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人更容易患上哪種白血病?

老人更容易患上哪種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是一種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白血病,通常診斷時的年齡在50歲以上,中位年齡65歲。病人早期並沒有癥狀,往往因為查血常規時發現淋巴細胞顯著增高,或者體檢時發現淋巴結腫大、脾臟腫大才去血液科就診。有些病人會有一些疲乏感,病情進展會出現消瘦、盜汗、發熱等癥狀。少部分病人因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等併發症就診而獲得診斷。

中老年人如果發現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和淋巴細胞比例顯著增高,需要到血液科進一步檢查。當然,白細胞總數高和淋巴細胞比例高也不一定就是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還需要跟其他引起淋巴細胞增多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比如某些感染引起的反應性暫時性淋巴細胞增多、單克隆B淋巴細胞增生、淋巴瘤侵犯骨髓引起的白血病、幼淋巴細胞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等。明確診斷以後,醫生會進一步進行分期和預後評估,這個很重要,將決定治療方案。有些病人診斷以後並不需要馬上治療,只需要每2-6個月到血液科門診隨訪一次,醫生對其做一下體格檢查,化驗一下血常規,再做一下超音波看看肝、脾、淋巴結腫大情況就可以了。

如果疾病進展,需要治療,醫生會根據年齡、體能狀態和基因突變檢測結果,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進行分層治療。如果是疾病早期,病人生存期是完全可以超過10年的。

慢性髓性白血病

這種白血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但中老年人發病更多,國內統計,通常病人在診斷時的年齡是45-50歲,西方國家病人則更年長一些,診斷時在67歲。

慢性髓性白血病起病時癥狀隱匿,20%-40%的病人自己都沒有感覺,只是偶爾在常規體檢或者其他不適去化驗血常規時,才發現白細胞數量異常。也有的病人因為乏力、體重減輕、盜汗、脾臟腫大和貧血等癥狀就診而獲得診斷。一些不典型的病人在驗血時只有血小板數量顯著增高而白細胞數量並不高。也有少部分病人在初診時就已經是急性白血病階段,而先前的慢性白血病階段自己完全沒有覺察。

懷疑慢性髓性白血病,需要做一些檢查來確診,比如血常規、肝腎功能、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檢、染色體、融合基因、超音波等檢查。診斷以後,醫生會進行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的分期診斷並評估預後,以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慢性髓性白血病已經有靶向藥物酪氨酸激酶抑製劑問世,伊馬替尼(第一代)、尼洛替尼(第二代)、達沙替尼(第二代)等酪氨酸激酶抑製劑相比傳統化療藥物羥基脲、馬利蘭,病人的生存期顯著延長。由於這些藥物都是口服藥物,所以很多病人都能正常生活,職業年齡的病人也能回到工作崗位。只有靶向治療藥物無效的病人才需要進行異基因造血乾細胞移植治療。

所以,千萬不要懷疑老年白血病的診斷,醫生是不會輕易給病人下一個白血病診斷的。診斷越精準,治療方案才會越精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