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越來越大,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作者:小貝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作為中國TOP2之一的上海,市中心的影響力和文化輻射力令人歎為觀止。但和北京的昌平、通州等地經常在互聯網上刷存在感不同,上海的郊區知名度遠沒有市中心高。這也讓很多人產生了上海只有浦江兩岸發達地區,而沒有廣闊郊區腹地的錯誤印象。

誰說上海很小家巴氣的啊?

其實上海的郊區並不小,全市面積已經達到了6000多平方公里。雖不能和北京這樣的巨無霸城市相提並論,卻有著自己緊湊統一的城市節奏感。

但上海從一座縣城走來,可不是一出生就這麽大的。經歷過數次成長蛻皮的上海才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並且大有繼續向西擴張的意向。

中古重鎮大上海

上海在地理上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太湖平原向海洋的延伸。但它的形成遠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樣是一件極為晚近的事,在西晉時,這裡就已經有了很成規模的人口聚落。當然,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海洋最重要的作用並不是運輸和貿易,而是提供漁業資源。整個東南沿海,“以海為田”的遠不止閩人,太湖平原最東端延伸處的居民也不例外。

市中心還是在海裡

好像除了撈魚也沒有別的事可以做了

既然能夠成為漁村,就有成為港口的潛質。一旦中國的經濟中心開始南移,以及航海技術得到了資本和人才的加持開始發展,上海附近的航運屬性就被開發出來了。

不過那時候的上海仍然是一座嚴重依附於太湖平原的港口,缺乏構成一個獨立經濟區的條件。這主要還是因為長江當時還沒在東側淤出足夠的陸地,上海還沒有形成一座獨立城市的地理基礎。

現在建築最密集的地方

居然全都泡在水裡

不過這一點很快就會得到改觀。

到了元朝,隨著長江造陸運動的進展,上海的箭頭形狀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海岸線也越來越往東擴展。這時候的上海,擁有了足夠的耕地面積和人口盈余,可以提升行政級別了。元朝人設定的上海縣,從行政上確定了上海的地位,而過去上海地區的上級長官華亭縣,也撤縣設府,被提升為了著名的松江府。

元朝上海呼之欲出

只是崇明島還只是兩個沙尖尖

很快就會自我膨脹的

元朝時期的上海縣城能夠管控的範圍是相當有限的,大致上就局限在黃浦江以西的江左拐彎處。選擇這個拐角設定縣城,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有著避開“反弓”的風水學依據,事實上則是為了在水文上避免城邊陸地被河水侵蝕的危險。

陸地侵蝕就去侵浦東吧

浦西寸土寸金

這座老城並沒有成為遺跡,而是伴隨著上海的成長經歷了不斷的翻修和維護,一直延續至今。上海老城廂最重要的景點城隍廟附近,就是過去的上海縣城。而這座城市依靠著長江淤出的大片平原農田和靠近東海的漁業航運業優勢,已經是一座比較重要的城鎮了。

上海的宗教氛圍還是很濃鬱的

是本土道教繼承得最好的大城市

不過由於只是一座縣城,而且遠離當時江南的財富中樞蘇州,明代的上海縣城還只是一座周長五公里的小城。要說起上海的第一次劇烈城市化和擴容,還得等到百年前風雨飄搖的時候。

農業時代

這種農業,漁業,商業,人口俱佳的地方

才是真正的寶地

圖為太湖沿岸

被列強拓展的領土

外國列強叩門而入對於全體中國人來說是巨大的羞辱,但對那些被他們選中的城市而言卻是發展的良機。

1843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慘敗的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將上海作為開埠港口向英國人開放。兩年後,覺得在上海縣城做生意處處被中國官員為難的英國人,提議在上海縣城北側開設專供英國使用的租界。

中英兩國汗華囇號上簽署《南京條約》

本來駐守縣城的中國官員就對外貿協定、外交條約等西方的那一套不甚了了,聽聞英國人主動提議搬到城外的鄉下自然很快允諾。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國際法的框架裡,這是主權轉交喪權辱國的大事,也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上海一個小縣城不斷向外擴張的源頭。

從周邊摳土地給阿拉

英國人要到的第一塊租界,在蘇州河匯入黃浦江的接口處,具體區域是在今天的黃浦江、北京東路、河南中路、延安東路圍成的方塊裡。這片區域成陸時間不久,而且位於江河交匯之處,水文上有些不穩定,對於上海縣的官員們來說價值不大。

只要不在縣城裡鬧事

你們想哪能就哪能

但同樣的地理條件,在英國人的眼裡就價值連城了。蘇州河上的小舟可以將英國商人的影響力擴展到太湖平原的東側腹地,靠近黃浦江的水運條件則能夠讓英國商人很輕鬆地進入長江,進而進入東海和大洋。商業和農業用地的思維差異,就這樣在上海被中英兩國的官員們明顯地區別開來了。而如果把英國租界算進去,此時上海的城市化面積翻了一番。

抱緊了大佬的大腿

由於兩江交匯處的商業價值太大,很快這裡又吸引了美國人的注意,他們也想在這個水上十字路口分一杯羹。但是由於蘇州河南側明顯已經成為了英國人重點經略的對象,美國人就只能跨過蘇州河,在北岸建立自己的基地。最早是在今天的虹口,美國人開設了租界。很快英美兩個租界就合二為一,成為了著名的公共租界。

英國有的美國也要有

外國列強當然不會乖乖地滿足於原有的租界面積。隨著商業貿易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外國洋行和與之有利益關係的中國人進入了租界,租界擴張已成必然之勢。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像競速一般在蘇州河沿岸瘋狂修路,並且借著修路的名義將自己的勢力範圍一再擴大,象徵著西式城市的租界也因此越來越大。

後來法國說我也要有

到1914年,公共租界的面積已經達到了4.7萬畝,遠遠大於仍然保持著原有大小的上海縣城。不僅晚清政府無可奈何,新生的國民政府也只能默認這種國中之國的存在。

租界大了木老老

已經遠遠超出縣城的控制範圍了

但這也是上海城市化進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相對於老城廂裡的本土中國建築和城市規劃方式,外國殖民者帶來了更加科學、更為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狹義定義中的摩登上海,即今天的黃浦、靜安(已撤銷)、徐匯北部、長寧東部、虹口南部等地區,也就是老上海口中的“上隻角”就此形成,堪稱中國現代城市化的典範。

這才是大家印象中的上海

當然包裹著這些以租界為核心的“上隻角”的,是髒亂差的“下隻角”。魯迅如此描述這個混亂的城市化外圍地區:“倘若走進住家的弄堂裡去,就看見便溺器、吃食擔,蒼蠅成群地在飛,孩子成隊地在鬧,有劇烈的搗亂,有發達的罵詈,真是一個亂哄哄的小世界。”

程乃珊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窮街》

講的就是“上隻角”和“下隻角”的故事

下隻角人的脾氣是很大的

然而無論如何,上海已經遠不只是用一個鎮子或是老縣城所能概括的概念。它開始瘋狂生長,走上了越變越大的路線。

蘇嘉入滬

1927年,國民政府設上海特別市,這是上海在行政上的又一個進步,從江蘇省完全獨立出來了。不過這個時候的上海還不夠大,僅僅囊括了老城廂和租界,面積不到600平方公里。周邊的縣鄉仍然處於江蘇管轄之下,是一個經濟孤島——正如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上海蘇州河以南的租界成為了淪陷區的經濟孤島一樣。

民國時的大上海計劃

投入大量資源的北部新市區

可惜在日本侵略戰爭中被毀滅

沒有足夠大的行政區劃,嚴重影響了上海的城市擴張和發展。那時候的上海市政府,就已經有了疏導落後產能,希望在有限的城市太空內設定更多高端產業的意識。事實上,沒有自己的農地,周邊居民屬於不同行政部門而難以進城等問題在抗戰時期嚴重影響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水準,人們很怕重蹈覆轍。

因此新中國建立之後,上海的擴編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上海曾經是庇護中共中央多年的福地,也是當時受到國際封鎖的新中國為數不多的對外視窗,擴張勢在必行。

上海重要景點中共一大會址

後來就跑到嘉興的船上去了

因此1958年,中央決定將江蘇省上海(一個很迷的行政區劃,範圍主要是閔行、徐匯南部和長寧西部)、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共10個縣劃歸上海市,讓上海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太空。這10個縣距離市中心確實有些距離,以至於當地老本地人在提起市中心時,還會用“去上海”這樣特別生分的說法。

而這10個縣的加入,也讓上海在面積上瞬間膨脹了起來,由原來的618平方公里擴張到了6340.5平方公里,在個頭上有了一座大城市的樣子。

不過由於這些縣城與上海合並的年數不長,經濟依附程度不高,大多擁有自己的一套工商農住體系。比如嘉定以汽車工業立身,寶山為重工業區,奉賢金山是化工區,而松江更是整個自成一派,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與市中心分庭抗禮。

市區的不要過來

我很強的

這些外圍區域參與上海市中心的分工不足,大概也是上海的郊區知名度遠不如有明顯功能分塊的北京郊區的原因。

但既然周邊近郊參與城市分工的動力不夠,自然會有外部的有志者加入。

一定要和大佬搞好關係

才能提高生活品質

上海的西北邊界推進到了瀏河-陸渡-花橋-石浦-澱山湖一線,在條線的背後,蘇州東部的太倉和昆山兩地早就已經在精神上成為了上海的一部分。尤其是昆山,憑借11號線方便的交通與上海市區完成了一體化,變成了上海的睡城,扮演著北京昌平的角色。(同時帶來了當地房地產和工業的投資熱潮)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是世界上單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

蘇州人大概對此並不會表示不滿,畢竟上海最早的華商輝煌,就是由他們的祖先和寧波人一起創造的。而且蘇州人早就做好了用一根城際軌交,再把昆山和市區連起來,間接徹底連入上海的準備。比起廣佛一體化更快速、更徹底。

蘇州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弟了

而在西南方向上,駕車通過石湖蕩或者亭林,就能輕鬆進入嘉興嘉善。西塘烏鎮等地早就是上海人玩膩了的景點,嘉興也很期待能夠憑借江浙滬交界處的地理優勢,更深度地嵌入上海的棋局。隻不過上海畢竟是蘇錫常的延伸,經濟中心也靠北,要影響到南方的嘉興還有一些時日。但這也不過是個時間問題。

在逐漸吸收穩定了近郊以後,一個囊括了蘇州東部和嘉興的大上海,其實已經近在眼前了。

你看

滿滿一大包上海

真的眼看就要大得不要不要了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