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免疫療法大熱專家卻提出:CAR-T是細胞不是葯,研究尚在早期,治療切忌一窩蜂

腫瘤免疫療法近年大熱,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全球已有超過25個研究中心證實,免疫療法中最為大眾所熟知的CAR-T療法對白血病、淋巴瘤等頗為有效。2017年底,我國首個CAR-T臨床申請獲得國家食葯監總局承辦受理。然而,就在近日嘉會國際醫院主辦的「腫瘤創新療法前沿大會」上,多位專家指出,CAR-T療法雖然前沿、有效,但切忌臨床實踐「一窩蜂」,關注全程副反應管理才是關鍵。

什麼是CAR-T療法?專家解釋,利用人體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作用流程是先從癌症患者身上分離出其自身的免疫T細胞,在體外用基因工程改造的方式給它帶上一個「子彈頭」。將帶有「子彈頭」CAR-T細胞回輸到病人體內,進入體內後CAR-T細胞將大量擴增,以此達到消滅癌細胞的目的。

放大2600多倍的CAR-T細胞(黃色)攻擊癌細胞(紅色)。嘉會國際醫院 提供

世界影響因子最高的醫學期刊《NEJM》同行評議文章統計顯示,中國學者在CAR-T領域研究項目數量高達一百多個,已超美國。截止目前,全球共計54項骨髓瘤領域CAR-T研究中,美國佔26項,中國佔24項。可見,中美兩國學者在CAR-T研究領域起到重大引領作用。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陳健行表示,科技進步鼓舞人心,但CAR-T研究尚在早期,還需相當的數據和經驗積累,選擇時切忌「一窩蜂」。「患者首先需要學會區分『批準『與』研究』的區別,CAR-T目前被批準的適應症僅有淋巴瘤、白血病,其他病種上的突破性進展令人興奮,但仍屬研究。按循證醫學的原則,患者應在被核準的疾病類型上,再來探討是否能夠選擇CAR-T療法。」

CAR-T是細胞不是葯,正因此,它在人體內引起的炎症型副反應——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可表現為體內所有細胞因子驟然升高,有可能導致患者一下子發燒、低血壓、需要氧氣等,嚴重的神經毒性反應可能導致認知障礙等。儘管副反應可以管理、且屬於可逆,仍需對這些副反應基於充足經驗的全程監測、識別、早期用藥乾預調控及後續長期複查隨訪,才能獲得最佳療效。

「每種CAR-T細胞不同,它們的結構和毒性不同,療效也不同。」 嘉會國際醫院癌症中心淋巴瘤中心臨床主任艾布拉姆森教授說,「如果CAR-T想要在門診來做,必須滿足臨床條件,以此讓醫生有調控其副反應的空間。」

論壇上,美國麻省總醫院多發性骨髓瘤中心主任拉吉教授透露:「骨髓瘤領域的CAR-T臨床研究中,全球有200例患者入組,麻省總醫院參與其中近30例,這些病例均主要集中在複發難治性的患者。他們往往已經接受過既往7到8線治療,也即,對現有免疫調節藥物、單抗、蛋白黴體抑製劑這些全部治療失敗,我們才納入CART臨床實驗當中。」 在他看來,CAR-T療法需要更多數據積累,才能了解至關重要的副反應發生。嚴格管理和控制副反應,方可把治療風險降至最低,獲益最高。這也是從臨床研究到治療實踐間的距離。」

另悉,美國麻省總醫院現已完成的CAR-T臨床試驗,在 1至1.5年間總體有效率高達90%,神經副作用發生率不足1%,嚴重CRS發生率僅有30%,基本取得有效控制。作為美國麻省總醫院的戰略合作方,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全面共享麻省總醫院在CAR-T副反應管理相關的研究經驗和最新成果,並已能提供相關血液淋巴瘤、骨髓瘤患者以國際會診、轉診方式或參與海外臨床試驗方式獲得CAR-T治療資源的機會。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