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情商的父母,都不會對孩子做這件事情

父母不認可孩子

只會將彼此越推越遠

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Lady Bird》(伯德小姐)中,高中生伯德小姐想去大城市上大學。

母親說:“反正你也考不上。”

更是接連一大串的打擊:

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打擊式教育”

“你連駕照也拿不到。”

“我怎麽養了你這麽個勢利鬼?”

“你這個德性,能去城市大學就不錯了。”

不斷的挖苦諷刺,讓坐在副駕駛的女兒終於忍受不了,立馬解下安全帶,跳下了正在急速行駛的汽車。

母親驚叫。

女兒的手摔斷了。

母親對女兒一次次的打擊和否定,只會將彼此越推越遠。

母親難道不愛女兒嗎?不是的,她當然愛女兒。

隻不過越是愛,越容易肆無忌憚。

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愛孩子。只是由於自身認知水準有限,或是受到過往經驗的影響,才選擇了這種錯誤的打擊式教育。

大部分家長慣用打擊式教育

宋丹丹也是擅長打擊式教育,在《向往的生活》中,頻頻吐槽兒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為大家做早餐時,宋丹丹說:“我生了一個廢物,你啥都不會,你看看人家。”

當巴圖要幫忙搭雞窩時,她說:“你要能把這雞窩做起來,我覺得你這孩子沒有白養。”

竟然還要:“跟民政局說下,我換兒子。”

看到巴圖腳趾發炎了,她不耐煩地說:“你別摳了,手那麽煩人呢!”

“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時候就喜歡自己啃腳。”

當大家都在誇獎鼓勵巴圖的時候,宋丹丹只有一句話:“我兒子不可能。”

兒子巴圖說:“母親的吐槽比煙霧還嗆人。”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隔著螢幕的觀眾都為巴圖感到心疼。

其實,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長,嘲笑、挖苦、打擊,是他們教育子女的慣用手段。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

這種教育方式,就是“打擊式教育”。

“你怎麽怎麽笨?這個你都不會?”

“你看看誰家的孩子比你厲害多了。”

“真沒用,你比我小時候差遠了!”

甚至,還有更難聽的。

……

一聲聲打擊背後,暗藏著多少人年少時流下的淚。

打擊式教育容易讓孩子自我否定,無論是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甚至愛情、家庭中,都會不自覺地產生自我懷疑。

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如果連父母都吝嗇對孩子欣賞與讚美,那孩子還能從哪裡獲得鼓勵。

從打擊式教育到賞識教育

值得高興的是,《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宋丹丹巴圖母子再次回歸的時候,宋丹丹對兒子巴圖的態度,明顯改善了很多。從第一季時的處處挑剔、嫌棄兒子到認可和鼓勵兒子。

在巴圖獨立完成製作稻草人後,她就大讚巴圖很棒。

當巴圖和大華合作唱歌時,她很認真地聽完並說“很好聽”。

宋丹丹從對兒子巴圖的打擊式教育轉變為對兒子的賞識教育。

可以看出,母子倆的關係迎來了大反轉。巴圖變得更加自信從容。反而時不時調侃媽媽。媽媽唱起民歌,巴圖邊笑邊吐槽“這是一夕陽紅節目吧”。“補刀”功力讓網友忍不住感慨“這果然是親兒子啊!”

有人曾說:你想讓他成為什麽樣的人,就朝什麽方向使勁誇他。最終,他會成為你口中那個樣子,至少他會和你所期望的形象非常接近。前提是你得是他十分重要的人,父母或是愛人,他也重視你的期待。

賞識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調查顯示:一個經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潛能僅能被開發到20 %~30%;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到 50 %;如果這個肯定來自於家庭,那麽他的潛能將會被開發 70 %~80%。

憨豆先生的扮演者艾金森先生,如今紅遍世界。可是,你知道他成名前的經歷嗎?

兒時的艾金森因為看起來呆呆傻傻,行動也不怎麽靈活,在學校經常被同學們戲弄和嘲笑。很多老師都不願意讓艾金森到自己課堂上課。

甚至,還有位老師直接要求他改選別的課。因為他朗讀的時候,滑稽的動作表情總是讓同學們捧腹大笑,課堂秩序都會被他打亂,影響老師無法正常上課。就連他的父親也認定他是白癡,腦子有問題,很少和他交談。

只有艾金森的母親認為他是優秀的。

艾金森的媽媽是一個花匠。一天,她把艾金森帶到花園,指著各種花草說:

每種花都會開放,那些沒開的,只是時間沒到罷了。

人其實也和花一樣,都有成功的那一天,你也只是時機沒到而已。

不過,花在沒開的時候,需要吸收養分和陽光,儲存足夠的能量,等待屬於自己花開的季節來臨。

所以,你現在也要儲蓄足夠的能量,學習更多的知識。

經歷的挫折越多,積累的人生智慧也就越多。等你的機遇到來,你自然會綻放出最美的花。

艾金森在母親對自已充滿信心的目光中站起來了,決定重新開始。

在大學期間,艾金森是牛津大學實驗話劇俱樂部的活躍分子,21歲時在“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上嶄露頭角。艾金森滑稽誇張地表演了一個節目,沒想到,同學們都非常喜愛這個節目,引起了全校的轟動。從此,他便成了校園明星。

後來,英國的一檔著名節目《非9點新聞》的導演看了艾金森的表演後,情不自禁笑出了聲,很快艾金森就被錄用了。導演讓他扮演《憨豆先生》,艾金森飾演的憨豆先生雖然有點幼稚、有點笨拙,有點靦腆,但是深受觀眾喜愛。

於是他在英國迅速走紅。艾金森憑借《憨豆先生》進軍好萊塢,好評如潮。

艾金森終於等到自己開花的季節了。

由此可見,有一個懂得賞識教育的媽媽有多重要!積極正面的肯定和鼓勵,會給孩子帶來愉快的心理感受,強化他們正面的表現,促使他們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如何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

●賞識孩子要真誠

賞識教育的最高明之處在於自然,誇孩子要自然、發自內心、讓孩子絲毫沒覺得那是父母在誇獎和鼓勵,而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賞識孩子聰明不如賞識孩子努力,讓孩子意識到,做好一件事當中的過程,努力拚搏更重要。

●賞識孩子要具體

賞識孩子時,不要千篇一律的說“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類的話,而應該落實到具體的行為細節上。

“你今天收拾玩具的速度比昨天快了很多哦,有進步,很棒啊!”

“我發現你現在做事更有耐心了,不急不躁,繼續加油哦!”

“你唱歌很好聽,特別是那一句,唱的特別好!我都不會唱這一句,你來教下我吧。”

●賞識孩子要適度

如果一個孩子動不動就得到別人的誇獎,那麽這個孩子無疑會對賞識上癮。所以,不能頻繁地賞識一個孩子。而是,孩子只要有進步,就可以賞識孩子。孩子慢慢會有意識,要做得更好,要有進步。

●賞識孩子並不是不可以批評,而是賞識性的批評

孩子在成長的路線上,難免犯些大大小小的錯誤。當孩子有了不良表現,我們就要進行批評,但應該運用賞識性的批評,批評孩子前,先肯定一下孩子。

兒子吵著要自己泡牛奶,結果牛奶灑了一桌子。

我忍住心中即將爆發的小火山,對他說:“第一次嘗試,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只是方法不對。先拿著杯子的搖桿,再用調羹輕輕攪拌,牛奶就不會撒出來了。你再試一次吧,媽媽相信你能做得比剛才好。”

兒子再次沖泡牛奶的時候,認真仔細,牛奶再也沒有灑出來了。

批評的意義在於引導孩子,下次做得更好,不再犯錯。而不是吼罵一頓,這樣解決不了孩子再次犯錯的問題。

賞識性的批評給孩子這樣的感覺:我雖然沒做好,但爸爸媽媽還是認可我的。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賞識。

卡耐基曾說:“使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讚美和鼓勵。”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父母用心觀察孩子,尊重並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在孩子身後加油打氣,這就是真正的賞識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