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濕氣的本質是什麼,應該如何調理?

作者:杜川 編輯:雪櫻花兒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今日頭條號、微信公眾號:中醫杜川



許多人使用的各種除濕的產品,卻發現效果並不佳,甚至多出一些毛病來,不知道怎麼辦?到底需要怎麼才能調理好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大家弄清楚幾個概念。什麼是濕邪?濕邪和什麼有關?我們到底該如何來調理祛除濕邪?



濕氣的來源


濕氣的來源有兩種情況。外濕和內濕。外濕來源於外界氣候,沿海地區、四川盆地、重慶這些地方,空氣中濕度較大,人體容易感受這種濕氣。而內濕,主要來源於脾虛,脾的功能下降,脾的陽氣不足,不能夠運化吃進去的食物,(運化:中醫術語,脾的功能之一)有些就逐漸變成廢物,行成了濕氣。 而我們的脾是很有個性的,喜歡乾燥狀態,厭惡水濕狀態。所以,一旦濕濁太盛,脾的功能反被濕氣所困,運化更差,產濕更多,就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祛濕的根本是健脾。恢復脾的功能,脾的運化功能充足,無論外濕也好,內濕也罷,才能從根本上剷除。


濕氣會因人體體質不同發生改變


濕氣進入人體,會因為人體體質不同發生改變。如果體質屬虛寒,濕氣在體內,脾的陽氣本身就不足,無法把濕氣排出去,就會形成寒濕狀態。如果體質較好,脾的陽氣相對充足,濕氣在體內,就會受到陽氣的驅逐,但陽氣一時半會也無法完全剷除濕氣,就會形成對抗狀態,形成濕熱狀態。


濕氣導致的各種癥狀


濕氣纏身,會導致各種癥狀。在頭部,出現頭昏、頭重。在肌肉,出現酸軟乏力;在關節,出現酸痛沉重感;在皮膚,可形成濕疹、皮炎;在整個消化道,可形成口臭、口膩、口乾、胃脹、腹脹、食慾下降,大便稀溏,或大便排不盡的感覺。但很多人不知道,寒濕、濕熱都可能出現上述癥狀



濕熱和寒濕有以下幾個區別


01


寒濕:一般不口乾; 濕熱:一般有口乾。


02


寒濕:舌苔一般是白的; 濕熱:舌苔一般是黃的。


03


寒濕:舌苔一般是津液較多,滋潤的; 濕熱:舌苔一般偏乾的,多乾燥的。


04


寒濕:一般多怕冷; 濕熱:一般怕熱不怕冷。


但是,上面的四條只是簡單的分析法。實際臨床上,比這個要複雜的多。還有面色、脈象等要素需要參考,臟腑氣血、臟腑功能如何需要考慮。而且人體寒濕與濕熱不是絕對分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辨證健脾


01


濕熱體質人群


濕熱體質可以適用一些性涼的食物,比如綠豆、薏苡仁、苦瓜、香蕉、火龍果、西瓜、梨子、各種涼茶,但也不能長期食用。因為性涼的食物或藥物,短期使用是可以把濕熱除去,減輕癥狀。但長期食用會損傷脾的陽氣,而脾運化食物,排除濕氣恰好又是需要陽氣的,所以即使是濕熱體質長期食用,反而會適得其反,損失脾的陽氣,不僅不能排除濕氣,脾的功能還會下降。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痛、大便稀溏這些癥狀,就不難理解了。


中醫治療上,特別講究一個平衡。清熱過頭,再清熱就是損耗身體的陽氣。當然,有的朋友會說,沒有這麼嚴重吧。舉個例子。一位朋友,聽說夏季服用苦瓜挺好,清暑降火,連續服用1個多月,後來出現胃痛、食慾下降。這個例子就很能說明道理。

濕熱擾心,比如有些人會失眠、心煩、可用蓮子、綠豆熬粥加強去心火。如果皮膚濕疹,可選擇當歸苦參丸短期使用。


不能熬夜,酗酒,熬夜會加重人體陰液的消耗,加重虛熱。酗酒會加重腸道濕熱,不能吃煎炸食品、少吃各種滷菜。不能長期吃大魚大肉這些肥甘厚膩之品,這些習慣都不利於濕熱邪氣的排出。


02


寒濕體質人群


針對寒濕體質人群,不能吃生冷水果、冰凍飲料、冰凍啤酒、長期喝涼茶,比如有些脾胃陽虛的人群,服用香蕉、火龍果就會腹瀉。同樣不能長期吃大魚大肉這些肥甘厚膩之品。長期處於寒濕狀態,食慾下降、大便稀溏、腹痛、腹脹、怕冷、易感冒等表現也是很常見的。


慎用各種清熱解毒的藥物,避免加重損害人體的陽氣。


加強運動,中醫講動則生陽,只有脾胃陽氣充沛,才能很好的去除濕邪。


寒濕重的人群,還可以用黨參、茯苓、白朮、蒼朮、陳皮煲湯。蒼朮、白朮性質偏溫,燥濕健脾。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寒濕、濕熱都可以有很多種情況,癥狀即使有輕微的不同,都要調整藥方。寒濕、濕熱也會可以發生轉化。如果濕熱狀態,長期服用清熱類葯或寒冷食物,也會轉化為寒濕狀態,甚至嚴重的陽虛狀態。所以如果情況比較複雜,還是需要找專業醫生,進行針對性的調理效果會更好。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