: Mark Blower; ? Lee Bul 2018

在過去30年的創作生涯中,李昢常常以“身體”來探索親密關係、性別、科技和階級的問題。她以科幻小說,生物工程、概念建築和日本動漫為靈感依托,創作了一系列作品。海沃德畫廊誠意十足地為本次展覽貢獻出所有展示太空,全面展示了李昢從早期的行為藝術錄像、標誌性的Monster、Cyborg和Anagram系列雕塑,到最新的裝置和繪畫作品。

Cravings (1989), Lee Bul. Courtesy Studio Lee Bell

《賽博》(Cyborg)系列雕塑

《賽博》(Cyborg)系列雕塑開始於1997年,是李昢早期極為出彩的一組作品,從畫面上看,雕塑本身存在肢體殘缺,都被懸掛著放置,這些身穿鎧甲或被安裝了機械殼的無頭類人雕塑直指她的主題——人類長久以來渴望超越身體局限,於是人類有了整形,生物基因科技,甚至產生了至今仍存在爭議的克隆技術……這些都暗示了人們對這種未來主義形式的渴望。隨著李昢對人性的深入探究,結合多種材料、形式和體驗後,她的作品中開始出現大量破碎鏡面的元素。

李昢,Doctor's house,日本越後有妻展覽現場,2018年。攝影:Gentaro Ishizuka。圖片由李昢工作室及立木畫廊(香港、紐約及首爾)提供。

除了在英國的個展,近期在日本進行的“越後妻有藝術三年展”中也呈現了李昢的作品,她在一個廢棄的房子中展示她用鏡子組成的藝術裝置,這所房子曾經是一個診所。

領軍韓國當代藝術界

李昢是韓國當代藝術界的領軍人物,她的藝術生涯開始於1980年代。常常用身體和行為進行創作的她被看作異類,而韓國又鮮有如此先鋒的女藝術家。她曾回憶道:“當時並沒有其他參照系,我必須去創造。”

Via Negativa II (interior detail; 2014), Lee Bul. Photo: Mark Blower; ? Lee Bul 2018

一直以來,“反抗這個不公正的世界” 以及曾被軍事政權鎮壓的個人經歷是推動李昢創作的理念根基。李昢的父母是政治異見者,為了躲避韓國軍政府的迫害而避居於偏遠之地,因此李昢出生在偏僻的村莊。這一背景不可避免地塑造了她自幼敏銳的感覺,亦影響著她的一生。

李昢繪畫作品

作為同期韓國藝術家的佼佼者,李昢超越框架的創意、發人深省的作品都獲得國際的高度表揚。藝術家跨媒介的藝術造詣精湛,涵蓋繪畫、表演、雕塑、油畫、裝置以至錄像等,她的多面體創作是全球最富創意美學模形當代藝術的代表。

李昢個展展覽現場,立木畫廊,2013

李昢,From Me, Belongs to You Only展覽現場,2012年,東京森美術館。圖片由李昢工作室及立木畫廊(香港、紐約及首爾)提供。

科幻色彩、異次元觀感是李昢創作的關鍵字,這來源藝術家對自身和社會科技的深刻解讀。她的作品常以大型裝置形態呈現,近乎完美的異形機械雕塑,多媒體夢幻感官太空為藝術家積聚口碑,她以天馬行空的創意美學向觀者講述著未來世界、神話傳說、烏托邦之夢以及人類和自然之間的關係。

海沃德畫廊外景

“李昢:碰撞”展覽現場,海沃德畫廊,201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