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學不好數學,其實是缺了這項思維能力

看點作很多孩子乘法口訣背的很熟,計算做的很溜,但對所學的概念卻不理解,畢竟概念理解不是靠背誦能完成。兩個孩子的“數學奶爸”夏駿軼認為,讓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陪他一起進行數學冒險,而不是刻板的死記硬背,才有助於培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才能讓他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概念。下文中,他分享實際生活經歷和例題,與大家介紹了了獨立思考能力該如何培養,以及如何通過“提問”,引發孩子的好奇心。

文丨夏駿軼 編輯丨李臻

一次探險引發的思考

上個周末帶二寶出去逛,走過漕溪公園附近,有一排沿街商鋪,台階很高,從台階可以走上一個挺寬的平台,如果要從平台下來,要不走前面的樓梯,要不倒退走後面的樓梯,再者就乾脆從平台上跳下來。

這對於一個環境探索症重度患者的4歲男娃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美好的大冒險。平台有些高,他不敢跳,於是,他讓我在平台中間等著,然後從後邊樓梯爬上去,跑過平台,扒著我的脖子滑下來,往前面跑,再上樓梯,循環往複,不亦樂乎。

當我們走到街道拐角,這排商鋪到了盡頭,前面不再有樓梯,於是他想讓我過去充當人肉梯子,我滿臉壞笑說:“爸爸累了,抱不動你,你想辦法自己下來。”

他有點楞神,表情好像在說:“你怎麽能不按套路出牌呢?”我向他擠眉弄眼,意思是說:“小子,考驗你的時候到了,快動動腦筋。”

他走到平台邊看了看,想爬下來,最後還是沒敢,又往後看了看,樓梯距離有些遠,再往前看,因為接近拐角有兩根柱子,擋住了視線,啥都看不見。我心裡在默默嘀咕:“這小子到底會做什麽樣的選擇呢?”

結果我還沒來得及轉念,他就往拐角方向跑過去。我在平台下面跟著他走,繞過柱子一轉彎,這家夥已經跑到平台下面來了,興衝衝的撲過來,抱住了我的腿。原來,拐過柱子,前面就有一個新的台階。我抱起他問:“你為什麽要選擇往前面走啊?難道你知道前面有樓梯嗎?”他一副理所當然的口氣:“我不知道啊,所以才跑過去看看唄!”

一件小小的親子事件,讓我想起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家設定一個螺旋形柵欄。將食物放在柵欄的中心處,讓一些動物從外向內尋找。由於動物沿著柵欄的通道向中心步步靠近,大多數動物都能找到食物。

但如果將動物放在柵欄的中心處,把食物放在柵欄的出口處,由於動物由內向外走的時候,看著食物忽遠忽近,就搞不明白為了接近目標需要暫時遠離目標,所以會在靠近食物的柵欄通道處徘徊不已,不肯“離去”,結果找不到食物。

有的時候,我們人並不比動物強多少,慣性思維使我們本能的排斥思維方式的改變,固執己見,這是一方面。但是人類有一個非常棒的天賦,就是好奇心。好奇心使得我們樂於探索世界,發現新的事物,也使得我們得以對抗舊思維,學習新方法,這是另一方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就談到,要用人文視角去看兒童數學啟蒙,其中有一個觀點是在啟蒙中發展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有不少家長給予反饋:孩子的思維很多時候都在原地打轉,有時甚至還會倒退,獨立思考很難培養。

其實,獨立思考也好,數學思維也罷,建構性教學的軌跡,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螺旋上升。很多時候遠即時近,慢即是快。

學好數學,需要“遠行冒險”

所謂遠行,就是不走直路,走彎路。

我們在學習中,往往有一種心態——尋找捷徑,致力於少走彎路。對於為了獲得某種結論的學習而言,走直線自然是最經濟的做法,但對於以思維培養為目標的學習,走走彎路,往往效果來的更好。

舉一個小例子,現在孩子學乘法第一步做什麽?背乘法口訣是吧。這和我們小時候學習區別不大,甚至和我們父輩學習乘法,也相差不遠。背乘法口訣就是一條直路,它以最快的速度,幫助我們掌握乘法,但是,這是能取得最好效果的學習方法嗎?不一定。

快不等於好。

很多孩子乘法口訣背的很熟,計算做的很溜,但對乘法的概念卻不理解,畢竟對概念的理解不是依靠背誦能完成的。,正如遠行的風景能幫助我們自然而然地,更深刻了解什麽是人生一樣,讓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陪著他一起進行數學冒險,才有助於培養他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才能讓他更好地理解數學的概念。

以乘法的概念為例,來體驗一下數學的冒險之旅。

如果讓孩子做一做他們已經非常熟悉的加法:1+2+3+4+5+6+7+8+9=45,有人會說:用高斯算法很容易就算出來了。沒錯,但是既然是遠行,就不適合用現成的方法,我們可以請孩子們畫下來。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三角形,底邊是9,高也是9,我們可以請孩子把這個三角形變成一個長方形嗎?

孩子們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樣的玩法,沒有關係,這本來就是一次沒有風險的冒險,想怎麽玩就怎麽玩,但是有一點很重要,我們需要做好一些記錄,比如這樣:

我們也可以提示孩子,讓小石頭從山頂滾下來,不管怎麽樣,最重要就是一家人整整齊齊,最後我們從這樣的“三角形”變成了“長方形”。

好了,我們現在有了一個長方形,這下是不是很容易就數清有幾塊小石子了?或許有些家長很機智地發現,這其實就是5×9哈,但是別著急,既然是遠行,就讓我們多看一下風景,不要讓旅程枯燥。

從上面的記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思考:是否有些數字可以擺成一個方形,但是不是所有數字都能擺成方形呢?這樣的問題引發的好奇心可以推動孩子繼續探索的路邊風光。

我們先拿1到10試試看,這回我們換成小方塊。

有點奇怪,1、2、3這三個數好像都只能擺成這樣扁扁的長方形,試試看4吧。

果然,4可以擺出兩種樣子的方形,我們可以記錄下來,(2,2)和(1,4)。

之後的數字:

5有一種(1,5),

6有二種(2,3)和(1,6),

7有一種(1,7),

8有二種(2,4)和(1,8),

9有二種(3,3)和(1,9),

10有二種(2,5)和(1,10)。

11有……

依次往下,一場偉大的冒險開始了,讓我們看看最後形成的“旅行地圖”會是什麽樣的。

(為了孩子便於理解,可以用這些不同數字的方形圖貼在大表格中,每個數字都嘗試一下,最後就形成了“旅行地圖”。)

這個乘法表有別於我們常識中的99乘法表,蒙氏數學中用過,可汗學院也提到過,關鍵是,或許我們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這次“探索旅程”,但是最後,當我們探索完1-81的數字後,回過頭看我們來時的路,可能會有很多的收獲:

1、理解了乘法其實就是矩形,兩者可以互相轉換,為以後學習圖形面積奠定了基礎;

2、明晰了乘法的分組概念,在這個表內任意一個數字(比如35)都能轉化為一個具體的矩形,分組形態一目了然;

3、建立了良好的乘法模型,理解了乘法本質上是一種二維思考模式,乘法的確比加法更簡便,除法與乘法是互逆的。

4、熟練了部分與整體思維,進而能幫助孩子理解數量關係應用題;

5、感知和體驗了質數和因數的初步經驗,對數的概念會有更深的了解。

然後,我們可以把這張表繼續擴大到12×12,14×14,甚至19×19,也可以繼續“遠行”,比如找找表當中哪一個數字出現的次數最多,從乘法的角度理解為啥32比25大了7等等

除此以外,這樣的“遠行冒險”還有很多,比如在豎式計算中,我們都知道從低位開始計算,這是“捷徑”,那麽“遠行”就是:“豎式計算能不能從高位算起?”

再比如,我們知道圖形的內角和,三角形180?,四邊形360?,五邊形540?,這是“捷徑”。那麽“冒險”就是“多邊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呢?”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們並沒有背誦任何口訣,而是通過提問,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從而推動孩子的探索和發現之旅。而主動探索之下,孩子們養成真正的主動思考習慣,才是思維“遠行”的價值所在。

我們不能怪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並沒有思考的自由。遠行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但是與被浪費掉的生命而言,遠行實在是性價比非常高的學習方法。數學本身足夠美麗,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吧。

學好數學,需要進行創造

除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讓孩子進行更多的自主探索以外,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還在於幫助孩子認識到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有序的創造。

18世紀維科有一個著名的命題——“真理即創造之物,創造之物即真理。”他認為由於數學完全是人構築起來的知識體系,所以(對於人而言)其真實可靠性最值得期待。

這個觀點是有一點的爭議,因為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認為數學更接近於發現一種規律模式的思維狀態,就好像無理數本來就在那裡,數學家有幸找到了它。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數學是一種語言,對客觀世界進行著表征和述說,在這個視角,數學的創造屬性展露無遺——創造一種高效而簡潔的範式來表達世界,數位計數系統、方程、解析幾何、微積分都是人類數學史上的偉大發明。

那麽從數學啟蒙教育來講,認識發生論認為:“兒童的數學不是教會的,而是自己“發明”的”,皮亞傑的意思是說:孩子對數學的知識理解,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認知結構主動建構、重組、改造的過程,這些知識的獲得不是來自成人的直接教授,而是來自對數學經驗的操作。

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數字元號:1、2、3、4、5……9,在我們初次向孩子展示的時候,孩子往往都是從字元的表象來看待數字的,但是這並不是數學,我們希望的是孩子能夠理解符號背後的想法。

所以我們可以用“遠行”的思路,向孩子展現不同文化下的數字元號,文化本身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通過文化現象引導孩子去關注背後趨於一致的人類智慧——每一個符號代表了一種量的多少,以及數位和10以上的計數是怎麽一回事。

也可以用“創造”的思路,讓孩子自己發明數字元號,從而探索數字記錄系統,比如:

孩子只有在能用自己發明方法去表達數學思想時,才能說他真正弄懂了,這個過程本質上是一種創造的過程,我們稱為表征。除了簡單的數字元號表征外,創造模式也能在幫助孩子理解各種數量關係,以及運算和應用題學習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創造的過程,就是偉大的想象力和理性的交融。

新加坡數學教育強盛一時的秘密武器——數學建模,糾其本質,也同樣運用了數學語言的自我創造策略。

在持續的探索中我們會不斷地提出問題,這讓我們深入地思考和學習。而探索思考多了,一定會有創造性的思維迸發,在嘗試的過程中,之前探索的結論得到了不斷的驗證,所以創造和探索是分不開的。探索是歸納思維,創造是演繹思維,是獨立思考發展的一對翅膀。

獨立思考的“按鈕”

學好數學需要在“冒險”和“創造”中構建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開啟這一過程的“按鈕”正是孩子被激發出的好奇心。然而孩子們最珍貴的好奇心,恰恰也最容易受到破壞。

有時候,成年人對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沒有耐心,也沒有意願探究孩子的問題可能代表的實質含義,這實在是“寒了孩子的好奇心”呀。可以說,提出問題是孩子好奇心的最初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現。

保羅·拉克哈特是布朗大學的數學教授,他曾自願到紐約布魯克林的聖安學校(St. Ann’s School)教導K-12的數學課,希望能帶給孩子們數學的美感,和充滿想像力的一面。他在《一個數學家的歎息》一書中說到:“數學其實是原始的創造力和美學的感受力。”又說:“數學不是遵循指示,而是要創造出新的方向。”

他覺得,現在學校裡的數學,最主要的問題出在沒有“問題”,沒有那些能夠引發孩子思考的“問題”。這種情況在我看來,還有另一個變式,就是引發思考的問題太多,以至於孩子沒有時間和太空思考。這兩種表現其實是一種情況,用保羅的話來說:“這樣學習數學是很可悲的,人類被成了訓練有素的黑猩猩。”

諸如像: “這裡有一個題型。這裡是解答它的方法。這個會出現在考試裡。今天的家庭作業是習題1-35 題。”這樣無須動腦的反芻公式和演算,都不是真正的問題。一個真正符合人類天性的提問應該是例如:“質數是無止盡的嗎?”“無限大是一個數字嗎?”“在一個平面上用對稱的方式鋪磁磚的方法有多少種?”之類。

總之,一個好的問題應當:

1、開放而非封閉;

2、有趣,引發好奇,並能持續推動探索;

3、激發我們提出新的有趣問題。

那麽,這樣的問題,對孩子數學的獨立思考有什麽幫助呢?

《解決問題》一書的作者波利亞曾說:“對自己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把“解決問題”放在孩子數學或思維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但實際上,在此之前,我們先要幫助孩子認識“什麽是問題?”,然後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才是和“解決問題”。

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意味著點燃了獨立思考的第一把火,也是他們思維“遠行”或“創造”的首推力。我們不要嫌孩子提出的問題幼稚,我們都從嬰孩成長起來,也都曾經問過同樣的問題:“這是什麽?”“這是怎麽發生的?”以及“為什麽?”並且提出這樣問題的能力,在我們長大以後顯得尤為珍貴。

同時,我們也不要害怕孩子繞行遠路,繞行遠路就是真實的思考——自己猜測與發現、嘗試錯誤、經歷創造性的挫折、產生靈感、拚湊出他們的解釋和證明等等。而他們在冒險中艱難跋涉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都將成為他們人生必要之經驗。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對於客觀世界,對於抽象世界,都是同樣重要的。好奇心讓我們產生想法,正如高斯曾經說過的:“我們需要的是想法,不是符號。”(What we need are notions,not notations),

而用好奇心構建的獨立思考力,是孩子學習數學的核心燃料!

在本文結束之前,問大家一個好玩的問題,希望對我們“冰封”已久的數學好奇心,能有小小的“化凍”作用:

我們都知道圓形面積公式是πr?,而我們在推導公式時,會用到下面這樣的“切西瓜片”策略。那麽我的問題是,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來解釋圓形面積的計算,請使用小學生能聽懂的語言,想出來後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