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乳腺癌,沒有那麼可怕!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我國是乳腺癌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我國乳腺癌發病高峰有兩個:第一個高峰:40歲-55歲之間;第二個高峰:70歲-75歲之間,較西方女性年輕了10歲,而且年輕患者越來越多,<35歲的患者約佔10~15%。

為此,小編採訪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健仰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案。

受訪專家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 王健仰

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

影響乳腺癌發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生活方式。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結構、吸煙、飲酒和肥胖等因素會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

2、雌激素的暴露水準。如女性月經初潮早或絕經晚都會增加雌激素的暴露時間,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升高。王健仰說:「月經狀況對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具有顯著影響,有數據表明,初潮年齡每提前1年,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升高5% ;而絕經年齡每推遲1年,其罹患風險相應升高2.9%。」

另外,由於雌激素對骨質疏鬆和心血管有一定保護作用,因此為預防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有些女性在絕經後口服雌激素,也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3、孕激素、母乳餵養是乳腺癌的保護因素。生育次數越多、哺乳時間越長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低,哺乳時間超過12個月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風險顯著低於未哺乳的女性。王健仰表示,已有研究證實生育和哺乳可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每增加12個月的哺乳時間,可以降低4.3%罹患乳腺癌的風險;每增加1次足月妊娠分娩,則可以降低7%罹患乳腺癌的風險。

4、遺傳因素。BRCA1和BRCA2是已經證實的乳腺癌的致病基因。「也就是說,如果母親攜帶這兩個致病基因,那麼所育下一代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為80%。」

乳腺癌早發現、早治療 生存率高

目前,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升高的同時,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35歲以下的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王健仰醫生介紹,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因乳腺位於體表,故腫瘤癥狀易早期發現,且治療效果較好,患者存活率高。

乳腺腫瘤的生長位置在胸腔外側,不在胸腔內,因此女性自己容易通過觸摸乳房發現腫物。王健仰醫生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應定期進行乳腺的自檢;晚婚晚育、35歲以下的健康女性,每年應做一次乳腺篩查。

國內大型腫瘤中心對於乳腺癌早期患者的治療比較規範,生存率很高。據國內大型腫瘤中心報導,Ⅰ期乳腺癌5年和10年的生存率都在90%以上,Ⅱ期乳腺癌的生存率在80%以上,Ⅲ、Ⅳ期乳腺癌的生存率約50~60%。因此,早期發現腫瘤是提高乳腺癌治癒率最關鍵的因素。

保乳手術+放/化療是早期乳腺癌的標準治療

近20年來,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以及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治療乳腺癌的方法也在發生改變。保乳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一種標準治療,正在越來越多的被患者青睞。

對於Ⅰ、Ⅱ期的乳腺癌來講,首先行手術治療,具體可選則全乳切除+腋窩淋巴結清掃(前哨淋巴結活檢)或保乳手術,其中保乳手術患者術後必須接受放療。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均發現,Ⅰ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術+放療的治療效果很可能要好於乳腺全切患者。

此外,內分泌治療也是乳腺癌的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法。根據腫瘤病理特徵,看它是否表達雌激素受體和孕激素受體,來進行激素乾預治療。

理論上說,如果病理結果顯示腫瘤表達雌激素受體或孕激素受體,說明這個腫瘤的發生與激素水準相關。因此,術後或者放療後服用內分泌藥物,可以阻斷激素對腫瘤的刺激,從而降低腫瘤複發率,延長患者生命。 王健仰醫生說。

「如果腫瘤不表達雌激素受體或孕激素受體,說明這個腫瘤與激素沒有關係,這種乳腺癌的預後較差,此類病人多數在術後還需要進行化療或靶向治療。」王健仰醫生補充。

版權聲明

本文由「科普北京」原創,欲轉載請關注帳號後直接回復「轉載」,按照要求轉載即視為獲得授權。

科技資訊 趣味科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