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萬別輕易和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播放GIF

作者 | 亦雲白


幾天,在公園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六七歲的女孩在學習騎二輪自行車,媽媽在一旁教著。

女孩怎麼學都不會,總是摔跤。

一開始,孩子會哭,會害怕,坐在地上淚眼朦朧地看著媽媽,向媽媽求抱抱。

可是,媽媽卻不為所動:

「這有什麼,獨立一點。」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摔倒了就自己站起來。」

就這樣,女孩站起來、跌倒、站起來、再跌倒,不斷循環。

直到最後,女孩完全放棄了對媽媽的求助,變得沉默不語。

最終,孩子也沒能學會如何騎自行車。

其實,這位媽媽的做法也能理解,畢竟她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訓練孩子獨立的能力。

可是,孩子那麼傷心地向媽媽求助,卻總是得不到媽媽的回應和關注,孩子心裡該有多難過和無助。

獨立的第一步確實都會有痛苦,不過為人父母,我們千萬不要隻教會了孩子獨立,卻忘記了教會孩子如何向外界求助。

米歇爾·蘇利文在TED演講中曾說:

「尋求幫助,是一種能力,並不是弱點。」

當孩子向我們求助時,一味地數落和打擊,只會讓孩子失去向外界求助的能力,要走更多彎路。

懂得求助的孩子,內心更強大

4月中旬,一位21歲的女孩跳樓自殺。

父親悲痛欲絕,整理遺物時,被徹底震驚。

原來,女兒一直在還網貸,每個月4千塊的工資,卻要還七八千的欠款。

三年來,女兒拆東牆補西牆,前前後後還了8萬多,但利滾利,至今還欠著17萬!

那天,女兒的銀行卡上只剩下1塊多,支付寶上只剩下七塊錢。

數年的壓力,在那一刻崩潰,她最終選擇了自殺。

而讓爸爸最痛苦、最難以接受的卻是 :

「這個事情現在看來是很小的一件事,網貸它大不了就十幾萬嘛,這個錢也沒多少……」

對啊,區區十幾萬,就要了孩子的命。

如果當初能和父母說一聲,肯定不至於最後崩潰自殺。

可是為什麼孩子寧願獨自苦苦死撐三年,也不願意向外界請求幫助呢?

滄海鏡曾說:

「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獨自一人是很難生存的。」

有些孩子看似獨立,看似懂事,萬事自己做,萬事不求人。

但其實這樣的孩子遇到問題更容易被擊潰。

要知道,真正的獨立並不代表獨自死磕,而是能做的自己做,不能做到的要適度向外界求助。

只有懂得求助的孩子,才能在風雨路上走得更遠。

懂得求助的孩子,未來更優秀

賈伯斯12歲時,要設計一個機械裝置,可是一直卡在一個環節上。

無論他怎麼嘗試,都還是想不通。

換做其他孩子,要麼放棄,要麼一直無效死磕。

可是賈伯斯卻抓起了電話,打給了當時大名鼎鼎的矽谷之父,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比爾·休特。

萬萬沒想到,比爾·休特的電話竟然接通了。

播放GIF

賈伯斯非常激動,立刻自我介紹,開門見山提出問題:

「你好,我叫賈伯斯,我12歲,是個中學生。

我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我用?」

聽了這番話,54歲的比爾·休特很欣賞賈伯斯,不僅耐心解答了賈伯斯的問題,還給了他標準機械樣本,邀請賈伯斯來公司裡實習。

就這樣,一個孩子,通過一個求助電話,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那一年暑假,賈伯斯第一次親眼看見了惠普的生產線,第一次見識到了世界級工廠的樣子。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比爾·休特成了賈伯斯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播放GIF

美國神經心理學家路易斯·科佐利諾說:

「一個孩子的生存競爭力,不取決於他自己能夠做多少事,而取決於他能夠獲得多少人的幫助。」

善於求助的孩子,拿得起,放得下。

這樣的孩子很聰明,處理事情從不使用蠻力,懂得借力,能隨機應變。

所以往往能抓住更多的機會,也能變得更優秀。

父母遇事不指責,孩子更善於求助

龍宮禮奈在《寒蟬鳴泣之時》提到:

「最痛苦的事不是不能向人求助,而是沒有一個可以求助的人。」

其實當一個孩子身處困境,受了委屈之時,最需要的也許就是簡單的一句:

「孩子,爸媽理解你,支持你!」

我家兒子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都會積極和我溝通。

就連考試考差了,也從來不隱瞞。

從來不會因為考砸了,就使勁想著如何藏試卷,如何製造假簽名。

他反而會跑到我跟前,和我分享最近的想法,讓我幫著出主意。

有一次,孩子數學隻考了七十多分,我開玩笑問他:

「你考這麼差,就不怕我罵你?」

哪知道,兒子說:

「你不是那種只會指責的媽媽,你很懂我。」

令我心中一暖!

播放GIF

孩子遇到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

認可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打開心門,和父母傾訴。

知乎有一個話題:

「為什麼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卻不想讓父母知道呢?」

有一個回答深得我心:

因為父母會責怪孩子,認為受委屈是孩子的錯。

為人父母,我們要有大智慧,孩子的事從來不是「丁是丁,卯是卯」那麼簡單。

一味地責怪孩子,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即使孩子犯錯了,我們也要換位思考,先認可孩子的感受,再引導孩子的行為。

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明白:

哪怕你犯了錯,父母對你的愛依然不會變。

只有這樣,孩子才有足夠的底氣向外界求助。

最新一季《奔跑吧》中,有一位父親的表白令我印象深刻:

「爸爸是永遠支持他的,是他堅強的靠山。」

霸氣又充滿深情,給人滿滿的安全感。

其實,我們每一位父母都要告訴孩子這一點,給足孩子心理上的依靠和理解,讓孩子知道:

你可以獨立迎接風風雨雨,但是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該放手的時候放手;

而當孩子陷入絕境之時,又能給予孩子足夠的精神支撐。

只有這樣,孩子一路上才能走得更穩健。

既能放心去闖,去努力過好每一天;

又能在遇到絕境之時,向外界求助,獲得他人的幫助!

正如張傑寫給女兒的那首歌裡的一句話:

「當你扮大人扮到疲憊了,有個家安穩你的慌張。」

孩子,無論你的前方是什麼,你的身後始終有我們!


-End-

作者:亦雲白,小小教書匠,喜歡閱讀和故事,關心蔬菜和糧食。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