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野菜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處理後,可較長時間保存

對野菜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處理後,可較長時間保存

野菜的加工,貯藏保鮮技術

蔬菜在採收離開生長髮育的環境後,存放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中,使之保持鮮嫩狀態,符合人們食用的口味標準,把損失浪費降低到最低水準,這種技術稱為貯藏保鮮。

對野菜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處理後,可較長時間保存,仍具有商品價值和食用價值,這稱為加工技術。野菜多數採收期集中,而市場需要量較少,需要長時間供應。這一供需矛盾的解決,過去主要是依靠四季栽培來解決的。但是保護地栽培的生產成本很高,經濟基礎薄弱的我國人民不易接受。為了能把上市量大、生產成本較低的露地栽培的野菜貯存起來,在生產淡季上市,大力發展貯藏保鮮、加工技術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很多野菜的加工產品,在國內也倍受人們青睞。所以,野菜的加工技術也是十分重要的。由於多數野菜的貯藏、保鮮、加工技術較欠缺,今後重視、研究、利用這些技術十分必要。目前應用成功的加工技術是蒲公英的加工技術,其產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暢銷國外。總體來看,野菜的貯藏保鮮、加工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需大力研究、開發之。

上等野菜的產業化生產

(一)上等野菜生產的含義

蔬菜是人們生活必需的商品,自然也就有高、低等級之分。蔬菜的等級分類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蔬菜的生產難度大、產量低、質地好的特殊蔬菜,如髮菜、蒓菜等,以其稀少而價格高,食用者少,被稱為上等蔬菜;二是同一種蔬菜中品質好、包裝精美的商品為上等蔬菜。同一蔬菜中等級的劃分,主要依據蔬菜的生長品質(大小、粗壯、脆嫩)、外觀品質(色正、新鮮、清香、外表美)、營養品質、貯藏期長短、有無公害、包裝與加工情況等因素。以酸漿為例,上等產品必須是用印刷精美的無毒塑膠袋包裝的;單果重5~10克左右、洗凈、果形圓整、無傷殘、色艷、有濃鬱清香味;營養含量高、貯藏時間短、新鮮、無公害、無汙染。而帶黃葉、有泥、大小不齊、品種不良、萎蔫、色不正、用麻袋或草繩包裝或捆紮的產品為低檔產品。上等野菜在商店出售,低檔野菜一般在農貿市場路邊攤上賣 ,單價比上等的低10-20倍。

蔬菜的等級又稱品位,上等蔬菜即為高品位蔬菜。這個等級與普通所稱的品質有一定區別。蔬菜的品質,特別是生產上所稱的品質,主要是指病蟲害危害情況、長勢狀態、外觀形態、新鮮程度等因素。蔬菜等級劃分的條件,不僅包括品質的因素,還有加工、包裝、貯藏等因素在內,並把營養含量和無公害、無汙染因素提到較高的位置。它對於蔬菜的流通、定價有一定積極作用,其社會意義更不可估量。上等蔬菜的生產是由菜農、加工者、貯藏保鮮者、運銷者等多方共同協作才能完成的社會系統工程。

(二)上等野菜產業化生產的現狀

我國的蔬菜規模化商品生產起步很晚,歷史極短。從全國解放後至70年代,蔬菜生產在計劃經濟製約下,處於畸形遲滯的狀態。80年代,由於改革開放,蔬菜生產開始步入市場經濟軌道。菜農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種植蔬菜,蔬菜的數量、品種急劇增加。隨著保護地生產的迅猛發展,我國蔬菜的周年生產、四季均衡供應保障了充足的蔬菜供應,而且蔬菜供應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從而上等蔬菜的生產與銷售也悄然興起。

進入90年代以來,各大城市相繼提出了凈菜上市的政策,要求進入城市的蔬菜必須經過初加工,去掉不可食用的部分,隻把可食部分進入市場銷售。這一舉措由過去的原菜上市變成為凈菜上市,使我國的蔬菜生產與銷售由低等級跨入了上等次的發展。這不僅提高了城鎮居民的飲食水準,減輕了家務勞動,也使廣大菜農提高了生產素質水準和經濟收入。近幾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準進一步得到提高,希望從市場上能買到即食菜或只需稍加加熱烹調就可食用的、無汙染、無公害的蔬菜和營養價值高的包裝精美的蔬菜,以保證身體健康。於是,上等蔬菜也就應運而生,紛紛出現在超級市場上,受到廣大城鎮居民的歡迎。

上等蔬菜的生產,不僅對廣大消費者有利,而且也有利於菜農。上等蔬菜的生產不僅要有精細的生產管理,還要在產後進行仔細加工、包裝,在貯藏、運輸、銷售過程中也要進行一系列的特殊的人工管理。這一系列的產後服務,不僅為社會開拓了就業的門路,也為菜農致富開闢了重要途徑。

但是,目前我國蔬菜生產的等級不高,生產技術很落後,發展還很不平衡,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提高菜農的思想素質與生產技術水準,適應日益發展的市場需求,實為當務之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